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USB插座,包括第一端子模块、第二端子模块及将所述第一端子模块与第二端子模块固持为一体的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包括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均包括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应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若干信号端子、电源端子、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后向延伸形成的埋入部及自所述埋入部后向延伸形成的焊脚,所述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的宽度大于所述信号端子的宽度,所述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在前端加宽位置处向内冲压形成桥接部,上下对应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分别通过所述桥接部电导通。本申请支持大功率充电。本申请支持大功率充电。本申请支持大功率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电流USB插座
[0001]本申请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指一种大电流USB插座。
技术介绍
[0002]中华人民共和国第201621233218.2号专利申请揭示了一种大电流USB插座,其将上下两排对应位置处的接地端子边缘冲压形成接触在一起的导电部,是上下两排端子的接地端子并联在一起。同时去掉高频信号端子,其中一处设置两根电源端子,通过桥接的方式使两根电源端子导通以共同传输电流,可以起到增加传输功率的作用,利于充电功率的提升,加快充电速度。而随着电子设备对充电功率的不断提升,现有结构对于充电功率的要求还不足以支撑,还需要进一步降低阻抗,减少发热,进一步提升传输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支持高功率传输的大电流USB插座。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大电流USB插座,包括第一端子模块、第二端子模块及将所述第一端子模块与第二端子模块固持为一体的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包括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均包括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应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若干信号端子、电源端子、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后向延伸形成的埋入部及自所述埋入部后向延伸形成的焊脚,所述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的宽度大于所述信号端子的宽度,所述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在前端加宽位置处向内冲压形成桥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上下对应的两对接地端子、两对电源端子分别通过所述桥接部电导通。
[0005]优选地,所述接触部后侧部分、埋入部及焊脚加宽形成有加宽部,所述桥接部是自所述接触部处的加宽部分冲压形成的。
[0006]优选地,所述桥接部的外表面被所述绝缘本体所覆盖,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上下对应的一对接地端子的桥接部的内表面相互电接触,上下对应的一对电源端子的桥接部的内表面相互电接触。
[0007]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包裹部及自所述包裹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外表面暴露于所述对接舌部的上或下表面,所述接触部的前端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加宽部的宽度,且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对接舌部外的部分的宽度保持一致。
[0008]优选地,位于横向一侧的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的桥接部相邻,即所述接地端子的桥接部位于所述接地端子的内侧,所述电源端子的桥接部位于所述电源端子的外侧。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模块还包括中板及将所述中板与第一端子组固持为一体的第一绝缘体,所述第一端子组的桥接部暴露于所述第一绝缘体的内表面上,且所述第一绝缘体前端部分凸出形成有若干支撑凸台,所述第二端子模块还包括将所述第二端子组固持为一体的第二绝缘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将所述第二端子组的埋入部包裹于内,所述第二端
子组的接触部暴露于所述第二绝缘体外。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模块与第二端子模块组合在一起,所述第二端子组的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的桥接部与所述第一端子组暴露于所述第一绝缘体外的桥接部电接触在一起,所述第二端子组的信号端子前端支撑于所述支撑凸台上。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子模块与第二端子模块上还插装有焊接片,所述第一端子模块与第二端子模块成型于所述绝缘本体内后,所述焊接片的外表面暴露于所述基部的上下表面。
[0012]优选地,所述大电流USB插座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环形壳体、前后贯穿所述环形壳体的空腔、形成于所述环形壳体上下表面后端的焊接区,所述第一端子模块、第二端子模块与绝缘本体装入所述空腔内,所述焊接片与所述焊接区内表面接触并点焊在一起。
[0013]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的基部后端还形成有离断处,所述离断处至少部分被所述环形壳体所环绕,所述离断处充入有防水胶,所述防水胶与所述环形壳体内壁面粘结在一起。
[0014]本申请大电流USB插座通过将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3加宽,并在所述接触部加宽位置冲压形成朝向相对端子组的桥接部,使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的接地端子通过所述桥接部电接触,使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的电源端子通过所述桥接部电接触,从而将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的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并联在一起以提升电流传输能力。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申请大电流USB插座的立体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大电流USB插座的外壳与插接件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大电流USB插座的插接件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4为沿图2所示A
‑
A虚线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申请大电流USB插座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及中板的组合图;
[0021]图6为沿图5所示B
‑
B虚线的剖视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外壳
‑
10;环形壳体
‑
11;空腔
‑
12;焊接区
‑
13;护翼
‑
14;耳部
‑
15;凸环
‑
16;密封圈
‑
17;插接件
‑
A;绝缘本体
‑
20;基部
‑
21;包裹部
‑
22;对接舌部
‑
23;尾部
‑
24;第一端子模块
‑
30;接地端子
‑
301;电源端子
‑
302;信号端子
‑
303;第一端子组
‑
31;第一绝缘体
‑
32;焊接片
‑
33,43;中板
‑
34;接触部
‑
311;埋入部
‑
312;焊脚
‑
313;加宽部
‑
314;桥接部
‑
315;支撑凸台
‑
321;第二端子模块
‑
40;第二端子组
‑
41;第二绝缘体
‑
4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本申请以图1所示X方向为纵向方向的前方,以Y方向为横向方向,以Z方向为垂直方向。
[0026]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申请大电流USB插座包括插接件A及套设于所述插接件A外的外壳10。
[0027]所述外壳10包括环形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USB插座,包括第一端子模块、第二端子模块及将所述第一端子模块与第二端子模块固持为一体的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端子模块包括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二端子模块包括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均包括在垂直方向上相对应的接地端子、电源端子、若干信号端子、电源端子、接地端子,所述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均包括接触部、自所述接触部后向延伸形成的埋入部及自所述埋入部后向延伸形成的焊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的宽度大于所述信号端子的宽度,所述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在前端加宽位置处向内冲压形成桥接部,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上下对应的两对接地端子、两对电源端子分别通过所述桥接部电导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后侧部分、埋入部及焊脚加宽形成有加宽部,所述桥接部是自所述接触部处的加宽部分冲压形成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部的外表面被所述绝缘本体所覆盖,所述接触部的外表面暴露于所述绝缘本体外,上下对应的一对接地端子的桥接部的内表面相互电接触,上下对应的一对电源端子的桥接部的内表面相互电接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电流USB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自所述基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包裹部及自所述包裹部前向延伸形成的对接舌部,所述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的接触部外表面暴露于所述对接舌部的上或下表面,所述接触部的前端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加宽部的宽度,且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所述对接舌部外的部分的宽度保持一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电流USB插座,其特征在于,位于横向一侧的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的桥接部相邻,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资华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