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94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进水管,设于滤池本体的一端,用于将污水送入到滤池本体内;曝气系统,设于滤池本体内,用于调节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还包括排水调蓄系统,设于滤池本体的另一端,用于将净化后的水从滤池本体中排出,同时使得生物滤池具备可调蓄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滤池本体内设置排水调蓄系统,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可调蓄能力,能有效应对冲击负荷,在面对水力冲击时具有调蓄能力,可缓解水力冲击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影响,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


[0001]本技术属于农村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0002]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低碳、高氮磷、水质水量波动性大等特征,且污水在地域分布上往往呈现点多面广的分散性特点,污水收集难度较大,纳管处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管网投资大、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后期维护难等特点。因此,规模较小且少运维的处理设施有其必要的应用场景。
[0003]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为了正常工作,不受废水高峰流量或浓度变化的影响,一般需要在曝气池前设置调节池,以便调节水量、均衡水质,兼有预处理作用。
[0004]现有小规模生活污水在处理工艺选择上具有多样性,针对中国专利于2010.05.12日公开了名称为一种污水处理系统(申请号:200910250010.x),需要通过设置沉淀调节池提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对于小规模特别是户用设备而言,需考虑道调节池的建设成本以及普遍设有化粪池等因素,装置本身具有应对冲击负荷的能力也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通过在滤池本体内的一端设置进水管,在滤池本体内设置曝气系统,在滤池本体内的另一端设置排水调蓄系统,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滤池本体内,曝气系统运行后,使得滤池本体在保持生物稳定性和具有过滤作用的同时对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污水通过排水调蓄系统排出滤池本体,同时排水调蓄系统的设置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可调蓄能力,能有效应对冲击负荷,在面对水力冲击时具有调蓄能力,可缓解水力冲击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影响,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进水管,设于滤池本体的一端,用于将污水送入到滤池本体内;曝气系统,设于滤池本体内,用于调节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还包括排水调蓄系统,设于滤池本体的另一端,用于将净化后的水从滤池本体中排出,同时使得生物滤池具备可调蓄能力。本技术通过在滤池本体内的一端设置进水管,在滤池本体内设置曝气系统,在滤池本体内的另一端设置排水调蓄系统,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滤池本体内,曝气系统运行后,使得滤池本体在保持生物稳定性和具有过滤作用的同时对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污水通过排水调蓄系统排出滤池本体,同时排水调蓄系统的设置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可调蓄能力,能有效应对冲击负荷,在面对水力冲击时具有调蓄能力,可缓解水力冲击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影响,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0008]进一步,排水调蓄系统包括管体、入水口、出水口与保安口,管体的一端设有入水口,入水口与滤池本体相连通,出水口与保安口均设于管体的另一端,保安口与出水口有高
度差,实现生物滤池具备可调蓄能力。保安口与出水口高低设置,从而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可调蓄能力,当水力冲击平缓时,水流可通过出水口排出;当水力冲击较大时,部分出水将通过保安口排出,从而提高了曝气生物滤池的调蓄能力。
[0009]进一步,排水调蓄系统还包括消毒管,消毒管的底部设有栅网,消毒管内设有紫外线灯管,入水口与消毒管相连通。曝气生物滤池净化后的水,通过栅网进入到消毒管内,消毒管内的水通过紫外线灯管照射灭菌后由出水口以及保安口排出,消毒管的设置对净化后的水具有消毒作用,栅网的设置用于截留净化后水体中残留的菌体及细小颗粒,减少出水中的悬浮颗粒。
[0010]进一步,滤池本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滤池本体分隔成若干功能区,隔板设有过流孔,使得功能区之间相互连通。在滤池本体内设置隔板,通过隔板将滤池本体分隔成若干功能区,作为优选的,设置五块隔板,将滤池本体内划分成六个功能区,依次为Ⅰ功能区、Ⅱ功能区、Ⅲ功能区、Ⅳ功能区、

