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液压多路阀启停冲击及先导憋压的阀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675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一种降低液压多路阀启停冲击及先导憋压的阀杆结构。阀杆左端设置有左控制腔b1,阀杆右端设置有右控制腔a1;阀杆左端具有台肩Ⅰ,台肩Ⅰ上开设有左螺旋形均压槽,阀体上开设有与台肩Ⅰ相对的回油腔T2;阀杆右端具有台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液压多路阀启停冲击及先导憋压的阀杆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阀
,具体是一种降低液压多路阀启停冲击及先导憋压的阀杆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负载敏感型液压多路主阀芯换向主要依靠先导压力,小型挖掘机液压系统先导油路主要从先导油源块引出,通过先导手柄提供主阀芯换向先导力,先导压力在启停过程中中存在波动。同时,随着国内工程机械的高速发展,工程机械对液压元件操纵的平稳性及使用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液压多路阀换向冲击是主机最为敏感的体验,所以,如何降低换向冲击和减小先导憋压是当代液压多路换向阀的重中之重。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降低液压执行机构启停冲击的缓冲阀(CN111852975 A),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置的滑阀、以及压缩弹簧,所述阀体具有阀腔、先导压力腔、先导油路、以及回油油路,其中,所述滑阀设置在阀腔中,由所述压缩弹簧偏压,所述滑阀上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先导压力腔与所述先导油路的连通孔,且所述连通孔上设置有单向节流阀。
[0004]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0005]1、专利中所叙述的缓冲阀,主要是通过在先导油路上设置单向节流阀达到缓冲的目的,无形中增加了材料及生产制造成本;
[0006]2、专利中提到的缓冲阀增了额外结构,简单复杂,功能相对单一,应用场合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降低液压多路阀启停冲击及先导憋压的阀杆结构。
[0008]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降低液压多路阀启停冲击及先导憋压的阀杆结构,阀杆安装在阀体上的阀芯孔中;所述阀杆左端设置有用于控制阀杆移动的左控制腔b1,阀杆右端设置有用于控制阀杆移动的右控制腔a1;所述阀杆左端具有与阀体阀芯孔配合的台肩Ⅰ,阀体上开设有与台肩Ⅰ相对的回油腔T2;所述台肩Ⅰ上开设有左螺旋形均压槽;所述阀杆右端具有与阀体阀芯孔配合的台肩

,阀体上开设有与台肩

相对的回油腔T1;所述台肩

上开设有右螺旋形均压槽;当阀杆处于中立位时,左螺旋形均压槽连通回油腔T2和左控制腔b1,右螺旋形均压槽连通回油腔T1和右控制腔a1;当阀杆左移动至左工作位时,左螺旋形均压槽与回油腔T2断开连接;当阀杆右移动至右工作位时,右螺旋形均压槽与回油腔T1断开连接。
[0009]其进一步是:所述阀杆左端设置有左端盖组件,左端盖组件固定在阀体左端;所述左端盖组件与阀体左端之间形成所述左控制腔b1,左端盖组件上开设有左先导油口b。
[0010]所述阀杆右端设置有右端盖组件,右端盖组件固定在阀体右端;所述右端盖组件与阀体右端之间形成所述右控制腔a1,右端盖组件上开设有右先导油口a。
[0011]所述阀杆右端安装有复位弹簧。
[0012]所述阀杆中部还依次设有台肩Ⅱ、台肩Ⅲ和台肩Ⅳ;所述台肩Ⅱ和台肩Ⅳ上开设有均布的环形均压槽。
[0013]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与阀杆配合的容腔ⅠC、容腔ⅡD、容腔ⅢE、容腔ⅣF、进油腔P,以及工作油口A、工作油口B。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液压多路换向阀阀杆A、B侧设计螺旋线型均压槽,使阀杆处于多路阀中立位时将先导油通过螺旋形均压槽和多路阀回油口T相通,防止因先导憋压造成多路阀阀芯无法换向,提高了多路阀微操作性能;同时在换向起始阶段使先导压力平稳升高,从而降低因先导压力波动造成的液压多路换向阀的换向启停冲击;阀杆结构简单,加工、装配方便,实用性强,可以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有效解决多路换向阀换向和冲击试验时容易产生压力冲击和多路阀换向时先导憋压的问题,极大提高了液压执行机构运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阀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环形均压槽处的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是本技术阀杆中立位时的工作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阀杆左工作位时的工作示意图。
[0019]图中标记:1、台肩Ⅰ;2、台肩Ⅱ;3、台肩Ⅲ;4、台肩Ⅳ;5、台肩


