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观测花生根系与荚果发育的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302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观测花生根系与荚果发育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箱体、支撑板和遮光布;所述箱体由1个无盖大生长箱和2个相同的无盖小生长箱构成,大生长箱为面对称腔体,由两个相对垂直面和两个上方垂直下方向内倾斜的面构成;小生长箱为长方体腔体,侧面与大生长箱倾斜侧面的垂直部分重合并粘连;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形遮光PVC板,由螺丝将其固定于箱体垂直面。本装置用于模拟植物田间栽培模式,可实现不同生境下对花生根系形态分布和荚果暗形态建成的跟踪观测,克服了大田研究操作性差的技术短板;该装置还能进行植物间作套种(如花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观测花生根系与荚果发育的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植物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观测花生根系与荚果发育的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花生的根属圆锥状直根系,其主体根系一般分布于30cm深的土层内(约占根总量的70%),且地表以下15cm土层内侧根最多。花生属豆科,能与根瘤菌通过形成根瘤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根瘤的大小、着生部位、内部颜色等都与固氮能力相关。生产中,花生连作对花生群体干物质的积累和荚果产量影响较大,易造成地上部早衰、地下病虫害加剧等,花生

玉米间作、麦套花生等间作套种模式的发展,有效解决了粮油争地矛盾、土地连作能力弱等问题。因此,花生根部性状与育种和栽培模式关系密切。
[0003]花生的果实为荚果,荚果发育情况直接影响花生产量。花生开花受精后3~6天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子房柄,子房柄连同其尖端的子房合称果针。果针具有向地伸长生长的特性,至入土前期果针尖端原胚暂停分裂,入土4~6天至一定深度(根据品种差异一般3~10cm)果针停止生长,原胚恢复分裂,子房即在土壤中横卧膨大,腹缝向上,最终发育成荚果。悬空未入土的果针,一般在伸长生长10cm以后速度减缓,入土能力降低,子房停止发育。因此,果针入土是花生荚果发育的必要条件。
[0004]目前,用于观测植物根系形态研究的根箱装置有多种报道,有的仅限于某一特定生长期(如幼苗期)。鉴于花生“地上开花地下结实”的生长习性,传统植物分根培养技术不能同时满足针对花生全生育期根系和荚果发育的观测要求。因此,提供一种模拟花生田间栽培模式的观察装置和技术方法,是开展花生地下组织器官暗形态建成研究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简易、适用于花生生长并且可观测花生根系与荚果发育的试验装置。
[0006]该装置由箱体、支撑板和遮光布组成。
[0007]所述箱体由亚克力有机玻璃制成,所述箱体由1个无盖大生长箱和2个相同的无盖小生长箱构成,大生长箱为面对称腔体,由两个相对垂直面和两个上方垂直下方向内倾斜的面构成;小生长箱为长方体腔体,侧面与大生长箱倾斜侧面的垂直部分重合并粘连;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形遮光PVC板,由螺丝将其固定于箱体垂直面;所述遮光布垂直覆盖于箱体透光侧。
[0008]具体的,所述箱体的大生长箱两侧垂直面底边长0.3m;另外两侧为上方垂直地面并折角向内倾斜15~20
º
的面,其中倾斜面高度0.5~0.6m,倾斜面上方的垂直面高度与小生长箱高度一致,均为0.1~0.15m;小生长箱宽度为0.2~0.3m,其长度与大生长箱长度一致,均为0.5~1.2m。
[0009]具体的,所述箱体小生长箱下方设有多个支撑架,用于固定以增加承重力。
[0010]具体的,所述大生长箱和小生长箱底部均设有出水口及引流管,用于试验过程中调节栽培基质的含水量。
[0011]具体的,所述遮光布利用双尾夹固定,具体为其上边固定于箱体,两边固定于两端的支撑板上。
[0012]所述支撑板和遮光布构成生长箱外立面,从而使生长箱呈避光环境。
[0013]使用上述试验装置时,首先向大生长箱箱体填充栽培基质至倾斜面正上方5cm左右高度,花生播种时按15~20cm的间距沿着倾斜面侧上方播种,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待种子萌发后胚根向地发育,当根系触及生长箱的倾斜面时,便可持续观察花生根系的形态、长势及分布;到花生花针期,再向水平箱体填充细沙(或其它介质)至5~8cm左右高度,通过人工干预压枝,观测果针入土后的发育情况。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试验装置简单、直观,能够观察不同形态根系的特征。装置箱体的大生长箱和小生长箱能够分别用于观察花生根系的生长和花生果针的发育情况;进一步,此装置可用于不同生长条件下(如土壤性质差异、养分差异等)的根系形态及分布、荚果的发育研究,进而调整相应栽培措施及养分管理,有利于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5]图1 本技术所述试验装置示意图;
[0016]图2 本技术所述试验装置横剖面图;
[0017]其中,1、大生长箱,2、支撑板,3、出水口,4、小生长箱,5、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
[0019]一种用于观测花生根系生长与荚果发育的试验装置,如图1、图2所示,由箱体和支撑板2构成。该箱体由1个大生长箱1和2个相同的小生长箱4构成。整个箱体为无盖亚克力有机玻璃生长箱,支撑板2为遮光PVC板,在大生长箱和小生长箱底部均设有出水口3及引流管5。该装置总长0.5~1.2m,总宽1~1.2m,总高度0.65~0.75m。其中大生长箱箱体剖切面的斜边与底边呈105~110℃,底边长0.3m,倾斜面垂直高度0.5~0.6m;小生长箱箱体高0.1~0.15m,宽0.2~0.3m,长度与大生长箱长度一致,即与大生长箱倾斜侧面的垂直部分重合并粘连。
[0020]使用时,首先向大生长箱箱体填充栽培基质至倾斜面正上方5cm左右高度,花生播种时按15~20cm的间距沿着倾斜面侧上方播种,播种深度以3~5cm为宜,进行正常水肥管理。利用双尾夹将遮光布固定于箱体透光测,与支撑板衔接使生长箱呈避光环境。待种子萌发后胚根向地发育,当根系触及生长箱的倾斜面时,便可持续观察花生根系的形态、长势及分布。到花生花针期,再向小生长箱箱体填充细沙(或其它介质)至5~8cm左右深度,通过人工干预压枝,观测果针入土后发育情况。所述箱体横剖面为对称结构,可进行不同生长条件下(如土壤性质差异、养分差异等)多重复栽培试验或间作套种试验设计;所述小生长箱为独立生长箱,可单独对花生果针进行暗形态发育研究,如果针尖端的形态发育观测、不同培养介质或养分条件对子房柄发育的影响等。
[002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
的工作人员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观测花生根系与荚果发育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箱体、支撑板和遮光布;箱体由亚克力有机玻璃制成,所述箱体由1个无盖大生长箱和2个相同的无盖小生长箱构成,大生长箱为面对称腔体,由两个相对垂直面和两个上方垂直下方向内倾斜的面构成;小生长箱为长方体腔体,侧面与大生长箱倾斜侧面的垂直部分重合并粘连;所述支撑板为长方形遮光PVC板,由螺丝将其固定于箱体垂直面;所述遮光布垂直覆盖于箱体透光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大生长箱两侧垂直面底边长0.3m;另外两侧为上方垂直地面并折角向内倾斜15~20
º
的面,其中倾斜面高0.5~0.6m,倾斜面上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悦沈一刘永惠陈志德梁满张旭尧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