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3671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环梁设置在顶管洞口,且与管节同轴,环梁两侧设有至少一个反顶千金顶,环梁一侧还设有反力架,两侧的反顶千金顶伸缩端与反力架连接,反力架上设有多根螺纹拉杆,螺纹拉杆一端与顶管机机头连接,另一端与反力架连接。退管的同时能够保持地层的稳定,防止了地层塌陷以及地表出现过大的沉降,能够解决超大直径顶管回退的诸多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顶管复顶的掘进效率。进效率。进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顶管技术作为一种非开挖的隧道施工技术 ,能穿越道路、河川、地面及地下建筑物等,在我国得到较大发展。但在实际工程中顶管在顶进过程中碰到无法清除的障碍物或者顶进系统故障时,使得退管施工成为一个难题。目前比较常见的是采用组合钢架回拉加钢绞线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受场地制约、焊接处受力不均易折断,适合直径比较小的管道,不适合超大直径管道退管。
[0003]中国专利CN107504262A一种软土地层中越江顶管管道退管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退管管道内的原有设备装置进行拆除清理,然后将钢封门、反顶液压缸、反拉钢梁、钢绞线组等退管设备装置安装并检查其安全措施,调试后进行退管施工,该方案在施工时容易出现管节或顶管机在机头前方土压力作用下被推出洞口,施工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能够解决超大直径顶管回退的诸多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顶管复顶的掘进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包括环梁,环梁设置在顶管洞口,且与管节同轴,环梁两侧设有至少一个反顶千金顶,环梁一侧还设有反力架,两侧的反顶千金顶伸缩端与反力架连接,反力架上设有多根螺纹拉杆,螺纹拉杆一端与顶管机机头连接,另一端与反力架连接。
[0006]优选方案中,螺纹拉杆为多根螺纹钢对接组成,两根螺纹钢之间通过螺纹套管连接。
[0007]优选方案中,螺纹拉杆端部穿过反力架,且在螺纹拉杆端部设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抵靠在反力架端面。
[0008]优选方案中,环梁两侧还设有安装机架,反顶千金顶设置在安装机架上。
[0009]优选方案中,安装机架下端设置在地面上,上端与环梁侧面连接,安装机架抵靠在沉井侧面上。
[0010]优选方案中,还设有输送泵,输送泵通过注浆管与顶管机内部的的排泥管连通,排泥管端部与机头端部连通。
[0011]优选方案中,还设有阻退支架,阻退支架支架设在管节与主顶油缸之间,且阻退支架设置在滑轨上。
[0012]优选方案中,滑轨上还设有止退反力三脚架,止退反力三脚架包括端部顶部和底板,端部顶部和底板呈直角结构,且端部顶部和底板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柱。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包括松管、整体回退、回填料的制备、泵送、止退防护、洞门封堵等,退管的同时能够保持地层的稳定,防止了地层塌陷以
及地表出现过大的沉降,能够解决超大直径顶管回退的诸多问题,同时也能够提高顶管复顶的掘进效率。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管节布置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整体退管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回填混合回填料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阻退管节示意图;
[0019]图5是本技术洞口封堵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反力架步骤示意图。
