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光温室及温室通风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4258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9
一种日光温室及温室通风方法,涉及日光温室技术领域,用于提高现有日光温室通风效果。包括后墙体、山墙、支撑骨架和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墙体上具有上下设置的两排通风窗组件,所述通风窗组件包括镶嵌在后墙体内的窗框,所述支撑骨架的前端具有进风口,所述窗框内侧形成通风口。通过日光温室后墙体上两排通风窗组件的设置,可以促使日光温室内气流的流通,进而通风效果良好;经进风口进入日光温室的气流,一部分经下方的通风口流出,另一部分经上方的通风口流出;通过在后墙体上设置若干小的通风口,不同位置的气流进入日光温室内后经相应的通风口流出。经相应的通风口流出。经相应的通风口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日光温室及温室通风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光温室
,具体地说是一种日光温室及温室通风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日光温室是节能日光温室的简称,又称暖棚,由两侧山墙、维护后墙体、支撑骨架及覆盖材料组成。日光温室除了具备良好的保温作用外,还应具备良好的通风功能。现有的日光温室在进行通风时,一般采用扒膜和卷膜的方式进行自然通风,通风效果并不好、操作繁琐且无法满足全季节日光温室通风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日光温室及温室通风方法,用于提高现有日光温室通风效果。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日光温室,包括后墙体、山墙、支撑骨架和塑料膜,所述后墙体上具有上下设置的两排通风窗组件,所述通风窗组件包括镶嵌在后墙体内的窗框,所述支撑骨架的前端具有进风口,所述窗框内侧形成通风口。
[0005]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内具有可开启的玻璃窗。
[0006]进一步地,所述窗框内侧固定有两个左右设置的外导轨,所述外导轨内侧滑动安装有内导轨,所述外导轨和内导轨均为U形结构,所述内导轨在外导轨内侧左右移动;两所述内导轨之间具有上下设置的两块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端部伸入对应的内导轨内侧,上方所述挡风板顶部与窗框上侧壁之间、下方所述挡风板底部与窗框下侧壁之间均具有瓦楞形的折叠板;两所述内导轨和两所述挡风板之间围成矩形的通风口,所述外导轨与内导轨之间、所述内导轨与挡风板之间具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作用使得内导轨与外导轨保持相对固定、内导轨与挡风板保持相对固定。
[0007]进一步地,所述内导轨与外导轨之间的定位机构包括缠绕轮盒、缠绕轮、钢丝绳和弹簧,所述缠绕轮转动安装在缠绕轮盒内,所述钢丝绳缠绕在缠绕轮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缠绕轮外壁,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内导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缠绕轮盒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内导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缠绕轮盒固定在外导轨内壁上;所述缠绕轮上固定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缠绕轮盒侧壁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杆端部具有置于外导轨外侧的手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内导轨与挡风板之间具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缠绕轮盒、缠绕轮、钢丝绳和弹簧,所述缠绕轮转动安装在缠绕轮盒内,所述钢丝绳缠绕在缠绕轮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缠绕轮外壁,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挡风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具有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缠绕轮盒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挡风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缠绕轮盒沿左右方向滑动设置在内导轨的内侧;所述缠绕轮上固定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缠绕轮盒侧壁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杆端部具有置于内导轨外侧的手柄。
[0009]进一步地,所述窗框内侧具有环形的伸缩布,所述伸缩布的外侧固定在窗框的内壁上,所述伸缩布的内侧具有风口绳,所述风口绳的两端系在一起且所述风口绳为弹性绳,所述窗框的四个边角位置具有线轮,所述线轮上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与线轮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风口绳固定连接,所述拉绳作用下伸缩布的内侧形成矩形的通风口;所述窗框内侧还具有驱使线轮旋转的驱动机构。
[00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链轮,所述链轮与线轮共轴设置,所述链轮之间具有链条,其中一个所述链轮上固定有把手。
[0011]进一步地,所述窗框内侧具有内外设置的若干挡风框,每相邻的两个挡风框的下端通过折页铰链连接,每相邻的两个挡风框的上端之间具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作用使得位于内侧的挡风框外壁与外侧挡风框内壁接触;通过锁止机构解除对某一所述挡风框的锁止后,位于某一所述挡风框外侧的挡风框内侧形成通风口。
