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369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滚动轴承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模具本体和设置于模具本体中的若干隔离组件;所述模具本体为圆环形,若干隔离组件沿模具本体周向均匀分布并且每个隔离组件均分别贯通于模具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隔离柱的截面形状与保持架梁相似,滚子可轻松由内放入外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弥补原有轴承外组件安装过程中手动均分滚子过程的繁琐、装配效率低的技术缺陷,本工装改良手工作业,借助模具及隔离组件的配合,实现滚子在外滚道中的均分,并且保证轴承装配的准确性;从整体上提高装配效率,保证生产进度。保证生产进度。保证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滚动轴承装配
,具体是涉及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应用于黄铜保持架的圆柱滚子轴承装配。

技术介绍

[0002]圆柱滚子轴承常见结构分为N、NJ、NU型,其中NJ型结构外圈双挡边,内圈单挡边;NU型外圈双挡边,内圈无挡边;外圈与保持架、滚子组成轴承外组件,内圈与外组件可分离。在装配这类轴承时,需要将滚子、保持架和外圈先进行组装,再通过铆合的方式使外组件成为一个整体。在进行组装的过程中,传统方式是通过手工将滚子放入外圈沟道,用手拨动滚子使滚子均分放置,再将保持架座放入滚子间空隙,以达到组装目的,方便后续外组件的铆合装配。但是在均分滚子的过程中,手动调整过程较为繁琐,需要根据装配情况,反复对装配零件的位置进行调整,装配效率低,长时间工作容易对人手产生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轴承组装时存在的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及其使用方法,该辅助工装改良手工作业,提高装配效率,保证生产进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包括:模具本体和设置于模具本体中的若干隔离组件;所述模具本体为圆环形,若干隔离组件沿模具本体周向均匀分布并且每个隔离组件均分别贯通于模具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进一步的,每个隔离组件以螺旋方式连接于模具本体中,从而实现隔离组件在模具本体中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上开设有与若干隔离组件相配合的相应数量的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孔内壁从模具本体的下端面方向至上端面方向设置逐渐变窄的阶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内壁包括螺纹段和平滑段,隔离组件通过与模具连接孔的螺纹段实现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组件的下底部与模具本体下端面齐平,隔离组件的上顶部延伸至模具本体上端面外部形成一定延伸部分;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组件包括底座、弹簧及隔离柱;底座上端面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隔离柱的下端面上,隔离柱的顶端伸出至模具本体上端面外部形成一定延伸部分;与底座外径相配合的连接孔位置为连接孔的螺纹段,螺纹段上部为平滑段,底座与连接孔的螺纹段配合连接,隔离柱与连接孔的平滑段接触并在连接孔中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本体上端面中心位置向外径方向设有凸出部,模具本体上端面靠近外缘位置设置凸台,模具本体上端面中心位置的凸出部与外缘位置的凸台之间形成
轴承套圈安装槽;使用时,轴承外圈放置于模具本体的安装槽中,使轴承外圈外径与凸台内壁间隙配合,保证模具本体上均匀分布的隔离柱与轴承外圈同心;进一步的,模具本体上端面中心位置的凸出部的高度与外缘位置凸台的高度相同,两者的高度由轴承外圈挡边的宽度设定,使挡边内径面与突出部的上表面齐平;进一步的,模具本体外缘位置的凸台设置多个,多个凸台沿模具本体圆周均匀布置;具体的,所述凸台的数量为四个,每相邻的两个凸台之间的中心线夹角为90度。
[0005]进一步的,每相邻的两个凸台之间在模具本体上设置空隙,空隙形成轴承组合件拆卸区域,方便将组合件从模具上取出。
[0006]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组件位于模具本体上的轴承套圈安装槽区域,轴承套圈放置于安装槽中,隔离组件的隔离柱顶部放置保持架,使保持架座的每个保持架梁与隔离柱上顶面位置相对应,隔离柱伸出模具本体上部的轴承套圈中,若干个隔离柱在轴承套圈滚道中形成相应的滚子均分区域,实现均分滚子的作用;避免手动调整的繁琐,达到均分滚子,提高装配效率的目的。
[0007]进一步的,隔离柱的截面形状与保持架梁相似,滚子可轻松由内放入外滚道。
[0008]本专利技术中的保持架为黄铜保持架,包括保持架座、保持架盖,保持架座的一侧为若干保持架梁,保持架盖上对应于若干保持架梁位置设有连接孔,保持架梁能够插入保持架盖的连接孔中并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0009]所述的保持架座与保持架盖的连接方式通常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铆合方式。
[0010]采用本专利技术上述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的使用方法是:(1)将若干隔离组件从模具本体的下端面插入并通过隔离组件的底座螺旋拧紧于模具本体的连接孔中,使隔离组件实现在模具本体中的固定;(2)将轴承外圈平放于模具本体的上端面,使轴承外圈外径与模具本体外缘凸台内径间隙配合,保证轴承外圈中心与模具本体中心同心;(3)若干隔离柱顶部延伸至模具本体上端面并在轴承外圈滚道中形成若干个滚子均分区域,将若干滚子放入模具本体上从中心径向逐个推入至轴承外圈滚道中;(4)将保持架座从轴承外圈上方下压,使保持架座的若干保持架梁与模具本体上的若干隔离组件的隔离柱一一对应;(5)待保持架座下压至轴承外圈中后,将上述组合件从模具本体上取下;所述步骤(5)中的组合件是指轴承外圈、保持架座及若干滚子,组合件取出后隔离组件中的弹簧恢复弹性形变;(6)将步骤(5)完成的组合件压上保持架盖,合成外组件,完成轴承外组件的安装。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技术效果是:弥补原有轴承外组件安装过程中手动均分滚子过程的繁琐、装配效率低的技术缺陷,本工装改良手工作业,借助模具及隔离组件的配合,实现滚子在外滚道中的均分,并且保证轴承装配的准确性;从整体上提高装配效率,保证生产进度。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结构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的俯视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圆柱滚子轴承装配顺序状态图。
[0015]图中,1、模具本体、2、隔离组件、3、连接孔内壁螺纹段、2.1、底座、2.2、弹簧、2.3、隔离柱、1.1、凸出部、1.2、凸台、1.3、轴承套圈安装槽、1.4、轴承组合件拆卸区域、4、保持架座、5、保持架盖、6、轴承外圈、7、滚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7]如图1

