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蓄电池预下槽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3378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蓄电池预下槽的检测装置,涉及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和导柱,导柱开设有平切面,且平切面设置有刻度;导柱套设有定位套和测量块;定位套侧壁开是有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手拧螺钉;测量块包括定位部和测量部;定位部开设有与导柱配合的贯通孔,且定位部下表面与定位套上端面相抵;测量部的侧面开设有矩形槽道;矩形槽道的宽度为极群预下槽高度的公差值,且矩形槽道内顶面与定位部下表面间的间距为预下槽高度的上偏差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套进行高度定位,并通过测量块侧面开设的矩形槽道与极耳上端面进行对比,实现对极群预下槽高度的快速检测,解决了现有检测操作繁琐,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效率的问题。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蓄电池预下槽的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蓄电池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预下槽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蓄电池制造过程中,在极群预下槽工序中,需要对电池极群预先通过夹具等工装入到电池槽内,同时极群上端需要伸出电池壳一定的高度,再放置到周转板进行铸焊。
[0003]因此需要对极群预留高度进行检测,如中国技术CN202020706539.X,公开了一中蓄电池极群预下槽高度检测装置,通过顺时针转动手柄,使得丝杆带动检测块下移,至检测块的下表面触碰待检测极群的极耳时停止转动手柄,通过观察检测块的另一端正对标尺上刻度来判断预下槽高度符合要求。
[0004]但上述技术方案中,需要通过手动转动丝杆来进行检测块的上下移动,使得检测操作较为繁琐,从而影响整体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蓄电池预下槽的检测装置,通过定位套进行高度定位,并通过测量块侧面开设的矩形槽道与极耳上端面进行对比,实现对极群预下槽高度的快速检测,解决了现有检测操作繁琐,影响检测效率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蓄电池预下槽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上表面的导柱,所述导柱的圆周面沿轴向开设有平切面,且平切面设置有刻度;所述导柱由下往上依次套设有定位套和测量块;所述定位套侧壁开是有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手拧螺钉,用于通过手拧螺钉与导柱相抵,实现对定位套位置固定;所述测量块包括定位部和测量部;所述定位部开设有与导柱配合的贯通孔,且定位部下表面与定位套上端面相抵;所述测量部的侧面开设有矩形槽道;所述矩形槽道的宽度为极群预下槽高度的公差值,且矩形槽道内顶面与定位部下表面间的间距为预下槽高度的上偏差值。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柱的圆周面沿轴向开设有第二平切面,用于使手拧螺钉的端面与第二平切面相抵。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矩形槽道内侧面涂覆有颜料或油漆。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测量部另一侧面开设有第二矩形槽道。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矩形槽道的宽度与矩形槽道的宽度不等,用于检测不同公差值的极群预下槽高度。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部侧面开设有与贯通孔连通的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第二手拧螺钉,用于通过第二手拧螺钉对测量块进行位置固定。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通过定位套对蓄电池极群的预下槽高度进行高度定位,并通过测量块侧面开设的矩形槽道与极耳上端面进行对比,判断极耳的上端面是否在矩形槽道上下内壁之间即可,从而使得检测过程更加便利快捷,有效的提高了极群预下槽高度的检测效率。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蓄电池预下槽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后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的结构主视图;
[0020]图4为图3的左视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
底座,2

导柱,3

定位套,4

测量块,201

平切面,202

刻度,203

第二平切面,301

手拧螺钉,401

定位部,402

测量部,403

矩形槽道,404

第二矩形槽道,405

第二手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用于蓄电池预下槽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通过螺钉连接于底座1上表面的导柱2,导柱2竖直设置,导柱2的圆周面沿轴向开设有平切面201,且平切面201设置有刻度202。
[0027]如图2所示,导柱2由下往上依次套设有定位套3和测量块4。定位套3侧壁开是有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手拧螺钉301,用于通过手拧螺钉301与导柱2相抵,实现对定位套3位置固定。
[0028]其中,导柱2的圆周面沿轴向开设有第二平切面203,用于使旋拧手拧螺钉301时,手拧螺钉301的端面与第二平切面203相抵,从而实现对定位套3进行固定。
[0029]如图2和3所示,测量块4包括定位部401和测量部402,定位部401开设有与导柱2配合的贯通孔,且定位部401下表面与定位套3上端面相抵,使得测量块4可在导柱2调节上调
节竖直方向的位置。
[0030]测量部402的侧面开设有矩形槽道403,矩形槽道403的宽度为极群预下槽高度的公差值,且矩形槽道403内顶面与定位部401下表面间的间距为预下槽高度的上偏差值。
[0031]测量时,调节定位套3的位置,使得定位套3上端面与蓄电池极群预的极耳标准高度的刻度202对应。将测量块4定位部401的下表面与定位套3上端面紧贴。
[0032]再将蓄电池极群的极耳贴近测量部402的矩形槽道403位置,观察极耳的上端面是否位于矩形槽道403的内顶面与内地面之间即可,若是则说明高度符合要求;若否则说明高度超出规格,需要进行调整,因此,检测时只需判断极耳的上端面是否在矩形槽道顶壁和底壁之间即可,从而使得检测过程更加便利快捷,有效的提高了极群预下槽高度的检测效率。
[0033]同时,矩形槽道403内侧面涂覆有颜料或油漆,使得矩形槽道403内侧面具有底色,从而进一步便于人眼观察极耳上端面的位置,提高检测的便利性。...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蓄电池预下槽的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于底座(1)上表面的导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2)的圆周面沿轴向开设有平切面(201),且平切面(201)设置有刻度(202);所述导柱(2)由下往上依次套设有定位套(3)和测量块(4);所述定位套(3)侧壁开是有螺纹孔,并螺纹连接有手拧螺钉(301),用于通过手拧螺钉(301)与导柱(2)相抵,实现对定位套(3)位置固定;所述测量块(4)包括定位部(401)和测量部(402);所述定位部(401)开设有与导柱(2)配合的贯通孔,且定位部(401)下表面与定位套(3)上端面相抵;所述测量部(402)的侧面开设有矩形槽道(403);所述矩形槽道(403)的宽度为极群预下槽高度的公差值,且矩形槽道(403)内顶面与定位部(401)下表面间的间距为预下槽高度的上偏差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蓄电池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桥巫阳朱金荣王其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能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