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484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袋、弹力钢丝、外鞘、推杆和手柄,所述外鞘为中空结构,所述保护袋和弹力钢丝在未使用时内置在所述外鞘内,保护袋的袋口与弹力钢丝相连接,保护袋具有与袋体相连通的中空指套,所述外鞘套装所述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弹力钢丝相连接,另一端伸出外鞘后与所述手柄相连接,使用时通过手柄推动推杆沿外鞘轴向移动,将弹力钢丝和保护袋释放出外鞘,通过弹力钢丝撑大保护袋的袋口,方便子宫肌瘤标本装入,标本装入后建立密闭的环境,充入气体后,形成足够大的碎瘤空间,保证后续安全碎瘤。该保护装置结构简单,作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碎瘤使用,方便子宫肌瘤标本装入,同时防止肌瘤碎瘤时播散。时防止肌瘤碎瘤时播散。时防止肌瘤碎瘤时播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指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目前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具体为在腹部作4个0.5

1.0cm的皮肤切口,通过穿刺器建立操作通道,借助长的手术器械,将子宫肌瘤切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点在于创伤小、美观、患者疼痛轻、恢复快。
[0003]子宫肌瘤切下来后,如何将标本完整取出不渗漏是目前临床上的一个难题。现有的方法大多数是无保护性碎瘤,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肌瘤的种植播散,如果肌瘤为恶性,更是会医源性的导致肿瘤分期的升级,给患者带来无法弥补的后果。基于此,美国FDA已经禁止临床上使用碎瘤器粉碎肌瘤。有学者在取标本时将切口扩大,但是这种方法已然使得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优势大打折扣,况且对于体积较大的肌瘤,扩大一定切口后,取标本仍然要花不少时间。
[0004]尽管美国FDA禁止碎瘤器的使用,但在美国以外的欧洲、亚洲等地区仍广泛使用。因为采用碎瘤的方式取出肌瘤标本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实际上使用碎瘤器不是原罪,无保护性碎瘤才是问题所在。为了避免碎瘤过程中肌瘤的播散,有学者采用将肌瘤装入标本袋中再碎瘤的方法。问题是肌瘤太大时标本难以装入,碎瘤的空间狭小,操作起来既不安全也耗时。另外,由于标本袋没有完全封闭,碎瘤过程中肌瘤碎屑飞溅,仍有播散入盆腹腔的可能。
[0005]解决无保护性碎瘤问题的突破点在于:1.对于较大体积的肌瘤可以方便的装入袋中;2.有一个足够大的密闭的碎瘤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该保护装置结构简单,作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碎瘤使用,方便子宫肌瘤标本装入,防止肌瘤碎瘤时播散。
[0007]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袋、弹力钢丝、外鞘、推杆和手柄,所述外鞘为中空结构,所述保护袋和弹力钢丝在未使用时内置在所述外鞘内,保护袋的袋口与弹力钢丝相连接,保护袋具有与袋体相连通的中空指套,所述外鞘套装所述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弹力钢丝相连接,另一端伸出外鞘后与所述手柄相连接,使用时通过手柄推动推杆沿外鞘轴向移动,将弹力钢丝和保护袋释放出外鞘,通过弹力钢丝撑大保护袋的袋口,方便子宫肌瘤标本装入,用于后续子宫肌瘤的安全碎瘤。
[0008]当推杆沿外鞘往里推动时,可将弹力钢丝释放出外鞘,从而撑大袋口,方便标本装入。装入标本后,当推杆向外拉动时,可将弹力钢丝收回外鞘内,从而缩紧袋口,方便移至操作孔处结扎袋口,将袋口结扎后,剪去线结上方部分袋口,再将保护袋置入腹腔。各指套连
接就近的穿刺器,缝线绑紧各指套与穿刺器连接处,充入气体后,形成一个足够大的密闭空间,从而可以在里面安全碎瘤,防止肌瘤碎屑飞溅。
[0009]本技术中,所述外鞘的外径为0.9厘米,内径为0.7厘米,长度为25

