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6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927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7
本申请涉及用于预防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类


[0001]本申请涉及用于预防或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类。公开了药物组合物、与抗病毒药剂的组合、有利的制剂技术和治疗方法。提供包含奎宁的膳食补充剂的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生态、气候和人口变化,所谓的'新兴'病毒越来越多地从它们的天然动物宿主向人类传播。由于全球化加速,它们承担着引发流行病的风险。新兴病毒可能会引起急性并且经常危及生命的疾病。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由于此类传播已变得臭名昭著。实例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

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related coronavirus,MERS

CoV),以及最近爆发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

CoV

2;COVID

19)。截至2021年4月22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已报告了全球总计超过143,874,630例SARS

CoV

2病例,其中有超过300万人死亡。SARS

CoV

2的潜伏期在两天至一个月之间。
[0003]SARS

CoV

2的典型症状为发热、咳嗽和呼吸急促,以及例如嗅觉或味觉丧失等神经性症状。然而,感染也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肺损伤,导致肺部进行性功能障碍的迅速发作,尤其是在摄氧能力方面。这通常与其它器官的功能障碍相关。这种急性肺部损伤(ALI)病况与广泛的肺部炎症和液体在肺泡中的积聚相关。其特征在于弥漫性肺微血管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并且从而导致非心源性肺水肿。结果,这导致肺中的病理性低氧水平。
[0004]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特别是通过由咳嗽和打喷嚏产生的呼吸道飞沫来传播。与SARS

CoV和MERS

CoV不同,SARS

CoV

2在潜伏期期间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被感染的患者尚未显示出任何疾病症状。此外,SARS

CoV

2已经可以在咽喉中复制。相比之下,SARS

CoV和MERS

CoV的受体位于肺部深处。因此,与SARS

CoV和MERS

CoV相比,SARS

CoV

2可以更容易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使感染率大大提高。
[0005]通常,冠状病毒(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组)形成一组相对多样化的大型、有包膜、正链RNA病毒,其可以在人和动物中引起不同类型的腹泻和呼吸道疾病。它们具有非常窄的宿主范围并且在细胞培养中复制非常差。然而,可以成功地建立SARS

CoV

2的细胞培养体系。
[0006]SARS

CoV

2的测序显示由14个开放阅读框构成的约29.8kbp的基因组。此外,病毒在系统发育方面与SARS

CoV密切相关(89.1%的核苷酸相似性)(参见Wu等人(2020)Nature,印刷前的Epub)。与其它冠状病毒一样,SARS

CoV

2通过内吞作用和膜融合进入细胞。病毒通过分泌途径从细胞中释放。病毒的天然储存宿主是未知的。
[0007]迄今为止,未建立用于治疗SARS

CoV

2感染或COVID

19的特定治疗方案。可以用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阿维法韦(avifavir)和法匹拉韦以及用抗寄生虫药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取得一些成功。包含抗SARS

CoV

2刺突蛋白的纳米抗体的鼻喷雾剂是有前景
的发展(AeroNabs)。在重症COVID

19患者中,给予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显示有效。此外,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可以使SARS

CoV

2感染保持在不严重的阶段。
[0008]因此,对于用于感染SARS

CoV

2或类似的冠状病毒的患者和用于限制该病毒的流行性传播的有效药物疗法存在较强的医学需要。理想地,此类药物疗法还应当至少为未来的冠状病毒爆发提供治疗方案。
[0009]令人惊讶的是,借助根据本公开的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类解决了该任务。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存在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的两种非对映异构体:奎宁((

)

(8α,9R)

6'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同义词:1

(6

甲氧基喹啉
‑4‑
基)
‑1‑
(5

乙烯基
‑1‑
氮杂双环[2.2.2]辛
‑2‑
基)甲醇、1

(6

甲氧基喹啉
‑4‑
基)
‑1‑
(5

乙烯基

1,4

乙烷哌啶
‑2‑
基)甲醇)和奎尼丁((+)

(9S)
‑6′‑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同义词:(2

乙烯基
‑4‑
氮杂双环[2.2.2]辛
‑5‑
基)

(6

甲氧基喹啉
‑4‑
基)

甲醇)。
[0011]因此,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术语“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类(6
’‑
methoxycinchonan
‑9‑
ols)”和“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6
’‑
methoxycinchonan
‑9‑
ol)”应当指奎宁和奎尼丁。
[0012]奎宁和奎尼丁为喹啉类生物碱。传统上,从奎宁树皮(quina bark)(金鸡纳(Cinchona p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水合物和溶剂化物中之一,其用于冠状病毒感染的预防或治疗。2.根据权利要求1使用的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其中所述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为奎宁或奎尼丁。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使用的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其中所述冠状病毒感染选自包括SARS

CoV感染、MERS

CoV感染、SARS

CoV

2感染、HCoV

HKU1感染、HCoV

NL

63感染、HCoV

OC43感染或HCoV

229E感染的组。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使用的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其处于用于口服给药的制剂中。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使用的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其处于用于吸入给药的制剂中。6.根据权利要求5使用的6
’‑
甲氧基辛可宁
‑9‑
醇,其中所述吸入给药借助振动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
申请(专利权)人:免疫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