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酸银模拟酶制备方法及其抑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60295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钒酸银模拟酶制备方法及其抑菌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将NH4VO3溶解于去离子水中,NH4VO3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0.001~0.003mol:10~30mL,去离子水的温度为50~100℃,待冷却至室温后标记溶液为A等步骤。可用于杀灭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第一次证明了所合成的荆棘状Ag4V2O7纳米棒具有类氧化酶活性,且其类氧化酶活性足够强,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杀灭作用。杀灭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钒酸银模拟酶制备方法及其抑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拟酶的制备方法及其抑菌应用。
[0002]具体地说,是涉及钒酸银模拟酶制备方法及其抑菌应用。

技术介绍

[0003]每年在全球范围内由细菌感染引起导致的死亡人数数以百万计。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细菌产生了极强的耐药性。因此,寻找高效的新型抗菌剂就变得十分有必要。
[0004]纳米酶是一类自身蕴含酶学特性的纳米材料,表现出类似天然酶的酶促反应动力学和催化机理。与此同时,纳米酶还具有诸多优于天然酶的特点,如稳定性高、易于生产及成本低等,可作为天然酶的替代品进行应用。根据多年来的研究,纳米酶在快速检测和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中展现出极佳的应用潜力。
[0005]含有不同比例的银、钒、氧的复合氧化物统称为钒酸银,根据银、钒、氧比例的不同,钒酸银具有多种不同的组成与结构。钒酸银材料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学和催化等方面的功能材料,目前的研究报道主要是关于AgVO3、Ag3VO4、Ag2V4O
11
、Ag
1.2
V3O8及Ag
x
V2O5。钒酸银由于其独特的电子、光子和磁学特性,已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钒酸银具有独特的晶体结构,其作为模拟酶在杀菌等领域的应用潜能尚未开发。
[0006]到目前为止,约有40多种具有不同组成、结构的纳米酶被应用于抗菌相关研究。这类纳米酶主要包括金属氧化物,如Fe3O4、CeO2、VO
x
等、以及金属硫化物FeS2、CuS、MoS2等、以及贵金属元素纳米酶Pt、Au、Ag、Pd、Pt@Ag、Pd@Ag等、以及碳基纳米酶石墨烯量子点GQDs、以及金属/碳基复合纳米酶Cu/C纳米酶、GQDs/Ag杂化物以及单原子纳米酶等。这些纳米酶对10种革兰氏阴性菌,8种革兰氏阳性细菌以及白色念珠菌展现出极佳的抗菌效果。
[0007]目前,已知的具有类酶活性的纳米模拟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底物的特异选择性不高,催化能力与天然酶存在差异,纳米粒子容易团聚和需要使用高浓度H2O2的限制等缺点。因此,开发能够克服上述缺点的高效稳定的纳米酶新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钒酸银模拟酶制备方法及其抑菌应用。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0010]钒酸银模拟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一、将NH4VO3溶解于去离子水中,NH4VO3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0.001~0.003mol:10~30mL,去离子水的温度为50~100℃,待冷却至室温后标记溶液为A;
[0012]步骤二、将AgNO3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溶解于去离子水中,AgNO3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0.001~0.003mol:40~80mL,另外标记为溶液B;
[0013]步骤三、将溶液A和溶液B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迅速混合;
[0014]步骤四、用NaOH溶液调节反应体系pH至5~9,NaOH溶液浓度为1~3mol/L;
[0015]步骤五、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继续搅拌6~18h;
[0016]步骤六、将反应溶液转移到水热釜中,100~180℃水热4~12h;
[0017]步骤七、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真空抽滤获得产物,并将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多次后,放入烘箱中30~90℃干燥4~12h,即得钒酸银模拟酶。
[0018]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水热釜容积为100mL。
[0019]钒酸银模拟酶的抑菌应用,其特征在于:可用于杀灭大肠杆菌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0020]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杀灭大肠杆菌时,钒酸银模拟酶的浓度为0.39

1.56μg/mL,反应时间为15min

1h。
[0021]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杀金黄色葡萄球菌时,钒酸银模拟酶的浓度为1.56

3.12μg/mL,反应时间为60min

120min。
[002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23]第一次证明了所合成的荆棘状Ag4V2O7纳米棒具有类氧化酶活性,且其类氧化酶活性足够强,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5]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钒酸银模拟酶的XRD谱图。
[0026]附图2是本专利技术钒酸银模拟酶的扫描电镜图片。
[0027]附图3是本专利技术钒酸银模拟酶的XPS谱图。
[0028]附图4是不同反应体系在652nm处光吸收特性和反应溶液的变化情况图。
[0029]附图5是不同浓度、不同反应时间与大肠杆菌杀菌率的关系图。
[0030]附图6是不同浓度、不同反应时间与大肠杆菌杀菌率相应的平板照片图。
[0031]附图7是不同浓度、不同反应时间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的关系图。
[0032]附图8是不同浓度、不同反应时间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杀菌率相应的平板照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钒酸银模拟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一、将0.002mol NH4VO3溶解于20mL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为80℃,待冷却至室温后标记溶液为A;
[0035]步骤二、将0.002mol AgNO3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溶解于60mL去离子水中,另外标记为溶液B;
[0036]步骤三、将溶液A和溶液B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迅速混合;
[0037]步骤四、用NaOH溶液调节反应体系pH至7,NaOH溶液浓度为2mol/L;
[0038]步骤五、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继续搅拌12h;
[0039]步骤六、将反应溶液转移到水热釜中,140℃水热8h;水热釜容积为100mL;
[0040]步骤七、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真空抽滤获得产物,并将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多次后,放入烘箱中60℃干燥6h,得产物荆棘状Ag4V2O7纳米棒,即钒酸银模拟酶。
[0041]实施例2:钒酸银模拟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2]步骤一、将0.001mol NH4VO3溶解于30mL去离子水中,去离子水的温度为50℃,待冷却至室温后标记溶液为A;
[0043]步骤二、将0.001mol AgNO3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溶解于40mL去离子水中,另外标记为溶液B;
[0044]步骤三、将溶液A和溶液B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迅速混合;
[0045]步骤四、用NaOH溶液调节反应体系pH至5,NaOH溶液浓度为1mol/L;
[0046]步骤五、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继续搅拌6h;
[0047]步骤六、将反应溶液转移到水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钒酸银模拟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NH4VO3溶解于去离子水中,NH4VO3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0.001~0.003mol:10~30mL,去离子水的温度为50~100℃,待冷却至室温后标记溶液为A;步骤二、将AgNO3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溶解于去离子水中,AgNO3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0.001~0.003mol:40~80mL,另外标记为溶液B;步骤三、将溶液A和溶液B在磁力搅拌的条件下迅速混合;步骤四、用NaOH溶液调节反应体系pH至5~9,NaOH溶液浓度为1~3mol/L;步骤五、将反应溶液在室温下继续搅拌6~18h;步骤六、将反应溶液转移到水热釜中,100~180℃水热4~12h;步骤七、将反应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真空抽滤获得产物,并将产物用去离子水清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相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黄海科技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