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73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包括后浇带模板背楞、设置在后浇带模板背楞上方的后浇带模板和设置在后浇带模板上方两侧的混凝土层,后浇带模板的上方中央部分开设有集水槽,集水槽上方设置有后浇带盖板,后浇带盖板上方设置有垫板,垫板的两端设置有基座,基座的外侧设置有台阶垫板;集水槽中心开设有孔洞,孔洞上方设有地漏,地漏下方连接有PVC管,PVC管穿过后浇带模板及后浇带模板背楞与PVC主管连接,PVC主管通过吊杆固定在后浇带模板背楞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防止漏水、防止坠物、便于小车通过、固定牢靠、安装简单。安装简单。安装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建筑行业依据规范要求仍需设置沉降后浇带,伸缩后浇带的设置可以使后浇带两侧自由沉降而不会因应力集中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破坏。沉降后浇带一般在结构整体施工完成后60d左右浇筑。在后浇带存续期间,下雨时室外后浇带容易大面积渗漏,造成楼内、地下室积水;后浇带底部模板拆除清理时坠物容易落到后浇带下方,可能发生伤人事故;施工后浇带不封闭小推车等无法通过;常见的简易铺设竹胶板覆盖的方法容易损坏、丢失。而现有常用的在后浇带上方覆盖竹胶板的方法存在不能有效的隔绝雨水;容易被坠物砸穿;容易错位或丢失;不便于小推车等通过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实现沉降后浇带在使用本装置后可以防止漏水、防止坠物、便于小车通过、固定牢靠、安装简单、易拆除、可循环使用,且后浇带沉降期间装置不会破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包括后浇带模板背楞、设置在所述后浇带模板背楞上方的后浇带模板和设置在所述后浇带模板上方两侧的混凝土层,所述后浇带模板的上方中央部分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方设置有后浇带盖板,所述后浇带盖板上方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两端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外侧设置有台阶垫板;
[0005]所述集水槽中心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上方设有地漏,所述地漏下方连接有PVC管,所述PVC管穿过所述后浇带模板及所述后浇带模板背楞与PVC主管连接,所述PVC主管通过吊杆固定在所述后浇带模板背楞上。
[0006]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中间部位低于所述集水槽的两端,所述集水槽通过自攻钉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层的凹槽内,所述凹槽两侧边缘处设置有厚木条。
[0007]优选的,所述后浇带盖板与所述基座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块,所述基座由型钢和角铁构成,所述角铁设置在所述型钢的一侧,所述角铁通过胀钉固定在混凝土层上。
[0008]优选的,所述后浇带盖板的材质为花纹钢,所述后浇带盖板插入所述型钢内部与其紧密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台阶垫板设置为三角形。
[0010]优选的,所述PVC主管的外壁上设置有扁铁,所述扁铁与所述吊杆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集水槽的外侧底部设置有附加板。
[0012]因此,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装置固定牢靠且安装简单、易拆除,集水槽的设置,可以有效实现防止漏水;集水槽上方设
置的后浇带盖板,可以防止坠物落入后浇带损害模板或掉入模板下伤人;装置两侧设置的三角形台阶垫板,便于施工常用小型车辆通过,本技术中该装置简单、易拆除,可循环使用,且后浇带沉降期间本装置可正常使用,不会发生破坏。
[001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的凹槽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的集水槽与地漏安装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的集水槽互相连接方式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的集水与排水系统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的排水方向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的盖板示意图;
[0020]图7为本技术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的基座示意图;
[0021]图8为本技术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的胀钉示意图;
[0022]图9为本技术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的管道盖帽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技术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的覆盖装置系统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厚木条;2:集水槽;3:附加板;4:地漏;5:PVC管;6:基座;7:后浇带盖板;8:垫板;9:台阶垫板;10:PVC主管;11:吊杆;12:扁铁;13:后浇带模板;14:后浇带模板背楞;15:橡胶块;16:胀钉;17:管道盖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6]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

10,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包括后浇带模板背楞14、设置在后浇带模板背楞14上方的后浇带模板13和设置在后浇带模板13上方两侧的混
凝土层,混凝土层在伸缩后浇带覆盖装置完成后再浇筑,在伸缩后浇带的后浇带盖板的存续期间,后浇带模板的上方只有存续的钢筋,后浇带模板的上方中央部分开设有集水槽,集水槽2上方设置有后浇带盖板7,后浇带盖板7上方设置有垫板8,垫板8的两端设置有基座6,基座6的外侧设置有台阶垫板9;集水槽2采用延展性较强的镀锌铁板制作,较强的延展力可以防止后浇带伸缩时造成装置的整体破坏;
[0029]集水槽2中心开设有孔洞,孔洞上方设有地漏4,地漏4下方连接有PVC管5,PVC管5穿过后浇带模板13及后浇带模板背楞14与PVC主管10连接,PVC主管10通过吊杆11固定在后浇带模板背楞14上。
[0030]PVC主管10的外壁上设置有扁铁12,扁铁12与吊杆11连接,雨水渗入后浇带时先留至集水槽2上,集水槽2向中间找坡,水流汇集到集水槽2中间经地漏4沿PVC管5流入直径为100mm的PVC主管10,并经排水主管排出,大量雨水汇集在PVC主管10内,对PVC主管10以及集水槽2产生巨大的压力,通过扁铁12和吊杆11连接在后浇带模板背楞14上,从而对PVC主管10产生承托力,不会因压力过大而对PVC主管10造成损害。
[0031]集水槽2的中间部位低于集水槽2的两端,集水槽2通过自攻钉固定在混凝土层的凹槽内,凹槽两侧边缘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浇带模板背楞、设置在所述后浇带模板背楞上方的后浇带模板和设置在所述后浇带模板上方两侧的混凝土层,所述后浇带模板的上方中央部分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方设置有后浇带盖板,所述后浇带盖板上方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两端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外侧设置有台阶垫板;所述集水槽中心开设有孔洞,所述孔洞上方设有地漏,所述地漏下方连接有PVC管,所述PVC管穿过所述后浇带模板及所述后浇带模板背楞与PVC主管连接,所述PVC主管通过吊杆固定在所述后浇带模板背楞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沉降后浇带防雨、防砸、易通过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的中间部位低于所述集水槽的两端,所述集水槽通过自攻钉固定在所述混凝土层的凹槽内,所述凹槽两侧边缘处设置有厚木条。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森李伯雄赵伟刘亚坤赵云龙付凯田超越贾力东赵鹏程崔凯王天阳刘心义杨旭田宗享陈东坡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