[0021]图中:沉井1;小型千斤顶2;管节3;纠偏油缸仓4;机头5;输送泵6;注浆管7;排泥管8;混合回填料9;止水帷幕桩10;环梁11;滑轨12;反力架13;反顶千金顶14;安装机架15;螺纹拉杆16;主顶油缸17;待吊装管节18;止退反力三脚架19;阻退支架20;拉森钢板桩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6所示,一种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包括环梁11,环梁11设置在顶管洞口,且与管节3同轴,环梁11两侧设有至少一个反顶千金顶14,环梁11一侧还设有反力架13,两侧的反顶千金顶14伸缩端与反力架13连接,反力架13上设有多根螺纹拉杆16,螺纹拉杆16一端与顶管机机头5连接,另一端与反力架13连接。环梁11为环形圆桶结构,方便管节3在环梁11内部滑动,管节3退管时能够保证管节3不会直接掉落在地面,而是通过环梁11滑动到滑轨12上,保护了管节3。
[0024]优选方案中,螺纹拉杆16为多根螺纹钢对接组成,两根螺纹钢之间通过螺纹套管连接。退管的过程中,随着管道越来越短,螺纹拉杆16也会通过拆卸螺纹套管来适应越来越短的管道。
[0025]优选方案中,螺纹拉杆16端部穿过反力架13,且在螺纹拉杆16端部设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抵靠在反力架13端面。限位螺母起到限位作用。
[0026]优选方案中,环梁11两侧还设有安装机架15,反顶千金顶14设置在安装机架15上。安装机架15用于加工反顶千金顶14。
[0027]优选方案中,安装机架15下端设置在地面上,上端与环梁11侧面连接,安装机架15抵靠在沉井1侧面上。加固看反顶千金顶14的位置。
[0028]优选方案中,还设有输送泵6,输送泵6通过注浆管7与顶管机内部的的排泥管8连通,排泥管8端部与机头5端部连通。用混凝土输送泵6作为泵送设备,设备布置在沉井1地面操作室旁,为减少管节3安拆,直接采用顶管机的排泥管8作为泵管,在刀盘面上方开设注浆孔,与注浆管7连接。
[0029]优选方案中,还设有阻退支架20,阻退支架20支架设在管节3与主顶油缸17之间,且阻退支架20设置在滑轨12上。滑轨12上还设有止退反力三脚架19,止退反力三脚架19包括端部顶部和底板,端部顶部和底板呈直角结构,且端部顶部和底板之间设有多个加强柱。
退管前,阻退支架与管节端面密接,主顶千斤顶油缸处于顶升状态,千斤顶端头与阻退支架20之间预留3cm的间隙。阻退支架20起到限制管节后退的作用。
[0030]退管时,随管节3的外拉同步回缩主顶油缸17,通过观察主顶油缸17与阻退支架20之间间隙,可初步判断管节3是否向外滑移,反顶力设置是否合理,当出现异常情况,管节明显加速外移时,停止主顶油缸17回缩,通过阻退支架20抵住管道,限制管道移动,防止其冲出。
[0031]实施例2
[0032]结合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如图1

6所示结构,在完成退管整体装置的安装准备后,退管施工前,在沉井内施作反顶后背墙,在墙体上安装环梁11,环梁11与管节3同轴安装,安装反顶千金顶14及反力架13、螺纹拉杆16。
[0033]多根螺纹钢在管道内部进行组装成螺纹拉杆16,螺纹拉杆16端部与机头5内部的牛腿连接,另一端穿过反力架13,并在螺纹拉杆16上安装螺纹抵靠在反力架13上。
[0034]顶推时,顶推一个管节3后,拆卸一节螺纹钢,持续顶退。
[0035]直接整体退管难度较大,计划先采用小型千斤顶2对管道进行逐段顶管,将管道松开,降低摩擦阻力系数后,再整体退管。
[0036]通过在纠偏油缸仓4埋设小型千斤顶2,提供松管的反顶力。
[0037]退管时,通过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环梁(11),环梁(11)设置在顶管洞口,且与管节(3)同轴,环梁(11)两侧设有至少一个反顶千金顶(14),环梁(11)一侧还设有反力架(13),两侧的反顶千金顶(14)伸缩端与反力架(13)连接,反力架(13)上设有多根螺纹拉杆(16),螺纹拉杆(16)一端与顶管机机头(5)连接,另一端与反力架(1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其特征是:螺纹拉杆(16)为多根螺纹钢对接组成,两根螺纹钢之间通过螺纹套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其特征是:螺纹拉杆(16)端部穿过反力架(13),且在螺纹拉杆(16)端部设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抵靠在反力架(13)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大直径穿湖顶管退管装置,其特征是:环梁(11)两侧还设有安装机架(15),反顶千金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海军吴忠善张延河杨雷马超岳兴新周洋孙晓强王冬兵崔旭辉陈春林徐舟董永许世融陈枫刘涛夏云飞李杰华黄锐闻国骄柯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