功能区与

过滤区,进水管从Ⅰ功能区进入,管体将净化后的水从

过滤区内排出,同时过流孔的设置,使得功能区之间相互连通。
[0011]进一步,相邻两个隔板上的过流孔之间交错设置。过流孔的交错设置,使得位于滤池本体内的水力流向为折流;实现了无水力死角,污水、填料和空气均能充分接触,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0012]进一步,进水管一端设有进水口,进水管上对应功能区连通有布水管,布水管的端部设有布水口,相邻两个布水口交错设置,布水口与过流孔匹配设置。布水口分别设置在Ⅰ功能区、Ⅱ功能区、Ⅲ功能区、Ⅳ功能区内,通过布水口的交错设置,配合过流孔的交错设置,布水口对应前一搁板上过流孔的位置进行设置,提高污水混合效果,同时曝气生物滤池内的水流呈现为水平折流及竖向折流的复合,在此水力条件下,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内无水力死角,污水、填料上生物膜和空气均能充分接触,大大提高处理效率。
[0013]进一步,排水调蓄系统还包括调节阀一,调节阀一设于布水口、出水口与保安口处,调节阀一用于调节水量。调节阀一的设置实现了多级配水方式,位于各个功能区内的布水口均布置调节阀一,可根据反应特点调节各布水口的出水量,同时在出水口与保安口处设置调节阀一,从而调节出水口与保安口的出水量,提高调蓄能力。
[0014]进一步,排水调蓄系统还包括调节阀二,曝气系统采用曝气器,曝气器分别设置在功能区内,调节阀二设于曝气器上,调节阀二用于调节曝气量。通过调节阀二控制曝气器排出气体的氧气含量,使得各功能区形成厌氧、缺氧或好氧的环境,优选的在Ⅰ功能区、Ⅱ功能区、Ⅲ功能区、Ⅳ功能区、

功能区中分别形成厌氧

好氧

厌氧

好氧

厌氧交替的环境。
[0015]进一步,功能区内均装填有滤料,滤滤料为工业或农业副产品或废弃物的铁基滤料、塑料刨花、丝瓜络中的一种或多种。铁基滤料为金属加工废弃物,塑料刨花为塑料加工废弃物,通过采用工业和农业废弃物,通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增强了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生物稳定性和多样性。
[0016]进一步,还包括污泥回流系统,污泥回流系统采用回流管,回流管设有进口与出口,进口与滤池本体内的另一端连通,出口与滤池本体内的一端连通。污泥回流系统通过回流将反冲洗过程中剥落的生物膜回流至Ⅰ功能区。
[0017]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通过在滤池本体内的一端设置进水管,在滤池本体内设置曝气系统,
在滤池本体内的另一端设置排水调蓄系统,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滤池本体内,曝气系统运行后,使得滤池本体在保持生物稳定性和具有过滤作用的同时对污水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污水通过排水调蓄系统排出滤池本体,同时排水调蓄系统的设置使得曝气生物滤池具有可调蓄能力,能有效应对冲击负荷,在面对水力冲击时具有调蓄能力,可缓解水力冲击对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影响,增强了曝气生物滤池净化的稳定性和耐冲击负荷能力。
[0019]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本体;进水管,设于所述滤池本体的一端,用于将污水送入到所述滤池本体内;曝气系统,设于所述滤池本体内,用于调节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调蓄系统,设于所述滤池本体的另一端,用于将净化后的水从所述滤池本体中排出,使得所述滤池本体具有调蓄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调蓄系统包括管体、入水口、出水口与保安口,所述管体的一端设有所述入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滤池本体相连通,所述出水口与所述保安口均设于所述管体的另一端,所述保安口与所述出水口有高度差,实现所述生物滤池具备可调蓄能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调蓄系统还包括消毒管,所述消毒管的底部设有栅网,所述消毒管内设有紫外线灯管,所述入水口与所述消毒管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池本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滤池本体分隔成若干功能区,所述隔板设有过流孔,使得所述功能区之间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调蓄曝气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韦洪堂孙志强莫栋梁刘泽川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