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430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甲醇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包括脱毒罐,所述脱毒罐下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脱毒罐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脱毒罐内处于出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设置有用于脱除甲醇合成气中硫元素的脱硫机构和脱氯机构,所述脱氯机构包括设置在脱毒罐中部将有机氯转化成氯化氢的转换单元和设置在脱氯罐上部用于将转换单元转换出的氯化氢脱出的脱氯单元。通过脱除甲醇合成气中的硫,避免硫元素影响后续催化剂的效果,通过转换单元和脱氯单元脱除甲醇合成气中的有机氯,避免甲醇合成气中中的氯元素与对铜基催化剂的影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甲醇合成气中氯元素会造成铜基催化剂失活的技术问题。素会造成铜基催化剂失活的技术问题。素会造成铜基催化剂失活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甲醇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甲醇(Methanol)又称羟基甲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结构最为简单的饱和一元醇,其化学式为CH3OH/CH4O,其中CH3OH是结构简式,能突出甲醇的羟基,CAS号为67

56

1,分子量为32.04,沸点为64.7℃。因在干馏木材中首次发现,故又称“木醇”或“木精”。人口服中毒最低剂量约为100mg/kg体重,经口摄入0.3~1g/kg可致死。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等,并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
[0003]工业上几乎都是采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加压催化氢化法合成甲醇,典型的流程包括原料气制造、原料气净化、甲醇合成、粗甲醇精馏等工序。
[0004]合成出的甲醇合成气中还携带有部分硫元素和氯元素,氯元素以有机氯的形式存在,氯元素会对铜基催化剂造成影响,会造成铜基催化剂的失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以解决甲醇合成气中氯元素会造成铜基催化剂失活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为:一种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包括脱毒罐,所述脱毒罐下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脱毒罐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所述脱毒罐内处于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设置有用于脱除甲醇合成气中硫元素的脱硫机构和脱氯机构,所述脱氯机构包括设置在脱毒罐中部将有机氯转化成氯化氢的转换单元和设置在脱氯罐上部用于将转换单元转换出的氯化氢脱出的脱氯单元。
[0007]本技术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将生产出的甲醇合成气从进气口出通入脱毒罐内,通入脱毒罐内的甲醇合成气先经过脱硫机构脱除甲醇合成气中的硫元素,再经过转换单元将甲醇合成气中的有机氯转换成氯化氢,再经过脱氯单元将甲醇合成气中的氯化氢脱除,完成甲醇合成气脱毒,最后脱毒后的甲醇合成气从脱毒罐的顶部出气口排出,通过脱除甲醇合成气中的硫,避免硫元素影响后续催化剂的效果,通过转换单元和脱氯单元脱除甲醇合成气中的有机氯,避免甲醇合成气中中的氯元素与对铜基催化剂的影响,避免铜基催化剂失活,保持催化剂的活性。
[0008]方案二,此方案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脱硫机构包括脱硫单元和用于将脱硫单元与脱毒罐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脱硫单元括脱硫盒,所述脱硫盒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盒盖,所述第一盒盖与脱硫盒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脱硫盒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入气孔,所述第一盒盖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出气孔,所述脱硫盒内盛放活性炭。
[0009]方案三,此方案为方案二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与脱硫盒固定的第一插块、设置在脱毒罐下部相对两侧侧壁的第一安装槽,以及设置在脱毒罐上的第一插口,所
述第一插口与第一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插块与第一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脱硫盒与第一插口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0010]方案四,此方案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转换单元包括转换部和用于将转换部与脱毒罐连接的第二安装部,所述转换部包括转换盒和与转换盒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盒盖,第二盒盖与转换盒之间设置有密封条,转换盒内设置有若干个垂直于转换盒盒底的第一折流板,第二盒盖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垂直于第二盒盖表面的第二折流板,所述转换盒内填充有机氯转化催化剂,所述转换盒的右侧盒底设置有第一入气口,所述第二盒盖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排气口。
[0011]方案五,此方案为方案四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设置在转换盒上的第二插块、设置在脱毒罐内相对的两侧内壁上的第二安装槽、以及设置在脱毒罐上的第二插口,所述第二插口与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二插口与转换盒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0012]方案六,此方案为方案五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折流板与第二折流板交叉设置,所述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的高度低于转换盒侧边的高度,使第一折流板与第二盒盖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第二折流板与转换盒的盒底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供甲醇合成气流通。
[0013]方案七,此方案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脱氯单元包括脱氯部和用于将脱氯部与脱毒罐连接的第三安装部,所述脱氯部包括脱氯盒和可拆卸连接在脱氯盒上的第三盒盖,第三盒盖的边缘与脱氯盒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脱氯盒内设置有若干个垂直于脱氯盒盒底的第三折流板,所述第三盒盖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垂直于第三盒盖表面的第四折流板,所述脱氯盒内设置有脱氯剂,所述脱氯盒的盒底设置有第二入气口,第三盒盖上设置有第二排气口。
[0014]方案八,此方案为方案七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安装部包括设置在脱氯盒上的第三插块、设置在脱毒罐内相对的两侧内壁上的第三安装槽以及设置在脱毒罐上的第三插口,所述第三插口与第三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三插块设置在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插块与第三安装槽之间设置有密封条。
[0015]方案九,此方案为方案八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折流板与第四折流板交叉设置,第三折流板和第四折流板的高度低于脱氯盒侧边的高度,使第三折流板与第三盒盖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第四折流板与转换盒的盒底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供甲醇合成气流通。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

