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818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过滤网和上盖体,包括:杆体,用于穿过过滤网;限位部,设置于杆体的一端,用于与过滤网相抵接;连接部,设置于杆体的侧壁面,用于与上盖体相连接;套筒,套设于杆体上,套筒的一端与限位部相抵接,另一端用于与上盖体相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当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无法完全贴合时,通过套筒的设置,可以使得套筒的一端与限位部相抵接,套筒的另一端与上盖体相抵接,从而实现了通过套筒对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在保证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的拉紧力的同时,避免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继续靠近而导致过滤网和上盖体发生变形。续靠近而导致过滤网和上盖体发生变形。续靠近而导致过滤网和上盖体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空气炸锅过滤网与盖体在安装时常常存在无法完全贴合的情况,此时连接部件的拉力会使得两个部件发生变形甚至损坏,同时也无法保证两个待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过滤网和上盖体,包括:杆体,用于穿过过滤网;限位部,设置于杆体的一端,用于与过滤网相抵接;连接部,设置于杆体的侧壁面,用于与上盖体相连接;套筒,套设于杆体上,套筒的一端与限位部相抵接,另一端用于与上盖体相抵接。
[0005]本技术提供的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包括杆体和限位部,其中,限位部设置于杆体的一端,限位部用于与过滤网相抵接,具体地,限位部位于杆体的端部,在杆体穿过过滤网之后,限位部能够与过滤网的表面相抵接,同时,通过设置于杆体上的连接部,可以实现将杆体与上盖体相连接,进而实现了过滤网与上盖体支架的连接。具体地,连接部设置于杆体的侧壁面上,在杆体穿过过滤网之后,杆体可以进一步穿过或者插设于上盖体中,从而使得上盖体能够与杆体的侧壁面上的连接部相连接,也即,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通过限位部以及杆体上的连接部,在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提供相对的拉力,以将过滤网和上盖体相互拉紧,以实现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的连接。
[0006]进一步地,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还包括套筒,套筒套设于杆体上,并且,套筒的一端与限位部相抵接,另一端与上盖体相抵接。具体地,在过滤网与上盖体之间无法完全贴合时,也即,在过滤网与上盖体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时,可以通过套筒的设置,将套筒的一端与限位部相抵接,另一端与上盖体相抵接,在通过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对过滤网和上盖体提供相对的拉紧力的同时,通过套筒实现过滤网与上盖体之间相对位置的限定,避免过滤网与上盖体之间相互靠近,进而避免了过滤网和上盖体发生变形,在保证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的紧固的同时,保证了过滤网和上盖体的结构的稳定性。
[0007]可以理解的是,当过滤网与上盖体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时,过滤网与上盖体之间的拉紧力过大,容易导致过滤网和上盖体变形,甚至使得过滤网或上盖体发生损坏。如果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的拉紧力过小,则无法保证过滤网与上盖体之间的紧固连接,无法满足安装要求。
[0008]具体地,在对过滤网和上盖体进行紧固安装时,首先,将套筒套设于杆体上,使得套筒的一端与限位部相抵接,并且杆体的另一端穿出套筒的外部,以使得杆体上的连接部能够露处套筒的外部,然后将杆体连同套筒穿过过滤网,使得杆体的另一端能够穿过上盖
体或者插设于上盖体内,同时套筒的另一端与上盖体的上表面相抵接,进一步地,将杆体上的连接部与上盖体相连接,并施加外力使得连接部与上盖体紧固,限位部在于套筒相抵接的同时,还能够与过滤网的上表面相抵接,套筒的两端分别与限位部和上盖体相抵接,使得限位部无法带动过滤网向上盖体靠近,也即实现了过滤网与上盖体之间相对位置的限定,避免过滤网和上盖体变形。
[0009]本技术提供的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可以通过限位部与过滤网相抵接,同时将杆体上的连接部与上盖体相连接,以实现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地,当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无法完全贴合时,通过套筒的设置,可以使得套筒的一端与限位部相抵接,套筒的另一端与上盖体相抵接,从而实现了通过套筒对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定,在保证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的拉紧力的同时,避免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继续靠近而导致过滤网和上盖体发生变形,也即,在保证了过滤网和上盖体之间满足安装要求的基础上,保证过滤网和上盖体的结构的稳定性。
[0010]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套筒包括:第一筒体,套设于杆体上,第一筒体的一端用于与上盖体相抵接;第二筒体,套设于杆体上,第二筒体的第一端与第一筒体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筒体的第二端用于与限位部相抵接,沿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第二筒体的内径逐渐减小。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套筒可以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其中,第一筒体可以为形状规则的圆柱形,第一筒体用于套设在杆体上,并且在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对过滤网和上盖体进行连接时,第一筒体的一端用于与上盖体相抵接。
[0013]进一步地,第二筒体的一端与第一筒体相连接,相应地,第二筒体的中空部分与第一筒体的中空部分相连通,以保证杆体能够顺利穿过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具体地,第二筒体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第一筒体的一端相连接,第二端用于与杆体端部的限位部相抵接,从而使得套筒的两端能够分别与限位部和限位部以及上盖体相抵接,实现过滤网进而上盖体之间的相对位置的限定。
[0014]进一步地,沿第二筒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第二筒体的内径逐渐减小,也即,沿第二筒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第二筒体的内径逐渐向第二筒体的中心收缩。可以理解的是,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的杆体上设置有连接部,套筒套设于杆体上,通过将第二筒体的第一端设置为逐渐向中心收缩,也即在套筒套设于杆体上时,第二端的开口逐渐向靠近杆体的方向收缩,使得第二端能够与杆体表面上的连接部相抵接,实现对套筒进行限位,避免套筒从杆体上脱落。
[0015]相应地,在第二筒体的体壁的整体厚度均匀的基础上,沿第二筒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第二筒体的外径也逐渐向中心收缩,从而使得第二筒体的第二端能够顺利的穿过过滤网与限位部相抵接。
[0016]进一步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可以通过一次成型的工艺进行制作,以保证套筒结构的整体性,进而保证套筒的整体强度,保证套筒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在加工套筒时,可以首先加工出第一筒体,也即首先加工出规则的筒状结构,然后再通过冲压等方式将筒状结构的一端加工为逐渐向中心收缩,以形成第二筒体。
[00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筒体的内径与第二端的内径相同。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筒体的内径设置为与第二筒体的第二端的内径相同,可以使得第一筒体的内部与第二筒体的内部之间平滑过渡,进而使得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在装配时杆体能够顺利地穿过套筒,保证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的装配效率。
[0019]相应的,第一筒体的外径和第二筒体的第二端的外径同样可以设置为相同,进而保证第一筒体的外壁与第二筒体的外壁之间的平滑过渡,以保证套筒结构的合理性以及套筒的美观。
[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网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一筒体的外径小于第一孔的孔径。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过滤网上,开设有第一孔,通过第一孔的开设,可以使得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的杆体以及套设于杆体上的套筒能够穿过过滤网以实现与上盖体相连接。具体地,套筒的第一筒体的外径小于第一孔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过滤网和上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包括:杆体,用于穿过所述过滤网;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杆体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过滤网相抵接;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杆体的侧壁面,用于与所述上盖体相连接;套筒,套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套筒的一端与所述限位部相抵接,另一端用于与所述上盖体相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包括:第一筒体,套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第一筒体的一端用于与所述上盖体相抵接;第二筒体,套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限位部相抵接,沿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筒体的内径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的内径与所述第二端的内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政飞杜祖静罗杰罗全段宁黄泽桦孙洪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