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6210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所述固体蓄热电锅炉包括风道、第一蓄热区和第二蓄热区;所述第一蓄热区设置有蓄热体,所述第一蓄热区一端与所述风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风道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蓄热区设置有蓄热体并与所述第一蓄热区隔热设置,所述第二蓄热区一端与所述风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区间设置有第二阀门;当所述第一阀门开启且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时限定了第一循环路径,所述第一循环路径依次经过所述风道和所述第一蓄热区并回到所述风道;当所述第一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时限定了第二循环路径,所述第二循环路径依次经过所述风道、所述第一蓄热区和所述第二蓄热区并回到所述风道。所述风道。所述风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蓄热
,尤其涉及一种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

技术介绍

[0002]固体蓄热电锅炉在夜间谷电时段利用电加热的方式将固体蓄热材料加热,从而将热能存储在固体蓄热材料中,并利用具有耐高温、低导热的保温材料对炉体进行保温。在需要释热使用时,通过风循环系统,将炉体内的热量带出,并在气水换热器中与水循环系统进行换热以加热循环水。
[0003]目前,传统的固体蓄热电锅炉在放热周期后半段,随着蓄热体温度下降,高温循环风温度有所下降,可能导致放热量不满足供暖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其包括:
[0005]风道;
[0006]第一蓄热区,所述第一蓄热区设置有蓄热体,所述第一蓄热区一端与所述风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风道间设置有第一阀门;
[0007]第二蓄热区,所述第二蓄热区设置有蓄热体并与所述第一蓄热区隔热设置,所述第二蓄热区一端与所述风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区间设置有第二阀门;并且
[0008]当所述第一阀门开启且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时限定了第一循环路径,所述第一循环路径依次经过所述风道和所述第一蓄热区并回到所述风道;
[0009]当所述第一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时限定了第二循环路径,所述第二循环路径依次经过所述风道、所述第一蓄热区和所述第二蓄热区并回到所述风道。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还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被设置在所述风道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还包括气/水换热器,所述气/水换热器被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循环路径经过的各区域的顶部拐角位置设置导流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循环路径经过的各区域的顶部拐角位置设置导流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蓄热区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蓄热区的上方。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蓄热区被设置于所述第一蓄热区的侧方。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蓄热区被设置为相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循环路径依次经过所述风道、所述第一蓄热区、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并回到所述风道。
[0017]进一步地,所述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还包括保温壳体,所述风道、所述第一蓄热区和所述第二蓄热区设置在所述保温壳体内,所述第一蓄热区和所述第二蓄热区的部
分侧壁由所述保温壳体限定。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蓄热区和所述第二蓄热区设置在所述保温壳体内的部分或全部侧壁被设置为可拆卸结构。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0]1、通过分区再热,保证电锅炉在整个放热阶段的放热稳定性,避免供热后半段不能满足供热负荷的要求,保证供热质量;
[0021]2、通过设置导流板,对蓄热区域顶部气流进行组织,保证顶部气流流量和放热量,避免放热不充分及进一步的蓄热不充分,提高电锅炉内空间利用的有效性。
[0022]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气流循环于第一循环路径;
[0025]图3是图1中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的另一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气流循环于第二循环路径;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保温壳体,
ꢀꢀꢀꢀꢀꢀꢀꢀꢀꢀꢀꢀꢀꢀꢀ
20—蓄热砖,
[0028]30、31—绝热隔断,
ꢀꢀꢀꢀꢀꢀꢀꢀꢀꢀꢀ
40—导流板,
[0029]50—循环风机,
ꢀꢀꢀꢀꢀꢀꢀꢀꢀꢀꢀꢀꢀꢀꢀ
60—风道,
[0030]70—气/水换热器,
ꢀꢀꢀꢀꢀꢀꢀꢀꢀꢀꢀꢀ
80、90—可拆卸绝热隔断,
[0031]100—一次电动风阀,
ꢀꢀꢀꢀꢀꢀꢀꢀꢀꢀ
110—再热电动风阀,
[0032]120—一次蓄热区,
ꢀꢀꢀꢀꢀꢀꢀꢀꢀꢀꢀꢀ
130—再热蓄热区,
[0033]131—第一区域,
ꢀꢀꢀꢀꢀꢀꢀꢀꢀꢀꢀꢀꢀꢀ
132—第二区域,
[0034]140—进水管,
ꢀꢀꢀꢀꢀꢀꢀꢀꢀꢀꢀꢀꢀꢀꢀꢀ
15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7]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其中包括保温壳体10,保温壳体10内设置有风道60和蓄热区。
[0038]风道60内设置有循环风机50和气/水换热器70,气/水换热器70连接进水管 140和出水管150,进水管140和出水管150延伸至保温壳体10外部,作为外部供热接口。
[0039]蓄热区设置在风道60上方,包括一次蓄热区120和再热蓄热区130,一次蓄热区120和再热蓄热区130通过绝热隔断30分隔开来。
[0040]一次蓄热区120的顶部为绝热隔断30,底部与风道60相邻设置;一次蓄热区 120的部分侧壁由保温壳体10所限定,部分侧壁为设置在保温壳体10内的可拆卸绝热隔断80。一次蓄热区120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左端)与风道60相连通,循环风机50的风口也设置于该连通位置;一次蓄热区120的另一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与风道60间设置有一次电动风阀100。一次蓄热区120内,在其与风道60 的连通处和一次电动风阀100之间的空间设置有蓄热砖20。
[0041]再热蓄热区130设置在一次蓄热区120的上方,其底部为绝热隔断30,顶部和部分侧壁由保温壳体10所限定,部分侧壁为设置在保温壳体10内的可拆卸绝热隔断90。再热蓄热区130的一端(如图1所示的右端)通过一回路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风道;第一蓄热区,所述第一蓄热区设置有蓄热体,所述第一蓄热区一端与所述风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风道间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蓄热区,所述第二蓄热区设置有蓄热体并与所述第一蓄热区隔热设置,所述第二蓄热区一端与所述风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蓄热区间设置有第二阀门;并且当所述第一阀门开启且所述第二阀门关闭时限定了第一循环路径,所述第一循环路径依次经过所述风道和所述第一蓄热区并回到所述风道;当所述第一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二阀门开启时限定了第二循环路径,所述第二循环路径依次经过所述风道、所述第一蓄热区和所述第二蓄热区并回到所述风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被设置在所述风道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水换热器,所述气/水换热器被设置于所述风道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再热式固体蓄热电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路径经过的各区域的顶部拐角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燕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