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79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5
本申请属于道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的底面固定设置有角度板,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固定设置安置杆,所述安置杆的外壁上转动设置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的底面固定设置有重物,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安装杆,多个所述安装杆的侧壁上均转动设置有转动棒,多个所述转动棒的外壁上均固定设置有滚轮,所述侧板远离远离安装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把手。本申请具有降低工作人员使测量装置停留在坡面上难度的效果。停留在坡面上难度的效果。停留在坡面上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道路
,特别涉及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道路测量工作作为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是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坡度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比叫做坡度,道路的坡度检测是道路建设中重要的一环;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得到发展,检测技术变得多样化,道路的坡度包括纵坡、横坡等,纵坡的大小直接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及排水,横坡对道路排水起到关键作用,道路坡度的大小作为竣工验收的重要技术指标,因此,提高道路坡度检测的高效、快速、精确的测量,是我国公路行业十分注重的问题。
[0003]在公开号为CN211504110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装置,包括:测量装置外壳;支撑柱,所述测量装置外壳的内腔前端两侧设置有两根支撑柱;车轮,所述测量装置外壳的底端四角均设置有车轮;连接块,所述测量装置外壳的后端外壁设置有连接块的一端,所述连接杆底端为开口;推杆,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设置有推杆;测量机构,所述测量装置外壳的内腔顶部设置有测量机构。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通过工作人员手动推动扶手的方式驱动测量装置,当工作人员需对道路的坡度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需将测量装置移动至所需检测的位置。随后,工作人员需持续手动保持装置的稳定,从而不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装置。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块的底面固定设置有角度板,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固定设置安置杆,所述安置杆的外壁上转动设置有测量杆,所述测量杆的底面固定设置有重物,所述底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安装杆,多个所述安装杆的侧壁上均转动设置有转动棒,多个所述转动棒的外壁上均固定设置有滚轮,所述侧板远离底板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把手,所述底板、侧板以及顶板的侧壁上共同安装有C形板,所述C形板、底板、侧板以及顶板组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安装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动棒的固定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坡度进行测量时,工作人员需推动把手,从而使滚轮转动,进而使转动棒转动,从而使测量装置在滚轮的作用下向坡道移动,此外,当测量装置移动至所需测量的位置时,底板发生倾斜并与坡道平行,从而使测量杆在重物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并与水平面垂直,此时,工作人员需启动固定组件,进而使测量装置保持稳定。随后,工作人员只需读取测量杆与角度板之间的角度,即可计算出坡道的角度,无需
工作人员持续握住把手,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固定测量装置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棒靠近安装杆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安装杆靠近转动棒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转动槽相互正对的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槽内的转动杆、滑动设置在安置槽内的安置块以及滑动设置在固定槽内的固定杆,所述转动杆远离转动槽的一端位于安置槽内,所述安置块远离转动杆的侧壁与其上表面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所述转动棒、转动杆以及安置块的轴线均相互重合。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测量装置移动至所需测量的位置时,工作人员需使测量装置保持稳定,此时,工作人员需向下滑动固定杆,从而使固定杆的底面逐渐靠近倾斜面并最终抵紧倾斜面,进而使安置块在固定杆的作用下向靠近转动杆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安置块靠近转动块的侧壁逐渐靠近转动杆并最终抵紧转动杆,进而降低了转动杆发生转动的概率,从而降低了转动棒发生转动的概率,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固定转动棒的难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置块靠近转动杆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远离转动杆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均与限位孔的边线相切,多个所述限位槽内一一对应滑动设置有限位杆,多个所述限位杆远离转动杆的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限位槽远离转动杆的内壁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置块靠近转动块的侧壁抵紧转动杆远离转动槽的侧壁时,转动杆远离转动槽的侧壁逐渐靠近限位孔的内壁,在此过程中,与转动杆正对的限位杆在转动杆的作用下滑动至限位槽内,进而使转动杆远离转动槽的侧壁抵紧限位孔的内壁。在此过程中,未进入限位槽的限位杆对转动杆进行阻挡,进而降低了转动杆受到外力时发生转动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安置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复位槽内滑动设置有复位块,所述复位块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复位槽的内顶壁上,所述固定杆靠近复位槽的侧壁与复位块相互固定,所述容纳槽内滑动设置有容纳块,所述容纳块靠近固定杆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容纳槽靠近固定杆的侧壁上,所述容纳块的上表面与安置块的底面相互固定,所述第二弹簧的弹力远大于第三弹簧的弹力。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启动固定组件时,工作人员只需松开复位块,即可使复位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安置块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固定杆跟随复位块向靠近安置块的方向滑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滑动固定杆的难度,此外,当固定杆与倾斜面相互分离时,容纳块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远离转动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置块跟随容纳块向远离转动杆的方向滑动,从而提高了固定杆与倾斜面正对的概率。
[001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把手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复位块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贯穿临近的把手、侧板、底板、以及安装杆并固定设置在临近的滑块靠近侧板的侧壁上。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固定杆与倾斜面相互分离时,工作人员需向远离侧板的方向滑动滑块,进而使固定绳靠近滑块的一端跟随滑块向远离侧板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固定杆跟随固定绳的另一端向远离安置块的方向滑动,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
的工作难度。
[0016]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块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螺纹贯穿设置有螺纹杆。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滑块保持稳定时,工作人员只需转动螺纹杆,即可使螺纹杆向靠近滑槽内壁的方向滑动,进而使螺纹杆抵紧滑槽的内壁,从而降低了滑块受到外力时沿滑槽滑动的概率。
[001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杆远离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阻挡测量杆的阻挡板。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测量杆与安置杆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2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把手的上表面共同固定设置有用于降低工作人员移动底板难度的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是: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侧板(11),所述侧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安装块(13),所述安装块(13)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块(13)的底面固定设置有角度板(14),所述安装槽(2)的内壁上固定设置安置杆(93),所述安置杆(93)的外壁上转动设置有测量杆(15),所述测量杆(15)的底面固定设置有重物(16),所述底板(1)的底面固定设置有多个阵列分布的安装杆(17),多个所述安装杆(17)的侧壁上均转动设置有转动棒(18),多个所述转动棒(18)的外壁上均固定设置有滚轮(92),所述侧板(11)远离底板(1)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把手(91),所述底板(1)、侧板(11)以及顶板(12)的侧壁上共同安装有C形板(19),所述C形板(19)、底板(1)、侧板(11)以及顶板(12)组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安装杆(17)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动棒(18)的固定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棒(18)靠近安装杆(17)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21),所述安装杆(17)靠近转动棒(18)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转动槽(21)相互正对的安置槽(22),所述安置槽(22)的内壁上开设有固定槽(2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在转动槽(21)内的转动杆(31)、滑动设置在安置槽(22)内的安置块(32)以及滑动设置在固定槽(23)内的固定杆(33),所述转动杆(31)远离转动槽(21)的一端位于安置槽(22)内,所述安置块(32)远离转动杆(31)的侧壁与其上表面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倾斜面(34),所述转动棒(18)、转动杆(31)以及安置块(32)的轴线均相互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坡度测量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安置块(32)靠近转动杆(31)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24),所述限位孔(24)远离转动杆(31)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限位槽(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成杰贾仁江戚坤王超李召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晖汉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