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合污油泥用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箱、搅拌机构与污泥分离机构,所述预处理箱具有上下相接的上箱体、下箱体,其中上箱体为搅拌箱且其顶部设有进料口、第一电机,上箱体内侧装有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设于转动杆端部两侧的弧形滑套,以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杆中部两侧的搅拌杆,两搅拌杆上装有弧形杆,该弧形杆可伸进弧形滑套内侧并与其滑接;两搅拌杆端部的弧形杆通过连接杆相连,连接杆上设有齿条,转动杆上设有与齿条啮合并驱动连接杆移动的第二电机、齿轮;所述上箱体、下箱体的内腔通过下料管接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箱体、下箱体的组合式设计,体积小,而且处理效果更好。更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污油泥用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油泥处理领域,具体为混合污油泥用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油泥处理是指油田或炼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油开采,储存,集输,加工,以及原油采出液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其以含有原油或者原油中的某些成分出名,主要分为:落地油泥,清罐油泥,浮选浮渣,炼化污油等;污油泥用预处理装置是一种对落地油泥,清罐油泥,浮选浮渣,炼化污油等进行预处理的设备,其在污油泥处理的领域广泛应用。
[0003]污油泥用预处理装置一般由搅拌处理箱以及污泥分离装置等组成,利用搅拌处理箱对污泥进行搅拌,并通过分离装置使泥水分离,经预处理后的污泥再进行除油、碳化等处理。现有技术中预处理装置都是采用分体式设计,体积大,而且处理效果差,因此需要一种体积小、不占用空间且处理效率高的预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混合污油泥用预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混合污油泥用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箱、搅拌机构与污泥分离机构,所述预处理箱具有上下相接的上箱体、下箱体,其中上箱体为搅拌箱且其顶部设有进料口、第一电机,上箱体内侧装有与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设于转动杆端部两侧的弧形滑套,以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杆中部两侧的搅拌杆,两搅拌杆上装有弧形杆,该弧形杆可伸进弧形滑套内侧并与其滑接;两搅拌杆端部的弧形杆通过连接杆相连,连接杆上设有齿条,转动杆上设有与齿条啮合并驱动连接杆移动的第二电机、齿轮;所述上箱体、下箱体的内腔通过下料管接通,下箱体前端设有可开启的盖板,下箱体腔内侧装有污泥分离机构。
[0006]优选的,污泥分离机构包括泥水收集箱、污泥收集箱、分离筛板与凸轮振动结构,其中泥水收集箱、污泥收集箱并行设于下箱体底侧,泥水收集箱、污泥收集箱之间设有一支撑柱。
[0007]优选的,分离筛板底端铰连于支撑柱上,分离筛板靠近泥水收集箱的中部设有将泥水分离的筛网。
[0008]优选的,下箱体顶侧端设有一用于支撑分离筛板的弹簧。
[0009]优选的,凸轮振动结构包括第三电机以及连接于第三电机轴端的凸轮,凸轮可与分离筛板端部抵触,凸轮可在运转时间歇抵压分离筛板并使分离筛板保持振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采用上箱体、下箱体的组合式设计,体积小,且不占用地面空间,能利用上箱体对污泥进行搅拌处理,利用下箱体将污泥分离处理,处理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上箱体;101、进料口;2、下箱体;201、盖板;3、第一电机;4、转动杆;5、弧形滑套;6、搅拌杆;7、弧形杆;8、连接杆;9、泥水收集箱;10、污泥收集箱;11、分离筛板;12、支撑柱;13、第三电机;14、凸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8]请参阅图1
‑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混合污油泥用预处理装置,包括预处理箱、搅拌机构与污泥分离机构,所述预处理箱具有上下相接的上箱体1、下箱体2,其中上箱体1为搅拌箱且其顶部设有进料口101、第一电机3,上箱体1内侧装有与第一电机3传动连接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4、设于转动杆4端部两侧的弧形滑套5,以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杆4中部两侧的搅拌杆6,两搅拌杆6上装有弧形杆7,该弧形杆7可伸进弧形滑套5内侧并与其滑接;两搅拌杆6端部的弧形杆7之间通过连接杆8相连,连接杆8上设有齿条,转动杆4上设有与齿条啮合并驱动连接杆8移动的第二电机、齿轮;所述上箱体1、下箱体2的内腔通过下料管接通,下箱体2前端设有可开启的盖板201,下箱体2腔内侧装有污泥分离机构。
[0019]在本实施例中,污泥分离机构包括泥水收集箱9、污泥收集箱10、分离筛板11与凸轮振动结构,其中泥水收集箱9、污泥收集箱10并行设于下箱体2底侧,泥水收集箱9、污泥收集箱10之间设有一支撑柱12。
[0020]在本实施例中,分离筛板11底端铰连于支撑柱12上,分离筛板11靠近泥水收集箱9的中部设有将泥水分离的筛网。
[0021]在本实施例中,下箱体2顶侧端设有一用于支撑分离筛板11的弹簧。
[0022]在本实施例中,凸轮振动结构包括第三电机13以及连接于第三电机13轴端的凸轮14,凸轮14可与分离筛板11端部抵触,凸轮14可在运转时间歇抵压分离筛板11并使分离筛板11保持振动。
[0023]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采用上箱体1、下箱体2的组合式设计,体积小,且不占用地面空间,能利用上箱体对污泥进行搅拌处理,利用下箱体将污泥分离处理,处理效果更好。
[0024]在工作时,外部含油污泥经进料口101进入上箱体1内,通过启动第一电机3、第二电机,其中第一电机3会带动转动杆4运转,通过转动杆4带动搅拌机构搅拌,而第二电机则是会带动齿轮啮合于齿条,使连接杆8移动,通过连接杆8带动弧形杆7,利用弧形杆7使搅拌杆6相对摆动,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搅拌处理。
[0025]经搅拌处理后的污泥经下料管至下箱体2内,下箱体2内的分离筛板11对污泥进行筛分,即泥水经筛网进入泥水收集箱9,而污泥本身则进入污泥收集箱10内,为了避免污泥堵塞在分离筛板11上,通过设置凸轮结构,如论结构能抵压分离筛板11并使分离筛板11保持振动,从而使其上的污泥滚落。
[0026]值得注意的是:整个装置通过总控制按钮对其实现控制,由于控制按钮匹配的设备为常用设备,属于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电性连接关系以及具体的电路结构。
[002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混合污油泥用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箱、搅拌机构与污泥分离机构,所述预处理箱具有上下相接的上箱体(1)、下箱体(2),其中上箱体(1)为搅拌箱且其顶部设有进料口(101)、第一电机(3),上箱体(1)内侧装有与第一电机(3)传动连接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4)、设于转动杆(4)端部两侧的弧形滑套(5),以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杆(4)中部两侧的搅拌杆(6),两搅拌杆(6)上装有弧形杆(7),该弧形杆(7)可伸进弧形滑套(5)内侧并与其滑接;两搅拌杆(6)端部的弧形杆(7)之间通过连接杆(8)相连,连接杆(8)上设有齿条,转动杆(4)上设有与齿条啮合并驱动连接杆(8)移动的第二电机、齿轮;所述上箱体(1)、下箱体(2)的内腔通过下料管接通,下箱体(2)前端设有可开启的盖板(201),下箱体(2)腔内侧装有污泥分离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污油泥用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分离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文忠,曹学辉,李健,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油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