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自保温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64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自保温砌块,包括外墙侧砌块、保温层和内墙侧砌块;保温层设于外墙侧砌块、内墙侧砌块之间;外墙侧砌块、保温层之间设有防火层;保温层是由上保温层、下保温层叠加构成;外墙侧砌块、防火层、上保温层、下保温层和内墙侧砌块上共同穿设有一锚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墙自保温砌块,可以将很多处于闲置状态的传统砌块有效利用起来,同时将本保温层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从而得到了更优越的保温效果。到了更优越的保温效果。到了更优越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自保温砌块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砌块
,尤其涉及一种外墙自保温砌块。

技术介绍

[0002]复合自保温砌块是由空心结构的主体砌块、保温层、保护层及连接主体砌块与保护层并贯通保温层的“连接柱销”组成。根据不同建筑的具体要求,通过保温层材质、厚度,粗细集料品种、配比,保温连接柱销的断面构造、个数等可调整参数的相应设置,调整各项技术指标,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0003]而传统生产的普通砌块是由混凝土成型的砌块,由于传统砌块没有在其中部设置保温层、防火层,因为在现代建筑对砌块的保温防火需求日益上涨情况下,很多传统砌块处于闲置状态,无法有效利用起来,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而现有的复合自保温砌块,是在外主体砌块、内外主体砌块之间设置保温层,在不复杂化现有复合自保温砌块的情况下,保温层的结构可以进行改进,以得到更优越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外墙自保温砌块。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外墙自保温砌块,包括外墙侧砌块、保温层和内墙侧砌块;所述保温层设于外墙侧砌块、内墙侧砌块之间;
[0007]所述外墙侧砌块、保温层之间设有防火层;所述保温层是由上保温层、下保温层叠加构成;所述上保温层是由上保温层主块、以及设于上保温层主块两侧的上保温层分块构成,所述内墙侧砌块、防火层、外墙侧砌块的后侧上端面上开设有上保温层分块容纳槽,所述上保温层主块匹配设于防火层与内墙侧砌块之间而两侧的上保温层分块分别匹配设于内墙侧砌块、防火层、外墙侧砌块的上保温层分块容纳槽内;所述下保温层是由下保温层主块、以及设于下保温层主块两侧的下保温层分块构成,所述内墙侧砌块、防火层、外墙侧砌块的前侧下端面上开设有下保温层分块容纳槽,所述下保温层主块匹配设于防火层与内墙侧砌块之间而两侧的下保温层分块分别匹配设于内墙侧砌块、防火层、外墙侧砌块的下保温层分块容纳槽内;所述外墙侧砌块、防火层、上保温层、下保温层和内墙侧砌块上共同穿设有一锚栓。
[0008]优选的,所述外墙侧砌块、内墙侧砌块与保温层的高度均相等;所述上保温层主块的高度等于外墙侧砌块/内墙侧砌块高度的1/2,所述上保温层分块的高度大于外墙侧砌块/内墙侧砌块高度的1/2而小于外墙侧砌块/内墙侧砌块的高度。
[0009]优选的,所述外墙侧砌块、内墙侧砌块与保温层的高度均相等;所述下保温层主块的高度等于外墙侧砌块/内墙侧砌块高度的1/2,所述下保温层分块的高度大于外墙侧砌块/内墙侧砌块高度的1/2而小于外墙侧砌块/内墙侧砌块的高度。
[0010]优选的,所述下保温层主块的顶端面中部设有保温凸块,所述上保温层主块的下
端面的底端面中部开设有凸块容置槽;所述上保温层主块、下保温层主块相叠时,所述凸块容置槽内匹配卡设有保温凸块。
[0011]优选的,所述外墙侧砌块的外侧端面对应于保温凸块的中部位置开设有贯通到内墙侧砌块内部的锚栓槽,所述锚栓槽内嵌入设有锚栓。
[0012]优选的,所述外墙侧砌块、防火层、上保温层、下保温层和内墙侧砌块的相贴端面之间相互粘接。
[0013]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外墙自保温砌块可以将很多处于闲置状态的传统砌块有效利用起来,解决了传统砌块资源浪费的问题;
[0015](2)在不复杂化现有整体自保温砌块的情况下,本保温层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从而得到了更优越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主视图;
[0019]图4为图3中的A

A向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整体俯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整体仰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的多个外墙自保温砌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的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的保温层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的市场常规砌块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外墙侧砌块;2、防火层;3、上保温层;31、上保温层主块;32、上保温层分块;4、下保温层;41、下保温层主块;42、下保温层分块;5、内墙侧砌块;6、保温凸块;7、上保温层分块容纳槽;8、锚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
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1]实施例:
[0032]如图1

11所示,一种外墙自保温砌块,包括外墙侧砌块1、防火层2、保温层和内墙侧砌块5;外墙侧砌块1、保温层之间设有防火层2;保温层设于外墙侧砌块1、内墙侧砌块5之间。
[0033]保温层是由上保温层3、下保温层4叠加构成;上保温层3是由上保温层主块31、以及设于上保温层主块31两侧的上保温层分块32构成,内墙侧砌块5、防火层2、外墙侧砌块1的后侧上端面上开设有上保温层分块容纳槽7,上保温层主块31匹配设于防火层2与内墙侧砌块5之间而两侧的上保温层分块32分别匹配设于内墙侧砌块5、防火层2、外墙侧砌块1的上保温层分块容纳槽7内。
[0034]外墙侧砌块1、内墙侧砌块5与保温层的高度均相等;上保温层主块31的高度等于外墙侧砌块1/内墙侧砌块5高度的1/2,上保温层分块32的高度大于外墙侧砌块1/内墙侧砌块5高度的1/2而小于外墙侧砌块1/内墙侧砌块5的高度。
[0035]下保温层4是由下保温层主块41、以及设于下保温层主块41两侧的下保温层分块42构成,内墙侧砌块5、防火层2、外墙侧砌块1的前侧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自保温砌块,包括外墙侧砌块(1)、保温层和内墙侧砌块(5);所述保温层设于外墙侧砌块(1)、内墙侧砌块(5)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侧砌块(1)、保温层之间设有防火层(2);所述保温层是由上保温层(3)、下保温层(4)叠加构成;所述上保温层(3)是由上保温层主块(31)、以及设于上保温层主块(31)两侧的上保温层分块(32)构成,所述内墙侧砌块(5)、防火层(2)、外墙侧砌块(1)的后侧上端面上开设有上保温层分块(32)容纳槽,所述上保温层主块(31)匹配设于防火层(2)与内墙侧砌块(5)之间而两侧的上保温层分块(32)分别匹配设于内墙侧砌块(5)、防火层(2)、外墙侧砌块(1)的上保温层分块(32)容纳槽内;所述下保温层(4)是由下保温层主块(41)、以及设于下保温层主块(41)两侧的下保温层分块(42)构成,所述内墙侧砌块(5)、防火层(2)、外墙侧砌块(1)的前侧下端面上开设有下保温层分块(42)容纳槽,所述下保温层主块(41)匹配设于防火层(2)与内墙侧砌块(5)之间而两侧的下保温层分块(42)分别匹配设于内墙侧砌块(5)、防火层(2)、外墙侧砌块(1)的下保温层分块(42)容纳槽内;所述外墙侧砌块(1)、防火层(2)、上保温层(3)、下保温层(4)和内墙侧砌块(5)上共同穿设有一锚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自保温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侧砌块(1)、内墙侧砌块(5)与保温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星欧志雄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泓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