A截面示意图;
[0019]图4为图2中B

B截面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一种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中脱毒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脱毒罐1、进气口101、出气口102、第一安装槽201、脱硫盒202、第一插口203、第一插块204、入气孔205、第一盒盖206、出气孔207、活性炭208、
第二安装槽301、第二插口302、转换盒303、第二盒盖304、第二插块305、第一折流板306、第二折流板307、第一入气口308、第一排气口309、第三安装槽401、第三插口402、脱氯盒403、第三盒盖404、第三插块405、第三折流板406、第四折流板407、第二入气口408、第二排气口409。
[0023]如图1

图5所示:一种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包括脱毒罐1,脱毒罐1内设置有用于脱除甲醇合成气中硫元素的脱硫机构和脱除甲醇合成气里氯元素的脱氯机构。
[0024]脱毒罐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01,脱毒罐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102,甲醇合成气从进气口101进入脱毒罐1内,然后经过脱硫机构和脱氯机构脱毒后从出气口102排出。
[0025]脱硫机构包括设置在脱毒罐1下部相对两侧侧壁的第一安装槽201和滑动连接在第一安装槽201内的脱硫盒202,脱毒罐1的侧壁上处于第一安装槽201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插口203,第一插口203与第一安装槽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包括脱毒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毒罐(1)下部设置有进气口(101),所述脱毒罐(1)的上部设置有出气口(102),所述脱毒罐(1)内处于进气口(101)与出气口(102)之间设置有用于脱除甲醇合成气中硫元素的脱硫机构和脱氯机构,所述脱氯机构包括设置在脱毒罐(1)中部将有机氯转化成氯化氢的转换单元和设置在脱毒罐(1)上部用于将转换单元转换出的氯化氢脱出的脱氯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硫机构包括脱硫单元和用于将脱硫单元与脱毒罐(1)连接的第一安装部,所述脱硫单元括脱硫盒(202),所述脱硫盒(202)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盒盖(206),所述第一盒盖(206)与脱硫盒(202)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脱硫盒(20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入气孔(205),所述第一盒盖(206)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出气孔(207),所述脱硫盒(202)内盛放活性炭(2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与脱硫盒(202)固定的第一插块(204)、设置在脱毒罐(1)下部相对两侧侧壁的第一安装槽(201)以及设置在脱毒罐(1)上的第一插口(203),所述第一插口(203)与第一安装槽(201)连通,所述第一插块(204)与第一安装槽(201)滑动连接,所述脱硫盒(202)与第一插口(203)之间设置有密封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甲醇合成气脱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单元包括转换部和用于将转换部与脱毒罐(1)连接的第二安装部,所述转换部包括转换盒(303)和与转换盒(303)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盒盖(304),第二盒盖(304)与转换盒(303)之间设置有密封条,转换盒(303)内设置有若干个垂直于转换盒(303)盒底的第一折流板(306),第二盒盖(304)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垂直于第二盒盖(304)表面的第二折流板(307),所述转换盒(303)内填充有机氯转化催化剂,所述转换盒(303)的右侧盒底设置有第一入气口(308),所述第二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龙马立发常振宇杨秀玲张方旭丁奇龙朱正选魏学峰李护马新云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广汇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