[0012]进一步地,所述锁止机构包括与挡风框上端螺纹连接的螺柱、固定在所述螺柱一端的锁止销、固定在所述螺柱另一端的锁止旋钮,所述锁止销与螺柱垂直设置,与设置所述螺柱的挡风框相邻的外侧挡风框上设置有限位槽,某一所述挡风框上的锁止销置于相邻挡风框上的限位槽内时,两所述挡风框相对固定;所述锁止旋钮置于挡风框外侧。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温室通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打开进风口和通风口,日光温室外部气流经进气口进入日光温室内侧,日光温室内侧气流穿过通风口流出;(2)根据对日光温室的通风需要,调节通风口大小以调节流出通风口的气流流量。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日光温室后墙体上两排通风窗组件的设置,可以促使日光温室内气流的流通,进而通风效果良好;(2)经进风口进入日光温室的气流,一部分经下方的通风口流出,另一部分经上方的通风口流出;通过在后墙体上设置若干小的通风口,不同位置的气流进入日光温室内后经相应的通风口流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图;图2为图1中的A向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内空气流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通风窗组件正视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图6为外导轨、内导轨和挡风板的俯视装配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通风窗组件的通风口示意图;图8为图7增大通风口后的示意图;图9为上下调节机构的俯视图;图10为调节轮和调节螺杆的装配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通风窗组件正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通风窗组件的通风口大小调节示意图;
图13为图11中风口绳与拉绳的装配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通风窗组件的正视图;图15为图14的侧视图;图中:1支撑骨架,11进风口,2后墙体,3塑料膜,4山墙,5窗框,51玻璃窗,52通风口,53外导轨,54挡风框, 55折页,56限位槽,6内导轨,7挡风板,71缠绕轮,72钢丝绳,73弹簧,74缠绕轮盒,75调节螺杆,76折叠板,77连接轴,8风口绳,81伸缩布,82拉绳,83线轮,84链轮,85把手,86链条,9锁止旋钮,91锁止销,92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至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日光温室包括支撑骨架1、后墙体2、塑料3膜和通风窗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日光温室及通风方法进行描述。
[0017]如图1至图15所示,一种日光温室包括后墙体2、山墙4、支撑骨架1和塑料膜3,山墙4位于整个日光温室的两侧,若干支撑骨架1位于两山墙4之间,且支撑骨架1之间等间距设置。塑料膜3覆盖在支撑骨架1顶部,后墙体2上具有上下设置的两排通风窗组件,如图2所示,通风窗组件包括镶嵌在后墙体2内的窗框5,支撑骨架1的前端具有进风口11,如图3所示,窗框5内侧形成通风口52。通风口52内具有可开启的玻璃窗51。打开玻璃窗口51后,如图3所示,当气流由日光温室前端进风口11进入后,引起日光温室内气流的流动,进而日光温室内的气流经通风口52流出日光温室,实现日光温室的气流流通。通过在后墙体上设置上下设置的两排通风窗组件,气流既可以从日光温室下部流出,又可以从日光温室上部流出,进而气流从上下两层面流出日光温室。通风窗组件紧密排列,由于日光温室进风口处的气流并非完全相同,因此,气流进入日光温室的位置不同,进入日光温室的气流引起日光温室内气流扰动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光温室,包括后墙体、山墙、支撑骨架和塑料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墙体上具有上下设置的两排通风窗组件,所述通风窗组件包括镶嵌在后墙体内的窗框,所述支撑骨架的前端具有进风口,所述窗框内侧形成通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内具有可开启的玻璃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内侧固定有两个左右设置的外导轨,所述外导轨内侧滑动安装有内导轨,所述外导轨和内导轨均为U形结构,所述内导轨在外导轨内侧左右移动;两所述内导轨之间具有上下设置的两块挡风板,所述挡风板的端部伸入对应的内导轨内侧,上方所述挡风板顶部与窗框上侧壁之间、下方所述挡风板底部与窗框下侧壁之间均具有瓦楞形的折叠板;两所述内导轨和两所述挡风板之间围成矩形的通风口,所述外导轨与内导轨之间、所述内导轨与挡风板之间具有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作用使得内导轨与外导轨保持相对固定、内导轨与挡风板保持相对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轨与外导轨之间的定位机构包括缠绕轮盒、缠绕轮、钢丝绳和弹簧,所述缠绕轮转动安装在缠绕轮盒内,所述钢丝绳缠绕在缠绕轮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缠绕轮外壁,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内导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缠绕轮盒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内导轨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缠绕轮盒固定在外导轨内壁上;所述缠绕轮上固定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缠绕轮盒侧壁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杆端部具有置于外导轨外侧的手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日光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轨与挡风板之间具有左右设置的两个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缠绕轮盒、缠绕轮、钢丝绳和弹簧,所述缠绕轮转动安装在缠绕轮盒内,所述钢丝绳缠绕在缠绕轮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缠绕轮外壁,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挡风板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具有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缠绕轮盒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挡风板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恩何青海王垚曹治李杰裴月忠刘增瑞李小伟杨勇王宝文丁光辉李永春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沾化光伏发电有限公司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