30厘米。
[0010]本技术中,所述保护袋的袋口具有皱褶,所述弹力钢丝环形穿插袋口的皱褶。
[0011]本技术中,所述推杆的长度为25

30厘米,直径为0.5

0.6厘米。
[0012]本技术中,所述手柄的长度为8

10cm。
[0013]本技术中,当所述弹力钢丝和保护袋位于外鞘内时,所述手柄与外鞘之间的距离为10

20厘米。
[0014]本技术中,所述指套为4个,指套设置在保护袋与袋口相对的袋体上。
[0015]其中,所述指套间隔设置,相邻的指套之间的间距为5

6cm,每个指套的直径为1.0cm,长度为2

3cm。
[0016]本技术中,所述保护袋的材质为热塑性聚氨酯。
[0017]本技术中,所述外鞘和推杆的材质为聚碳酸酯。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保护装置具有如下显著效果:
[0019]通过推杆的推送和回拉可以实现弹力钢丝的释放和回收,从而实现对袋口大小的调节以适应不同体积的肌瘤,弹力钢丝的强度可以保证袋口处于撑开状态,方便标本的装入;将指套与穿刺器相连接后,充入气体后,保护袋膨胀,可以建立足够大的安全密闭空间,与盆腹腔完全隔绝,从而避免碎瘤过程中肌瘤碎屑飞溅,造成播散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的保护袋口伸展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的保护袋口缩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使用时与穿刺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保护袋;2.弹力钢丝;3.外鞘;4.推杆;5.手柄;6.指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至图4所示的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袋1、弹力钢丝2、外鞘3、推杆4和手柄5。
[0028]外鞘3为中空结构,保护袋1和弹力钢丝2在未使用时内置在外鞘3内,保护袋1的袋口与弹力钢丝2相连接,具体连接为:保护袋1的袋口具有皱褶,弹力钢丝2环形穿插袋口的皱褶。
[0029]保护袋1具有与袋体相连通的中空指套6,指套6为4个,指套6设置在保护袋1与袋口相对的袋体上,指套6用于使用时与穿刺器相连接。4个指套6间隔设置,相邻的指套6之间
的间距为5cm,每个指套6的直径为1.0cm,长度为3cm。相邻的指套6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在5

6cm范围内取值,每个指套6的长度也可以在2

3cm范围内取值。
[0030]外鞘3套装推杆4,推杆4为实心杆,推杆4的一端与弹力钢丝2固定相连接,另一端伸出外鞘3后与手柄5固定相连接,使用时通过手柄5推动推杆4沿外鞘3轴向移动,将弹力钢丝2和保护袋1释放出外鞘3,通过弹力钢丝2撑大保护袋1的袋口,方便子宫肌瘤标本装入,用于后续子宫肌瘤的安全碎瘤。
[0031]本实施例中,外鞘3的外径为0.9厘米,内径为0.7厘米,长度为25厘米。长度也可以在25

30厘米范围内取值。推杆4的长度为25厘米,直径为0.5厘米。推杆4的长度也可以在25

30厘米范围内取值,直径也可以在0.5

0.6厘米范围内取值。手柄5的长度为8厘米。手柄5的长度也可以在8

10厘米范围内取值。当弹力钢丝2和保护袋1位于外鞘3内时,所述手柄5与外鞘3之间的距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保护袋(1)、弹力钢丝(2)、外鞘(3)、推杆(4)和手柄(5),所述外鞘(3)为中空结构,所述保护袋(1)和弹力钢丝(2)在未使用时内置在所述外鞘(3)内,保护袋(1)的袋口与弹力钢丝(2)相连接,保护袋(1)具有与袋体相连通的中空指套(6),所述外鞘(3)套装所述推杆(4),所述推杆(4)的一端与弹力钢丝(2)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柄(5)相连接,使用时通过手柄(5)推动推杆(4)沿外鞘(3)轴向移动,将弹力钢丝(2)和保护袋(1)释放出外鞘(3),通过弹力钢丝(2)撑大保护袋(1)的袋口,方便子宫肌瘤标本装入,用于后续子宫肌瘤的安全碎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3)的外径为0.9厘米,内径为0.7厘米,长度为25

3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袋(1)的袋口具有皱褶,所述弹力钢丝(2)环形穿插袋口的皱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镜下一次性子宫肌瘤碎瘤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4)的长度为2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福谢梅青王良岸陈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