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油泥分解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石化污油泥高效分解装置,包括分解罐,所述分解罐顶部设置有上盖,上盖上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上盖内侧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上盖顶部中间的位置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穿过上盖并与搅拌杆连接,分解罐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加热腔,分解罐内部底侧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有刮板,刮板靠近搅拌杆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叶,分解罐外侧底部中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搅拌效果好,并且可将附着在加热腔上的污油泥刮下,提高了分解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化污油泥高效分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油泥分解
,具体为石化污油泥高效分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油泥包含有废矿物油,其主要为废润滑油、废内燃机油、废齿轮油、废液压油等,废矿物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成分中含有C15
‑
C36的烷烃、多环芳烃(PAHs)、烯烃、苯系物、酚类、重金属离子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一旦大量进入外环境,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现有的石化污油泥分解装置在分解过程中搅拌方式较为单一,导致部分污油泥无法得到有效的搅拌,并且污油泥在分解过程可能会附着在分解罐内壁,导致污油泥搅拌搅拌不均匀,从而导致分解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石化污油泥高效分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石化污油泥高效分解装置,包括分解罐,所述分解罐顶部设置有上盖,上盖上设置有进料口和排气口,所述上盖内侧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搅拌杆插设在分解罐内,上盖顶部中间的位置设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穿过上盖并与搅拌杆连接,分解罐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加热腔,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丝,分解罐内部底侧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杆,连接杆远离连接块的一端连接有刮板,刮板与加热腔侧壁贴合,刮板靠近搅拌杆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叶,分解罐外侧底部中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并且靠近第二驱动电机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口,第二驱动电机的驱动轴穿过分解罐并与连接块连接,连接块和搅拌杆的转动方向相反。
[0005]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交叉设置。
[0006]优选的,所述加热丝呈螺旋形盘设在加热腔上。
[0007]优选的,所述上盖内侧设置有布水管,布水管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水头,布水管的注水口穿过上盖。
[0008]优选的,所述分解罐上设置有控制器。
[0009]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阀,排气口上设置有排气阀,控制器分别与出料阀和排气阀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石化污油泥输入分解罐内,通过第一搅拌叶和第二搅拌叶相互转动,提高搅拌效果,并且过程中通过刮板将附着在加热腔上的污油泥刮下,防止附着在加热腔上的污油泥无法得到有效的搅拌影响分解效果,通过加热丝对污油泥进行加热蒸发,通过布水管可添加分解药剂;本技术搅拌效果好,并且可将附着在加热腔上的污油泥刮下,提高了分解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分解罐;2、上盖;3、进料口;4、排气口;5、第一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7、出料口;8、加热腔;9、加热丝;10、搅拌杆;11、第一搅拌叶;12、连接块;13、连接杆;14、刮板;15、第二搅拌叶;16、布水管;17、喷水头;18、注水口;1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7]请参阅图1
‑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石化污油泥高效分解装置,包括分解罐1,所述分解罐1顶部设置有上盖2,上盖2上设置有进料口3和排气口4,所述上盖2内侧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搅拌杆10,搅拌杆1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11,搅拌杆10插设在分解罐1内,上盖2顶部中间的位置设有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电机5的驱动轴穿过上盖2并与搅拌杆10连接,分解罐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加热腔8,加热腔8内设置有加热丝9,分解罐1内部底侧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杆13,连接杆13远离连接块12的一端连接有刮板14,刮板14与加热腔8侧壁贴合,刮板14靠近搅拌杆10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叶15,分解罐1外侧底部中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6,并且靠近第二驱动电机6的位置设置有出料口7,第二驱动电机6的驱动轴穿过分解罐1并与连接块12连接,连接块12和搅拌杆10的转动方向相反。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搅拌叶11和第二搅拌叶15交叉设置。
[0019]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丝9呈螺旋形盘设在加热腔8上。
[0020]进一步的,所述上盖2内侧设置有布水管16,布水管16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水头17,布水管16的注水口18穿过上盖2。
[0021]进一步的,所述分解罐1上设置有控制器19。
[0022]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7上设置有出料阀,排气口4上设置有排气阀,控制器19分别与出料阀和排气阀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0023]工作原理:使用时只需将石化污油泥从上盖2的进料口3输入,然后通过启动第一
驱动电机5,使得第一驱动电机5带动搅拌杆10转动,搅拌杆10带动第一搅拌叶11转动,然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6,第二驱动电机6带动连接块12转动,连接块12通过连接杆13带动刮板14转动,刮板14转动的同时便会将附着在加热腔8上的污油泥刮下,并且刮板14同时带动第二搅拌叶15转动,通过第二搅拌叶15和第一搅拌叶11相互转动提高搅拌效果,从而提高了分解效率,通过启动加热丝9,加热丝9加热加热腔8,通过加热腔8加热污油泥,从而蒸发污油泥内的水分,通过向布水管16的注水口18注入分解药剂,然后从喷水头17喷出,使得分解药剂与污油泥充分混合,增加分解速度,过程中通过控制器19打开排气口4,通过排气口4排出分解时产生的蒸汽,分解完成后打开出料口7将分解后的油泥排出。
[002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石化污油泥高效分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解罐(1),所述分解罐(1)顶部设置有上盖(2),上盖(2)上设置有进料口(3)和排气口(4),所述上盖(2)内侧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搅拌杆(10),搅拌杆(1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叶(11),搅拌杆(10)插设在分解罐(1)内,上盖(2)顶部中间的位置设有第一驱动电机(5),第一驱动电机(5)的驱动轴穿过上盖(2)并与搅拌杆(10)连接,分解罐(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加热腔(8),加热腔(8)内设置有加热丝(9),分解罐(1)内部底侧中间的位置转动连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杆(13),连接杆(13)远离连接块(12)的一端连接有刮板(14),刮板(14)与加热腔(8)侧壁贴合,刮板(14)靠近搅拌杆(10)的一侧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叶(15),分解罐(1)外侧底部中间的位置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6),并且靠近第二驱动电机(6)的位置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文忠,李健,张程,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油普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