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5359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脊柱矫正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包括束紧带本体,所述束紧带本体上方两侧固定连接有背带,所述背带另一侧与束紧带本体腰部固定连接,所述束紧带本体下方固定连接有束腰带,所述束腰带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软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束腰带的两侧设置有T型的加固软垫用于辅助对对腰弯患者进行矫正工作,通过设置的软垫组件可以用于对胸弯患者进行矫正工作,根据其胸弯患者的不同阶段使其软垫袋内部填充不同的材料,前期可以采用填充软质布料用于患者缓慢恢复,中期可以采用填充软质橡胶板用于患者恢复,后期可以采用填充相对与软质布料和软质橡胶而言比较硬的板块用于患者缓慢恢复,翻盖和按扣用于固定填充物。用于固定填充物。用于固定填充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脊柱矫正
,具体为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侧弯是指脊柱向侧方的弯曲Cobb角超过10度,在冠状面上侧凸,矢状面上前凸及椎体在纵轴上旋转为特征的三维畸形病症,约75%

80%病因未明,被称为特发性脊柱侧弯,是脊柱畸形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其中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约占特发性脊柱侧弯的80%以上,是引起青少年脊柱畸形最常见的因素之一,轻者出现体态不良、腰背部疼痛,重者出现明显的脊柱和胸廓的畸形,甚至会压迫心肺出现心肺功能异常等并发症,最终造成终身残疾,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0003]目前,针对AIS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国际脊柱侧弯研究协会推荐的治疗方法包括:随访观察,适用于轻度AIS患者(Cobb角10
°‑
25
°
);支具治疗,适用于中度侧凸患者(Cobb角25
°‑
45
°
),其目的主要是在脊柱侧弯曲线进展危险期间内防止曲度的进一步加重直至患者骨骼成人化,以期最大减少手术治疗的可能性。手术治疗,适用于重度AIS患者(cobb角>45
°
),对于轻度AIS患者(Cobb角10
°‑
25
°
),虽然以随访观察为主,但是其日常姿势的纠正也至关重要,很多青少年患者在这个阶段因为没有正规的日常姿势管理而出现侧弯角度加大,不得不穿戴支具甚至接受手术治疗
[0004]患者的日常姿势管理主要包括:矫正位的坐姿,矫正位站姿和矫正位睡姿,矫正位的坐姿和站姿大部分AIS患者依从性较好,而矫正位的睡姿很多AIS患者依从性较差,而矫正位的睡姿恰恰是对阻止侧弯角度加大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人体的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在晚上10点—凌晨2点,脊柱的生长发育也在此时完成,通过睡姿矫正装置可以最大程度矫正畸形,甚至矫弯过正,使侧弯的凸侧受压,阻止该侧椎体的骨骺生长,凹侧的骨骺受到牵张而加快生长,达到阻止侧弯进展和脊柱侧弯矫形的目的。
[0005]目前针对脊柱侧弯睡姿的矫正主要分为胸弯,腰弯、胸腰弯,根据不同的侧弯类型在腰部或者胸部垫枕的方式,但是在AIS患者入睡后因频繁翻身,原来的垫枕基本全部失去原来的矫正位置,甚至会因体位改变而产生反作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包括束紧带本体,所述束紧带本体上方两侧固定连接有背带,所述背带另一侧与束紧带本体腰部固定连接;
[0009]所述束紧带本体下方固定连接有束腰带,所述束腰带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软垫。
[0010]作为本技术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固软
垫数量为两个,且加固软垫呈对称分布在束腰带的两侧,所述加固软垫呈T型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背带数量为两个,且背带外侧均安装有软垫组件。
[0012]作为本技术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软垫组件包括软垫袋、翻盖和按扣,所述软垫袋外侧与背带呈固定连接,所述软垫袋面朝束紧带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盖,所述翻盖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按扣。
[0013]作为本技术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软垫袋内部可填充软质布料、软质橡胶板或板块。
[0014]作为本技术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束腰带前侧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
[0015]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金属环和连接绳,所述金属环外侧与束腰带呈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绳用于穿过金属环并且两端打结。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束腰带下方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错位带。
[0017]作为本技术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组件由连接体、金属环和连接绳构成,所述连接体呈扁平状的布带设置,且连接体中央固定连接由呈上下分布的金属环,且金属环内侧均设有连接绳。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的一种可选方案,其中:所述防错位带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防错位带呈空心筒状,所述防错位带的正面呈梯形设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中通过在束腰带的两侧设置有T型的加固软垫用于辅助对对腰弯患者进行矫正工作;
[0021]2、通过设置的软垫组件可以用于对胸弯患者进行矫正工作,同时根据其胸弯患者的不同阶段使其软垫袋内部填充不同的材料,前期可以采用填充软质布料用于患者缓慢恢复,中期可以采用填充软质橡胶板用于患者恢复,后期可以采用填充相对与软质布料和软质橡胶而言比较硬的板块用于患者缓慢恢复,其翻盖和按扣用于固定填充物;
[0022]3、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可以使束腰带针对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针对性调节,使其束腰带紧密与患者皮肤贴合,使其装置适用性更广;
[0023]4、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针对一些有肚腩的患者,肚皮是倾斜的,患者随着患者翻身调整体位束腰带等动作,加固软垫逐步上移,不能达到矫正的作用,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可以用于与防错位带进行连接,而防错位带固定在患者大腿部,有效防止束腰带上移,具有一定的定位目的;
[0024]5、通过设置的连接组件可以通过内部的连接绳调整连接体的长度,用于符合不同患者,进一步扩大使用范围,同时可以对束腰带进行限位;
[0025]6、通过设置的防错位带用于固定在患者大腿部位,并且防错位带的相对的一面设有调节组件,同时防错位带采用上方宽下方窄的设计方案,其可以紧密贴合患者腿部,不易发生位移,同时防错位带侧面的调节组件用于调整防错位带的大小以符合不同患者。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技术软垫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技术防错位带侧面图。
[0029]图中:1、束紧带本体;2、背带;3、软垫组件;301、软垫袋;302、翻盖;303、按扣;4、束腰带;5、加固软垫;6、调节组件;7、连接组件;8、防错位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包括束紧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紧带本体(1)上方两侧固定连接有背带(2),所述背带(2)另一侧与束紧带本体(1)腰部固定连接;所述束紧带本体(1)下方固定连接有束腰带(4),所述束腰带(4)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软垫(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软垫(5)数量为两个,且加固软垫(5)呈对称分布在束腰带(4)的两侧,所述加固软垫(5)呈T型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2)数量为两个,且背带(2)外侧均安装有软垫组件(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柱侧弯睡姿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垫组件(3)包括软垫袋(301)、翻盖(302)和按扣(303),所述软垫袋(301)外侧与背带(2)呈固定连接,所述软垫袋(301)面朝束紧带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翻盖(302),所述翻盖(302)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按扣(3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雨菲栗先增张博王昌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