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318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头灯,包括操控组件和照明组件,操控组件包括主体壳,操控组件被配置为改变头灯的照明状态;照明组件与操控组件电连接,照明组件包括壳体和照明部,壳体具有灯头容置腔,照明部设置于灯头容置腔内,壳体的下端与主体壳的下端铰接,照明部被配置为能够切换远近光,壳体的下端与主体壳的下端铰接,使照明组件能够相对于操控组件转动,进而改变照明组件的灯光角度,保证在狭小的作业空间也能对作业环境进行有效补光,同时照明部能够切换远近光,保证作业环境的光线强度可调,避免对检修作业造成光线干扰或者补光不足的影响。线干扰或者补光不足的影响。线干扰或者补光不足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灯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
,尤其涉及头灯。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检修作业时,通常环境光线较暗,需要对检修作业的作业现场补充光源,但检修现场往往不便布置固定设置的光源。现有技术中提供了头戴式头灯,能够随着检修作业人员视野的移动对视野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局部补光,便于检修作业的开展。但在作业空间狭窄的情况下,由于头灯照射角度不可调,导致无法有效地对作业空间进行补光,或在对检修环境中存在表面平整度较高的零部件时,头灯发出的光线过于聚集,导致反射的干扰光对作业人员的检修作业造成严重影响,或者因为光线过于分散导致的光线强度不足,增加检修作业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头灯,以解决现有的头灯的照射角度不可调且光源强度无法调整带来的狭窄空间的补光效果不理想以及光线强度不可调导致影响检修作业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头灯,该头灯包括操控组件和照明组件,操控组件包括主体壳,操控组件被配置为改变头灯的照明状态;照明组件与操控组件电连接,照明组件包括壳体和照明部,壳体具有灯头容置腔,照明部设置于灯头容置腔内,壳体的下端与主体壳的下端铰接,照明部被配置为能够切换远近光。
[0005]作为头灯的优选技术方案,照明部包括发光基板、聚光单元和泛光单元,发光基板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发光体,发光基板与壳体固定连接,不同的发光体选择性地点亮以切换远近光,聚光单元的一端与发光基板抵接,聚光单元的另一端与壳体抵接,泛光单元的一端与发光基板抵接,泛光单元的另一端与壳体抵接。/>[0006]作为头灯的优选技术方案,聚光单元包括第一防水圈、聚光灯玻璃和聚光灯杯,第一防水圈的一端与壳体抵接,聚光灯玻璃的一端与第一防水圈的另一端抵接,聚光灯杯的一端与聚光灯玻璃的另一端抵接,聚光灯杯的另一端与发光基板抵接。
[0007]作为头灯的优选技术方案,泛光单元包括第二防水圈和泛光灯透镜,第二防水圈的一端与壳体抵接,泛光灯透镜的一端与第二防水圈的另一端抵接,泛光灯透镜的另一端与发光基板抵接。
[0008]作为头灯的优选技术方案,泛光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泛光单元一端与发光基板抵接,另一端与壳体抵接。
[0009]作为头灯的优选技术方案,主体壳包括主体前壳,壳体的下端与主体前壳的下端铰接,操控组件还包括主体后壳、操作单元、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主体后壳与主体前壳固定连接,主体前壳和主体后壳共同形成有主体容置腔,操作单元固定设置在主体前壳上,操作单元被配置为调节头灯的照明状态,供电单元固定设置于主体容置腔内,供电单元被配
置为为照明组件和操控组件供电。
[0010]作为头灯的优选技术方案,操控组件还包括传感器,传感器被配置为接受敲击信号,操控组件被配置为能够根据敲击信号改变头灯的照明状态。
[0011]作为头灯的优选技术方案,头灯还包括穿戴组件,穿戴组件包括灯带和缓冲垫,灯带与操控组件连接,缓冲垫固定设置于操控组件上。
[0012]作为头灯的优选技术方案,头灯还包括信号灯组件,信号灯组件与灯带连接。
[0013]作为头灯的优选技术方案,信号灯组件包括信号灯后壳、信号灯前壳和信号灯板,信号灯后壳与灯带的另一端连接,信号灯前壳与信号灯后壳固定连接,信号灯前壳与信号灯后壳形成有信号灯容置腔,信号灯板设置于信号灯容置腔内,信号灯板与信号灯后壳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提供头灯,包括操控组件和照明组件,操控组件包括主体壳,操控组件被配置为改变头灯的照明状态;照明组件与操控组件电连接,照明组件包括壳体和照明部,壳体具有灯头容置腔,照明部设置于灯头容置腔内,壳体的下端与主体壳的下端铰接,照明部被配置为能够切换远近光。壳体的下端与主体壳的下端铰接,使照明组件能够相对于操控组件转动,进而改变照明组件的灯光角度,保证在狭小的作业空间也能对作业环境进行有效补光,同时照明部能够切换远近光,保证作业环境的光线强度可调,避免对检修作业造成光线干扰或者补光不足的影响。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灯的爆炸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灯去除灯带后的主视图;
[0020]图5为图4中A

A部分的剖视图;
[0021]图6为图4中B

B部分的阶梯剖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灯的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灯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灯的第三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头灯的第四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照明组件;11、灯头前壳;121、第一防水圈;122、聚光灯玻璃;123、聚光灯杯;124、第二防水圈;125、泛光灯透镜;131、发光基板;132、灯珠垫片;133、灯头防水圈;134、灯头后壳;14、基板螺丝;15、灯头螺丝;16、第三防水圈;
[0028]2、操控组件;201、主体前壳;202、DC座;203、DC座防水套;204、弹簧扣;205、转轴;206、防水胶塞;207、充电接口;208、按键帽;209、按键开关;210、按键胶垫;211、按键板;212、喇叭;213、控制单元;214、控制单元螺丝;215、供电单元;216、第四防水圈;217、主体后壳;218、主体螺丝;
[0029]3、穿戴组件;31、灯带;32、缓冲垫;
[0030]4、信号灯组件;41、信号灯后壳;411、信号灯线;42、信号灯前壳;43、第五防水圈;44、信号灯螺丝;45、第六防水圈;46、信号灯板;47、灯板螺丝;48、反光片支架;49、反光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操控组件(2),所述操控组件(2)包括主体壳,所述操控组件(2)被配置为改变所述头灯的照明状态;照明组件(1),所述照明组件(1)与所述操控组件(2)电连接,所述照明组件(1)包括壳体和照明部,所述壳体具有灯头容置腔,所述照明部设置于所述灯头容置腔内,所述壳体的下端与所述主体壳的下端铰接,所述照明部被配置为能够切换远近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部包括:发光基板(131),所述发光基板(131)上固定设置有多个发光体,所述发光基板(131)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不同的发光体选择性地点亮以切换远近光;聚光单元,所述聚光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基板(131)抵接,所述聚光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接;泛光单元,所述泛光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发光基板(131)抵接,所述泛光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单元包括:第一防水圈(121),所述第一防水圈(12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接;聚光灯玻璃(122),所述聚光灯玻璃(1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水圈(121)的另一端抵接;聚光灯杯(123),所述聚光灯杯(123)的一端与所述聚光灯玻璃(122)的另一端抵接,所述聚光灯杯(123)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基板(131)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泛光单元包括:第二防水圈(124),所述第二防水圈(124)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抵接;泛光灯透镜(125),所述泛光灯透镜(12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防水圈(124)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泛光灯透镜(125)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光基板(131)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泛光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个所述泛光单元一端与所述发光基板(131)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笑春杨珂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源立信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