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亚硝酸钠除氧系统中促进亚硝酸钠溶解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621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亚硝酸钠除氧系统中促进亚硝酸钠溶解的方法,将乙二醇溶剂注入混兑罐中开启离心泵对其进行循环,循环时间在15分钟以上且完成1次工作循环后结束;对乙二醇溶剂进行加热,控制其温度为40℃~50℃;将亚硝酸钠通过漏斗加入到混兑罐中,始终维持混兑罐内液体的温度在40℃~50℃,亚硝酸钠的添加比例为10g(亚硝酸钠)/100ml(乙二醇);对混合液体进行加热,控制混合液体温度为40℃~55℃,对混合液体进行循环,循环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且完成2次工作循环后结束,降至室温得到亚硝酸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硝酸钠除氧系统中促进亚硝酸钠溶解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亚硝酸钠加入方式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可以与亚硝酸钠相容的有机溶剂按照一定比例和一定的温度进行溶解的方法,目的是解决亚硝酸钠容易结晶、堵塞塔板和管道的技术难题,属于改变亚硝酸钠加入状态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消费能力逐年增长,虽然我国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产量不断增长,但仍无法满足下游装置生产的需求,国内碳五树脂出现供不足需。我国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生产工艺主要是以裂解乙烯副产的裂解碳五为原料,采用DMF萃取精馏法,经过预脱轻、预脱重和二聚反应,除去部分炔烃和双环戊二烯等重组分,再经过两级萃取精馏,可获得聚合级异戊二烯产品。经原料预处理单元获得的重组分再经多级精馏,获得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产品。由于异戊二烯化学性质活泼,很容易发生自聚反应,尤其在有氧的条件下,因此在DMF萃取过程中,需要添加亚硝酸钠除氧,目前大多数碳五分离工艺都是使用亚硝酸钠固体通过漏斗加入到系统中,加入过程中需要打开与漏斗相连接的阀门,于是大气与系统相连通,系统内物料散发出来,污染环境,而且亚硝酸钠固体不与溶剂DMF或碳五烃相容,很容易析出,堵塞过滤器和管道,不利于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DMF技术生产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和双环戊二烯,在萃取精馏过程中采用亚硝酸钠固体加入法进行除氧(由于溶剂DMF遇水易水解,因此系统中要严格控制水含量,不能采用亚硝酸钠水溶液),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固体亚硝酸钠很难溶解,运行一段时间后,塔器、管道和过滤器逐渐富集大量的亚硝酸钠和硝酸钠晶体,从而堵塞仪表引压管、过滤器和塔板,甚至堵塞管道,影响装置的安全生产及长周期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亚硝酸钠除氧系统中促进亚硝酸钠溶解的方法,是一种用与亚硝酸钠相容的有机溶剂按照一定比例和一定的温度进行溶解的方法,是一种工艺简单、低附加值的溶剂、工艺运行稳定、简单实用的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亚硝酸钠除氧系统中促进亚硝酸钠溶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充填:将适量体积的乙二醇溶剂通过可移动式往复泵注入至混兑罐中,然后开启离心泵对混兑罐内的乙二醇溶剂进行循环,循环时间在15分钟及以上且完成1次工作循环后结束循环;
[0008](2)加热:步骤(1)的循环完成后,启动电加热器对混兑罐内的乙二醇溶剂进行加热,控制混兑罐内乙二醇溶剂的温度在40℃~50℃之间;
[0009](3)混兑:当步骤(2)中的乙二醇溶剂温度达到40℃~50℃后,将粉末状的亚硝酸
钠通过漏斗分批次加入到混兑罐中,始终维持混兑罐内液体的温度在40℃~50℃;亚硝酸钠的添加比例为10g(亚硝酸钠)/100ml(乙二醇);
[0010](4)循环:当步骤(3)中混兑完成后,启动电加热器对混兑罐内的混合液体进行加热,控制好混合液体的温度在40℃~55℃之间,然后开启离心泵对混兑罐内的混合液体进行循环,循环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且完成2次工作循环后结束,将混合液体的温度降至室温得到亚硝酸钠

乙二醇溶液;
[0011](5)注入:当步骤(4)的循环完成后,将亚硝酸钠

乙二醇溶液送入离心泵中,加压后一部分返回混兑罐循环利用,另一部分亚硝酸钠

乙二醇溶液连续注入碳五分离工艺系统中。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所述的乙二醇溶剂,纯度为99%,满足国家产品标准一等品的要求,物理性质为:常温下是无色透明、粘稠无臭的有毒液体,稍甜,挥发性小,吸湿性较强,其粘度20.93
×
10

