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器及制作方法、电子烟,该雾化器包括储油壳、雾化仓壳以及雾化芯组件,储油壳设有储油腔,雾化仓壳设有雾化仓,储油腔与雾化仓之间相互连通,雾化芯组件设于储油腔与雾化仓之间的连通处,雾化芯组件包括多孔陶瓷、发热网、固定支架以及弹性垫圈,发热网固定于固定支架上,多孔陶瓷夹设于发热网与弹性垫圈之间,弹性垫圈位于多孔陶瓷的边缘。通过设置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发热网,再将多孔陶瓷夹设于发热网与弹性垫圈之间,多孔陶瓷和发热网在固定支架和弹性垫圈的夹持下紧密贴合,从而无需采用烧结工艺使得多孔陶瓷和发热网紧密相连,生产和组装工艺简单,降低成本。降低成本。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器及制作方法、电子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烟
,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制作方法、电子烟。
技术介绍
[0002]电子烟又名虚拟香烟、蒸汽烟、气雾发生装置等,其主要通过加热电子烟内部存储的烟油或烟膏,产生气溶胶以供使用者抽吸。烟油中通常含有尼古丁盐,加热生成的气溶胶中包含尼古丁,但不含焦油、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因此可以给使用者提供一个健康的、替代香烟的抽吸体验。
[0003]现有的电子烟包括雾化器和电池杆,雾化器中的核心组件是雾化芯组件,雾化芯组件通常包括导油件和加热件,导油件用于传输烟油,加热件用于加热导油件中的烟油产生气溶胶。目前雾化器中的雾化芯组件多以多孔陶瓷芯为主,加热件多以蚀刻片(或发热丝)为主,为了使得多孔陶瓷芯与加热件紧密相连,雾化芯组件通常采用在陶瓷基体上印刷电子浆料或者嵌入金属加热件经过烧结制成,由于采用烧结制成,需要使用直径较大的金属加热件,嵌入的金属加热件会阻挡多孔陶瓷芯的部分微孔,使孔内部的烟油循环加热且无法雾化,造成糊芯,影响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及制作方法、电子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采用烧结工艺才能使得多孔陶瓷芯与加热件紧密相连,工艺复杂且会影响口感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油壳、雾化仓壳以及雾化芯组件,所述储油壳设有储油腔,所述雾化仓壳设有雾化仓,所述储油腔与所述雾化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设于所述储油腔与所述雾化仓之间的连通处,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多孔陶瓷、发热网、固定支架以及弹性垫圈,所述发热网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多孔陶瓷夹设于所述发热网与所述弹性垫圈之间,所述弹性垫圈位于所述多孔陶瓷的边缘。
[0007]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网的边缘设有连接部,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架和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配合的卡槽,所述连接部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与所述连接部配合的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连接部相互重叠并均卡设于所述卡槽内。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网的边缘设有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电极片,所述安装部设有与所述电极片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卡槽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陶瓷的外缘设有沉台,所述弹性垫圈设于所述沉台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垫圈的外缘设有翻边,所述翻边部分凸出于所述多孔陶瓷的外表面。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多孔陶瓷的形状为半空心圆柱体结构,所述发热网的形状为半空
心圆柱体结构或半圆管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储油壳设于所述雾化仓壳内,所述储油壳设有注油口,所述储油腔与所述雾化仓之间通过所述注油口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位于所述雾化仓内并与所述注油口对接,所述弹性垫圈位于所述注油口处并夹设于所述储油壳和所述多孔陶瓷之间,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与所述雾化仓壳相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设有与所述雾化仓连通的烟道,所述烟道位于所述储油腔的边缘。
[001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雾化器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上所述的雾化器,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0016]分别制作多孔陶瓷和发热网;
[0017]提供固定支架和弹性垫圈,将所述发热网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将所述多孔陶瓷夹设于所述发热网与所述弹性垫圈之间,所述弹性垫圈位于所述多孔陶瓷的边缘。
