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组件、雾化器及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60619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4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该雾化组件包括发热组件、支撑体和电极组件;所述支撑体支撑所述发热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部件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穿入或穿过所述支撑体并朝所述发热组件延伸,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以紧固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所述发热组件并与所述发热组件保持电连接。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改善了发热组件的装配效率和自动化装配水平,保证了组装后成品的一致性。后成品的一致性。后成品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一种雾化器使用薄片状的加热部件,该种方案的缺点在于,装配时加热部件不易固定,或者容易变形,从而带来产品加热性能的不一致,导致雾化效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薄片状加热部件不易固定的缺陷。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容易固定薄片状加热部件的雾化组件、雾化器及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包括发热组件、支撑体和电极组件;所述支撑体支撑所述发热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部件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穿入或穿过所述支撑体并朝所述发热组件延伸,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以紧固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所述发热组件并与所述发热组件保持电连接。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发热组件焊接到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极部件,所述第二电极部件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插接使所述发热组件被稳定地夹持在所述第一电极部件和第二电极部件之间并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支撑体放置在所述安装座顶面上,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由所述安装座底面穿过所述安装座。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设有配合孔,所述第二电极部件与所述配合孔卯压连接或者过盈配合,实现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第二电极部件和发热组件之间的电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安装座设置两个处于不同位置的电极安装孔,每个所述电极安装孔用于容纳对应的所述电极组件。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电极部件为螺钉状,从所述安装座的底面插入所述安装座;所述第二电极部件为螺钉状,沿朝向所述安装座底面的方向穿过所述发热组件,从而将所述发热组件固定到所述安装座。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支撑体和发热组件被稳定地夹持在所述安装座和第二电极部件之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片,其包括两个固定端和连接在所述两个固定端之间的网状结构。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网状结构的边沿还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体折弯的卡位部,所述卡位部用于夹持所述支撑体使得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支撑体之间的相对位
置固定。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极部件,所述固定端的设定位置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二电极部件通过的固定孔,所述第二电极部件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插接使所述发热片被夹持在所述第一电极部件和第二电极部件之间并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发热片通过对片状金属板蚀刻形成所述固定端和网状结构而一次成型。
[0016]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油杯,所述油杯具有用于盛放雾化油的储油腔,还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提供的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安装到所述油杯的开口端。
[0017]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1:将发热组件和支撑体重叠装配在一起,由所述支撑体支撑所述发热组件;步骤S13:将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穿入或穿过所述支撑体并朝所述发热组件延伸相应位置;步骤S15:使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以紧固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所述发热组件并与所述发热组件保持电连接。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步骤S15包括:将所述发热组件焊接到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步骤S15包括:将第二电极部件插接到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使所述发热组件被稳定地夹持在所述第一电极部件和第二电极部件之间并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步骤S11包括将安装座、发热组件和支撑体顺次重叠装配在一起,由安装座支撑所述支撑体,所述支撑体支撑所述发热组件;所述步骤S13包括:将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顺次穿入或穿过所述安装座、所述支撑体并朝所述发热组件延伸相应位置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设有配合孔,所述第二电极部件与所述配合孔卯压连接或者过盈配合。
[0022]实施本专利技术的雾化组件、雾化器及雾化组件的装配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以紧固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所述发热组件并与所述发热组件保持电连接,容易固定加工,实现雾化组件的自动化装配。且第一电极与发热组件的连接变形量小,组装后的成品一致性好。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雾化器的剖视图;
[0024]图2是图1所示雾化器使用的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0025]图3是图1所示雾化器使用的发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雾化组件的局部示意图;
[0027]图5图4所示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0028]图6是图4所示雾化组件的俯视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雾化组件的装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在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包括一端开口油杯100以及安装到油杯100开口端的雾化组件,该雾化组件包括安装座1、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发热组件2和用于给发热组件2供电的两个电极组件,每个电极组件第一电极部件31和第二电极部件32。油杯100内具有通气管110,通气管110外壁与油杯100内壁之间形成储油腔120用于盛放雾化油,油杯100内设置有导油通道130和导油件140,导油通道130用于将储油腔120内的雾化液引导到导油件140,供发热组件2进行雾化。
[0032]油杯100与所述安装座1相反的一端作为吸嘴端,吸嘴可以是与油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安装在油杯上的。类似地,通气管110可以与油杯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安装到油杯内的独立件。
[0033]安装座1包括中空的部分,该中空部分主要作用是作为进气气道,使外部的气体能流到发热组件2并与发热组件2雾化后的气溶胶混合,然后经由通气管110被用户抽吸。具体来讲,当用户抽吸时,外部气流经由安装座1包括中空的部分抵达上述发热组件2的下方并继续向上方流动以进入通气管110,该过程同时将雾化后的气溶胶带出。
[0034]本实施例中,发热组件2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顶面的支撑体12上。支撑体12的支撑面为平面(虽然支撑体12设有供气流通过的风道,但是并不会影响其平坦度),所以发热组件2可以平坦地、不变形地放置在支撑体12上。电极组件不仅给发热组件2供电,且还能将发热组件2固定在所述安装座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组件、支撑体和电极组件;所述支撑体支撑所述发热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电极部件,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穿入或穿过所述支撑体并朝所述发热组件延伸,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以紧固的方式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所述发热组件并与所述发热组件保持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焊接到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极部件,所述第二电极部件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插接使所述发热组件被稳定地夹持在所述第一电极部件和第二电极部件之间并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支撑体放置在所述安装座顶面上,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由所述安装座底面穿过所述安装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的末端设有配合孔,所述第二电极部件与所述配合孔卯压连接或者过盈配合,实现所述第一电极部件、第二电极部件和发热组件之间的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和发热组件被稳定地夹持在所述安装座和第二电极部件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片,其包括两个固定端和连接在所述两个固定端之间的网状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结构的边沿还设置有朝向所述支撑体折弯的卡位部,所述卡位部用于夹持所述支撑体使得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支撑体之间的相对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毅张青张海波袁军翟公高邹志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