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茅台学院专利>正文

山泉水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613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泉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设有引水槽、过滤池和蓄水池,所述引水槽的出口端与过滤池连通,所述过滤池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过滤池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与过滤池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处设置有过滤栏栅,所述隔板将过滤池分为进水池和出水池,所述出水池的中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进水池和出水池的底部均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中设有排污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杂物被过滤网过滤后停留在出水池底部的排污口中,杂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不会停留在过滤网上,因此,本方案的山泉水预处理装置不会造成过滤网的堵塞,能够长时间进行山泉水的过滤工作。滤工作。滤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泉水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加工
,特别涉及山泉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山泉水经过山体的自然净化作用而形成的天然饮用水,山泉水通常都是含有大量氧并且具有小分子团结构的天然水。山泉水在山体间层层滤净与流动的同时,也溶入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成分,有益微量成分更高于经过处理后的自来水,但里面也会含有一些生物,而且通常下雨时,引起的洪水中杂质也会较多,不能直接饮用,需要进行预处理过滤工作。
[0003]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常采用沉淀池等方式预处理,如公开号CN205199113U的专利文件披露了一种山泉水预处理装置,山泉水预处理装置包括引水槽、过滤池、蓄水池;所述引水槽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上游,所述蓄水池设置在所述过滤池的下面,所述过滤池的底端设有支撑网,过滤池内铺有砂砾,过滤池上面有多个竖向水通道,过滤池与引水槽之间设有多个横向水通道,所述横向水通道内铺设有多个相互连通在一起的滤管,所述竖向水通道的上端口和横向水通道的右端口处设有粗滤网。本技术的山泉水预处理装置可以对山泉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避免杂物在运输过程中堵塞运输管道,通过粗滤网、砂砾、滤管、细滤网对山泉水中的杂物层层过滤,处理方法很简单,过滤效果好,成本低。但是该装置中不能对过滤部件进行清洗,长时间使用后过滤部件会堵塞,需要人工更换,影响水厂的持续生产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意在提供山泉水预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山泉水预过滤设备不能持续使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山泉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设有引水槽、过滤池和蓄水池,所述引水槽的出口端与过滤池连通,所述过滤池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过滤池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与过滤池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处设置有过滤栏栅,所述隔板将过滤池分为进水池和出水池,所述出水池的中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进水池和出水池的底部均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中设有排污阀。
[0006]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使用本技术的山泉水预处理装置时,将山泉水从引水槽中流入到过滤池中,通过过滤栏栅与过滤网的双重过滤后,进入到蓄水池中,实现山泉水净化处理;本技术中,山泉水中存在的杂物经过滤栏栅过滤后,体积较大的杂物停留在进水池底部的排污口中,体积较小的杂物被过滤网过滤后停留在出水池底部的排污口中,杂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不会停留在过滤网上,因此,本方案的山泉水预处理装置不会造成过滤网的堵塞,能够长时间进行山泉水的过滤工作。
[0007]进一步,所述蓄水池远离所述过滤池的一侧的池体上设有出水管。通过这样的设
置,蓄水池可以对山泉水进行静置处理后排放,提高山泉水的纯净度。
[0008]进一步,所述蓄水池和出水池的顶部设有盖板。通过这样的设置,防止杂物进入到蓄水池和出水池中。
[0009]进一步,所述排污阀包括与排污口密封连接的阀体,所述阀体的底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池体之间设有连接件。通过这样的设置,移动连接板能够同时拆下两个排污口上的排污阀,同时进行杂物排放工作,通过连接件提高排污阀与池体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10]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板上的固定杆,所述池体上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杆与凹槽卡接。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排污阀与池体的安装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凹槽中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固定杆之间连接有弹簧。通过这样的设置,根据阀体、连接板及水的重量选择弹簧的规格,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使阀体保持在排污口中,当杂物累计一定重量后,弹簧发生形变,阀体向下移动离开排污口,杂物排出,排出杂物后弹簧恢复带动阀体进入到排污口中从而关闭排污口,继续山泉水的过滤。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山泉水预处理装置的示意图;
[0013]图2为实施例2山泉水预处理装置中排污阀的示意图;
[0014]图3为实施例3山泉水预处理装置中排污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6]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池体1、引水槽2、过滤池3、隔板4、过滤网5、连接口6、蓄水池7、盖板8、出水管9、排污口10、排污阀11、过滤栏栅12、连接板13、固定杆14、凹槽15、固定块16、弹簧17。
[0017]实施例1基本如附图1所示:山泉水预处理装置,包括池体1,池体1上设有引水槽2、过滤池3和蓄水池7,引水槽2的出口端与过滤池3连通,过滤池3与蓄水池7之间设置有连接口6,蓄水池7远离过滤池3的一侧的池体1上设有出水管9,过滤池3中设有隔板4,隔板4的底部与过滤池3底部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处设置有过滤栏栅12,隔板4将过滤池3分为进水池和出水池,出水池的中部设有过滤网5,进水池和出水池的底部均设有排污口10,排污口10中设有排污阀11,蓄水池7和出水池的顶部设有盖板8。
[0018]本实施方式中,将山泉水从引水槽2中流入到过滤池3中,通过过滤栏栅12与过滤网5的双重过滤后,进入到蓄水池7中,实现山泉水净化处理;本技术中,山泉水中存在的杂物经过滤栏栅12过滤后,体积较大的杂物停留在进水池底部的排污口10中,体积较小的杂物被过滤网5过滤后停留在出水池底部的排污口10中,杂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不会停留在过滤网5上,因此,本方案的山泉水预处理装置不会造成过滤网5的堵塞,能够长时间进行山泉水的过滤工作。
[0019]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如图2所示,排污阀11包括与排污口10密封连接的阀体,阀体的底部设有连接板13,连接板13与池体1之间设有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设置于连接板13上的固定杆14,池体1上设有凹槽15,固定杆14与凹槽15卡接。
[0020]本实施方式中,移动连接板13能够同时拆下两个排污口10上的排污阀11,同时进
行杂物排放工作,通过连接件提高排污阀11与池体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0021]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如图3所示,凹槽15中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6,固定块16与固定杆14之间连接有弹簧17。本实施方式中,根据阀体、连接板13及水的重量选择弹簧17的规格,弹簧17的作用下能够使阀体保持在排污口10中,当杂物累计一定重量后,弹簧17发生形变,阀体向下移动离开排污口10,杂物排出,排出杂物后弹簧17恢复带动阀体进入到排污口10中从而关闭排污口10,继续山泉水的过滤。
[0022]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山泉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上设有引水槽、过滤池和蓄水池,所述引水槽的出口端与过滤池连通,所述过滤池与蓄水池之间设置有连接口,所述过滤池中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与过滤池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所述间隙处设置有过滤栏栅,所述隔板将过滤池分为进水池和出水池,所述出水池的中部设有过滤网,所述进水池和出水池的底部均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中设有排污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泉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远离所述过滤池的一侧的池体上设有出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晨闫松显
申请(专利权)人:茅台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