[0018]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包括吸嘴以及如上所述的雾化器,所述吸嘴与所述雾化器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固定支架用于固定发热网,再将多孔陶瓷夹设于发热网与弹性垫圈之间,多孔陶瓷和发热网在固定支架和弹性垫圈的夹持下紧密贴合,生产和组装工艺简单,且成本很低;从而无需采用烧结工艺使得多孔陶瓷和发热网紧密相连,避免因烧结时发热金属会嵌入多孔陶瓷的微孔内并阻挡部分微孔,造成糊芯,影响口感。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器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器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器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器的俯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芯组件的俯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器的仰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芯组件的仰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储油壳10、储油腔101、注油口102、烟道103、凸环11、雾化仓壳20、雾化仓201、容纳孔202、进气孔203、安装孔204、底座21、电极柱211、外壳22、雾化芯组件30、多孔陶瓷31、沉台311、发热网32、连接部321、电极片232、固定支架33、支撑架331、安装部332、卡槽332a、通孔332b、弹性垫圈34、翻边341、垫片35、吸嘴40、吸气孔401。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雾化器及制作方法、电子烟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器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器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器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
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器的俯视拆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芯组件的俯视拆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器的仰视拆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雾化芯组件的仰视拆分结构示意图。
[0031]如图1至图8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雾化器,包括储油壳10、雾化仓壳20以及雾化芯组件30,储油壳10设有储油腔101,雾化仓壳20设有雾化仓201,储油腔101与雾化仓201之间相互连通,雾化芯组件30设于储油腔101与雾化仓201之间的连通处,雾化芯组件30包括多孔陶瓷31、发热网32、固定支架33以及弹性垫圈34,发热网32固定于固定支架33上,多孔陶瓷31夹设于发热网32与弹性垫圈34之间,弹性垫圈34位于多孔陶瓷31的边缘。
[0032]本申请通过设置固定支架33用于固定发热网32,再将多孔陶瓷31夹设于发热网32与弹性垫圈34之间,多孔陶瓷31和发热网32在固定支架33和弹性垫圈34的夹持下紧密贴合,从而无需采用烧结工艺使得多孔陶瓷31与发热网32紧密相连,避免因烧结时发热网32的金属会嵌入多孔陶瓷31的微孔内并阻挡部分微孔,造成糊芯,影响口感;因此,本申请中雾化器的生产和组装工艺简单,且成本很低。
[0033]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储油壳10设于雾化仓壳20内,储油壳10设有注油口102(图7),储油腔101与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油壳(10)、雾化仓壳(20)以及雾化芯组件(30),所述储油壳(10)设有储油腔(101),所述雾化仓壳(20)设有雾化仓(201),所述储油腔(101)与所述雾化仓(20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雾化芯组件(30)设于所述储油腔(101)与所述雾化仓(201)之间的连通处,所述雾化芯组件(30)包括多孔陶瓷(31)、发热网(32)、固定支架(33)以及弹性垫圈(34),所述发热网(32)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33)上,所述多孔陶瓷(31)夹设于所述发热网(32)与所述弹性垫圈(34)之间,所述弹性垫圈(34)位于所述多孔陶瓷(31)的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网(32)的边缘设有连接部(321),所述固定支架(33)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架(331)和安装部(332),所述安装部(332)上设有与所述连接部(321)配合的卡槽(332a),所述连接部(321)卡设于所述卡槽(332a)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组件(30)包括与所述连接部(321)配合的垫片(35),所述垫片(35)与所述连接部(321)相互重叠并均卡设于所述卡槽(332a)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网(32)的边缘设有与所述连接部(321)连接的电极片(232),所述安装部(332)设有与所述电极片(232)配合的通孔(332b),所述通孔(332b)与所述卡槽(332a)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陶瓷(31)的外缘设有沉台(311),所述弹性垫圈(34)设于所述沉台(311)内。6.根据权利要求1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家太,周胜文,桂美进,李雪,刘光烜,林云燕,孔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