[0020]9、左螺旋形均压槽;10、右螺旋形均压槽;11、环形均压槽;12、阀体;13、阀杆;14、右端盖组件;15、左端盖组件;
[0021]图中符号说明:左控制腔b1;右控制腔a1;回油腔T2;回油腔T1;左先导油口b;右先导油口a;工作油口A;工作油口B;容腔ⅠC;容腔ⅡD;容腔ⅢE;容腔ⅣF;进油腔P。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降低液压多路阀启停冲击及先导憋压的阀杆结构,阀杆13安装在阀体12上的阀芯孔中。阀杆13左端设置有左端盖组件15,左端盖组件15固定在阀体12左端;左端盖组件15与阀体12左端之间形成用于控制阀杆13移动的左控制腔b1,左端盖组件15上开设有左先导油口b。阀杆13右端设置有右端盖组件14,右端盖组件14固定在阀体12右端;右端盖组件14与阀体12右端之间形成用于控制阀杆13移动右控制腔a1,右端盖组件14上开设有右先导油口a。阀杆13右端安装有复位弹簧。
[0024]阀体12上开设有与阀杆13配合的容腔ⅠC、容腔ⅡD、容腔ⅢE、容腔ⅣF、进油腔P,以及工作油口A、工作油口B。阀杆13由左至右依次设有台肩Ⅰ1、台肩Ⅱ2、台肩Ⅲ3、台肩Ⅳ4和台肩

5,各台肩上开设有相应的U型节流槽。台肩Ⅰ1、台肩Ⅱ2、台肩Ⅳ4和台肩

5上开设有均布的环形均压槽11。台肩Ⅰ1上开设有左螺旋形均压槽9,台肩

5上开设有右螺旋形均压槽10。螺旋形均压槽可以是U型结构或V型结构(横截面为U型的节流槽称为U型节流槽,横截
面为V型的节流槽称为V型节流槽)。
[0025]阀体12上开设有与台肩Ⅰ1相对的回油腔T2,和与台肩

5相对的回油腔T1;
[0026]当阀杆13处于中立位时,左螺旋形均压槽9连通回油腔T2和左控制腔b1,右螺旋形均压槽10连通回油腔T1和右控制腔a1;
[0027]当阀杆13左移动至左工作位时,左螺旋形均压槽9与回油腔T2断开连接;
[0028]当阀杆13右移动至右工作位时,右螺旋形均压槽10与回油腔T1断开连接。
[0029]工作原理:
[0030]如图3所示,阀杆处于多路阀中立位时,
[0031]此时右先导油口a、左先导油口b油口与液压系统先导油路相通,两侧先导容腔通过阀杆13上两侧的左螺旋形均压槽9、右螺旋形均压槽10与多路阀回油腔T2、回油腔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液压多路阀启停冲击及先导憋压的阀杆结构,阀杆(13)安装在阀体(12)上的阀芯孔中;所述阀杆(13)左端设置有用于控制阀杆(13)移动的左控制腔b1,阀杆(13)右端设置有用于控制阀杆(13)移动的右控制腔a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13)左端具有与阀体(12)阀芯孔配合的台肩Ⅰ(1),阀体(12)上开设有与台肩Ⅰ(1)相对的回油腔T2;所述台肩Ⅰ(1)上开设有左螺旋形均压槽(9);所述阀杆(13)右端具有与阀体(12)阀芯孔配合的台肩

(5),阀体(12)上开设有与台肩

(5)相对的回油腔T1;所述台肩

(5)上开设有右螺旋形均压槽(10);当阀杆(13)处于中立位时,左螺旋形均压槽(9)连通回油腔T2和左控制腔b1,右螺旋形均压槽(10)连通回油腔T1和右控制腔a1;当阀杆(13)左移动至左工作位时,左螺旋形均压槽(9)与回油腔T2断开连接;当阀杆(13)右移动至右工作位时,右螺旋形均压槽(10)与回油腔T1断开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降低液压多路阀启停冲击及先导憋压的阀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良戚振红唐剑锋张衍鹏王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阿马凯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