3pas(50℃),沸点197.6℃,熔融点

13℃,闪点l16℃,燃点121℃,比重1.1154(20/20℃),比热2.345J/kg℃(20℃)。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开启离心泵对混兑罐内的乙二醇溶剂进行循环时,吸入压力为0.03

0.05MPa(g),排出压力为0.5

0.7MPa(g),吸入流量和排出流量均为150

180kg/h,操作温度45℃、扬程为70m。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启动电加热器对混兑罐(内的乙二醇溶剂进行加热,温度优选控制为45℃
±
2℃。
[0015]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将粉末状的亚硝酸钠通过漏斗分批次加入到混兑罐中,混兑罐内液体的温度优选控制为45℃
±
2℃。
[0016]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启动电加热器对混兑罐内的混合液体进行加热,混合液体的温度优选控制为45℃
±
2℃。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开启离心泵对混兑罐内的混合液体进行循环时,吸入压力为0.15

0.18MPa(g),排出压力为5

7MPa(g),吸入流量和排出流量均为150

180kg/h,操作温度45℃、扬程为70m。
[0018]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所述的离心泵,操作条件为:吸入压力为0.03

0.05MPa(g),排出压力为0.5

0.7MPa(g),进料流量150

180kg/h,出料流量为15

18kg/h,进料与出料的差量返回到混兑罐,操作温度45℃、扬程为70m。
[0019]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亚硝酸钠

乙二醇溶液连续注入碳五分离工艺系统中,保持在碳五分离工艺系统中亚硝酸钠

乙二醇溶液中的亚硝酸钠浓度为100~300ppm。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混兑罐,设有进口I、进口II、出口和循环口,其中:
[0021]所述的进口I连接有可移动式往复泵,可移动式往复泵的泵进口与能够提供乙二醇溶剂的装置相连接;
[0022]所述的进口II与加入亚硝酸钠的漏斗相连接;
[0023]所述的出口连接有离心泵,离心泵的泵出口分为两路,线路I与循环口相连接,线路II与碳五分离工艺系统相连接,线路I和线路II上分别设置有阀门。
[0024]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出口、离心泵、线路I与循环口构成循环线路,混兑罐内的物质能够沿着循环线路进行循环。
[0025]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往复泵为可移动式往复泵,所述的混兑罐以及相应的
管线均有电伴热;所述的可移动式往复泵、离心泵、漏斗以及混兑制罐均为本领域常规的、现有的产品(或能够达到相同功能的设备)。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硝酸钠除氧系统中促进亚硝酸钠溶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充填:将适量体积的乙二醇溶剂通过可移动式往复泵(2)注入至混兑罐(1)中,然后开启离心泵(3)对混兑罐内的乙二醇溶剂进行循环,循环时间在15分钟及以上且完成1次工作循环后结束循环;(2)加热:步骤(1)的循环完成后,启动电加热器对混兑罐(1)内的乙二醇溶剂进行加热,控制混兑罐(1)内乙二醇溶剂的温度在40℃~50℃之间;(3)混兑:当步骤(2)中的乙二醇溶剂温度达到40℃~50℃后,将粉末状的亚硝酸钠通过漏斗(4)分批次加入到混兑罐(1)中,始终维持混兑罐(1)内液体的温度在40℃~50℃;亚硝酸钠的添加比例为10g(亚硝酸钠)/100ml(乙二醇);(4)循环:当步骤(3)中混兑完成后,启动电加热器对混兑罐(1)内的混合液体进行加热,控制好混合液体的温度在40℃~55℃之间,然后开启离心泵对混兑罐(1)内的混合液体进行循环,循环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且完成2次工作循环后结束,将混合液体的温度降至室温得到亚硝酸钠

乙二醇溶液;(5)注入:当步骤(4)的循环完成后,将亚硝酸钠

乙二醇溶液送入离心泵(3)中,加压后一部分返回混兑罐(1)循环利用,另一部分亚硝酸钠

乙二醇溶液连续注入碳五分离工艺系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开启离心泵(3)对混兑罐(1)内的乙二醇溶剂进行循环时,吸入压力为0.03

0.05MPa(g),排出压力为0.5

0.7MPa(g),吸入流量和排出流量均为150

180kg/h,操作温度45℃、扬程为70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启动电加热器对混兑罐(1)内的乙二醇溶剂进行加热,温度控制为45℃
±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将粉末状的亚硝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召方刘畅王培歌王舒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