3所示的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包括:模具本体1和设置于模具本体1中的若干隔离组件2;所述模具本体1为圆环形,若干隔离组件2沿模具本体1周向均匀分布并且每个隔离组件2均分别贯通于模具本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进一步的,所述模具本体1上开设有与若干隔离组件2相配合的相应数量的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孔内壁从模具本体1的下端面方向至上端面方向设置逐渐变窄的阶梯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孔内壁包括螺纹段3和平滑段;进一步的,所述隔离组件2的下底部与模具本体1下端面齐平,隔离组件2的上顶部延伸至模具本体1上端面外部形成一定延伸部分;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组件2包括底座2.1、弹簧2.2及隔离柱2.3;底座2.1上端面连接弹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和设置于模具本体中的若干隔离组件;所述模具本体为圆环形,若干隔离组件沿模具本体周向均匀分布并且每个隔离组件均分别贯通于模具本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每个隔离组件以螺旋方式连接于模具本体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上开设有与若干隔离组件相配合的相应数量的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孔内壁从模具本体的下端面方向至上端面方向设置逐渐变窄的阶梯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内壁包括螺纹段和平滑段,隔离组件通过与模具连接孔的螺纹段实现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组件的下底部与模具本体下端面齐平,隔离组件的上顶部延伸至模具本体上端面外部形成延伸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组件包括底座、弹簧及隔离柱;底座上端面连接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隔离柱的下端面上,隔离柱的顶端伸出至模具本体上端面外部形成延伸部分;与底座外径相配合的连接孔位置为连接孔的螺纹段,螺纹段上部为平滑段,底座与连接孔的螺纹段配合连接,隔离柱与连接孔的平滑段接触并在连接孔中上下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柱滚子轴承装配用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上端面中心位置向外径方向设有凸出部,模具本体上端面靠近外缘位置设置凸台,模具本体上端面中心位置的凸出部与外缘位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琼曹晓辉李玉泉宋庆涛段明胡正文宋涛张策张艳玲张贵朋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国家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