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565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17
本申请提出一种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其包括:框架构件、膝部压迫构件;框架构件包括U形的框架本体;框架本体的下侧安装有足部支撑板;足部支撑板上安装有固定粘带;足部支撑板的第一侧能够拆卸地安装有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状的中部夹持台,该夹持台被夹持在患者的双足之间;框架构件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形成螺杆;膝部压迫构件包括:压迫板、中间连接杆、端部连接杆;压迫板形成为T形形状,用于压迫在患者的膝盖上;压迫板的上侧形成有插杆,插杆用于安装环形的重物;端部连接杆上形成长孔;端部连接杆通过该长孔套在框架本体的螺杆上,通过螺母将端部连接杆固定在框架构件上。过螺母将端部连接杆固定在框架构件上。过螺母将端部连接杆固定在框架构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双侧股骨骨密度测量时,需要双腿膝关节绷直,双脚呈内旋15到25度,患者的髋关节充分暴露,使得小转子尽量小或不出现在影像上,整个检查过程约持续5

10分钟。目前的已经有帮助双脚保持内旋的装置,例如CN214208370U公开的《骨密度检查用脚部位置调整装置》,但是,对于一些患者,例如老年患者,很难在整个检查时间都保持膝盖平直,这样就会影响检查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其能在帮助保持脚踝内旋的同时,帮助患者的膝盖平直。
[0004]本申请的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构件、膝部压迫构件;
[0005]框架构件包括U形的框架本体;框架本体的下侧安装有足部支撑板,以支撑在患者的足部的底侧;足部支撑板上安装有固定粘带,用于将患者的足部固定在足部支撑板上;足部支撑板的第一侧能够拆卸地安装有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状的中部夹持台,该夹持台被夹持在患者的双足之间;夹持台的两个侧面倾斜,该两个侧面与底面的夹角处于65

75度;框架构件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形成螺杆;
[0006]膝部压迫构件包括:压迫板、中间连接杆、端部连接杆;
[0007]压迫板形成为T形形状,用于压迫在患者的膝盖上;压迫板的上侧形成有插杆,插杆用于安装环形的重物;压迫板的第二端枢轴连接在中间连接杆的第一端;中间连接杆的第二端枢轴连接在端部连接杆的第一端;端部连接杆上形成长孔;端部连接杆通过该长孔套在框架本体的螺杆上,通过螺母将端部连接杆固定在框架构件上。
[0008]优选地,所述压迫板下侧形成凹穴,以稳定地压迫在患者的膝盖上。
[0009]优选地,框架本体的下端形成有平板状支脚,支脚形成在压迫板所在的一侧。
[0010]本申请的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通过夹持台确定患者的足部向内旋转的角度,通过压迫板压迫膝盖,保证膝盖处于平直状态。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申请的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的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的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图1的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的框架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6为图5的框架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图5的框架构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图5的框架构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图1的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的膝部压迫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为图9的膝部压迫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11为图9的膝部压迫构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进行详细说明。
[0023]本申请的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其包括:框架构件、膝部压迫构件。
[0024]框架构件包括U形的框架本体10;框架本体10的下侧安装有足部支撑板12,足部支撑板12与床面垂直,以支撑在平躺在床面上的患者的足部的底侧。
[0025]足部支撑板12上安装有固定粘带12a,用于将患者的足部固定在足部支撑板12上。固定粘带12a固定在患者的前脚掌上。
[0026]足部支撑板12的第一侧能够拆卸地安装有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状的中部夹持台13。该夹持台13被夹持在患者的双足之间。夹持台13的两个侧面倾斜,该两个侧面与底面的夹角处于65
°‑
75
°
,由此保证患者的双足内旋15
°‑
25
°
。夹持台13是可更换的,每个夹持台可以是强制患者不同角度的内旋,例如15
°
、20
°
、25
°

[0027]框架构件10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形成螺杆14。
[0028]膝部压迫构件包括:压迫板21、中间连接杆22、端部连接杆23。
[0029]压迫板21形成为T形形状,用于压迫在患者的膝盖上。压迫板21的上侧形成有插杆21a,插杆21用于安装环形的重物21b,环形的重物21b可以是多个,以方便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重物的总重量。
[0030]压迫板21的第二端枢轴连接在中间连接杆22的第一端。中间连接杆22的第二端枢轴连接在端部连接杆23的第一端。通过这样的三段式枢轴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压迫板21的高度。
[0031]端部连接杆23上形成长孔23a;端部连接杆23通过该长孔23a套在框架本体10的螺杆14上,通过螺母将端部连接杆23固定在框架构件上。
[0032]压迫板21下侧形成凹穴,以稳定地压迫在患者的膝盖上。
[0033]框架本体10的下端形成有平板状支脚11,支脚11形成在压迫板21所在的一侧,这样可以使得框架构件更为稳定地支撑在患者所在的检查床上。
[0034]使用时,先松开螺母,将压迫构件旋转到一侧,以方便患者将双足稳定地支撑在足部支撑板上,然后通过固定粘带固定患者的足部,使其内旋紧贴夹持台,夹持台的两个倾斜面在双足之间支撑患者双足,强制患者的双足内旋且保持在适当的角度,例如15
°
。然后将压迫构件旋转,使得压迫构件的延伸方向与患者的双腿的延伸方向一致;调整螺栓在长孔中的位置,使得压迫板位于患者膝盖的正上方,然后紧固螺母。在压迫板的插杆上放置适当数量的环形的重物,对患者的膝盖实施压迫,使其保持平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密度测试用下肢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构件、膝部压迫构件;框架构件包括U形的框架本体;框架本体的下侧安装有足部支撑板,以支撑在患者的足部的底侧;足部支撑板上安装有固定粘带,用于将患者的足部固定在足部支撑板上;足部支撑板的第一侧能够拆卸地安装有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柱状的中部夹持台,该夹持台被夹持在患者的双足之间;夹持台的两个侧面倾斜,该两个侧面与底面的夹角处于65

75度;框架构件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形成螺杆;膝部压迫构件包括:压迫板、中间连接杆、端部连接杆;压迫板形成为T形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马永升周睿王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