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284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及施工方法,铝模体系包括底模、侧模、横向模,底模和侧模之间经L型角铝连接,侧模的长度可调节,包括相互分离的上段模和下段模,上段模和下段模的外侧面共面设置,上段模底部设有插接公端,下段模顶部设有插接母端,通过控制插接公端插入插接母端的深度调节侧模的长度;插接母端的截面呈凹字形,插接公端的截面呈矩形,插接公端的内侧面与插接母端的凹字形槽底贴合,插接公端的宽度与插接母端的凹字形槽宽相等且大于竖直连接缝的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铝模体系容易在预制小箱梁之间进行搭建,且搭建后的铝模体系稳定性和密封性均较好,施工过程中浇筑的混凝土不易泄漏。筑的混凝土不易泄漏。筑的混凝土不易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是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的城市高架桥工程中,普遍使用预制的装配式梁体(小箱梁)拼接技术,首先在地面完成墩柱和盖梁的施工,再将多个预制小箱梁吊装架设在相邻的盖梁之间,对于雨水较多的地区一般采用湿接缝技术将多个预制小箱梁连接成一个整体,在湿接缝施工前需要先在相邻两根小箱梁的跨中横隔板之间进行竖直连接缝的施工,再进行相邻两根小箱梁之间水平连接缝的施工,竖直连接缝、水平连接缝作为预制小箱梁就位后的现浇部位,有助于增强梁体的荷载受力。
[0003]参考专利申请202110392398.8,上跨营业线桥梁湿接缝、跨中横隔板兜底防护施工方法,为了保证预制小箱梁之间竖直连接缝、水平连接缝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泄漏以及模板的稳定性,目前的竖直连接缝、水平连接缝普遍都是分两步进行浇筑的,首先通过在跨中横隔板外侧搭建模板完成跨中横隔板竖直连接缝的浇筑,使相邻小箱梁之间的跨中横隔板连接成一体,再通过在小箱梁水平连接缝底部搭建模板完成整个湿接缝的浇筑,使相邻的两根小箱梁连接成一个整体。这种施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的密封性,但施工效率会大打折扣,需要在跨中横隔板之间竖直连接缝的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小箱梁之间水平连接缝的浇筑。
[0004]当然,目前也有同时搭建好跨中横隔板外侧模板和小箱梁底部模板,同步完成跨中横隔板竖直连接缝和小箱梁水平连接缝浇筑的施工方法,但这种施工方法比较适合应用于混凝土浇筑量不大的施工场合,若在大跨度的高架桥中使用该施工方法首先模板的搭建过程会较为复杂,其次也很难保证模板安装后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容易出现混凝土从模板缝隙中泄漏这一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铝模体系容易在预制小箱梁之间进行搭建,且搭建后的铝模体系稳定性和密封性均较好,施工过程中浇筑的混凝土不易泄漏。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高架桥湿接缝呈T形,包括相邻小箱梁之间的水平连接缝、以及相邻跨中横隔板之间的竖直连接缝,铝模体系包括用于封堵竖直连接缝两侧的侧模、用于封堵竖直连接缝底部的底模、以及用于封堵水平连接缝底部的横向模,所述底模和侧模之间经L型角铝连接,L型角铝包括上连接面和侧连接面,上连接面连接侧模的底面,侧连接面连接底模的侧面,所述侧模的长度可调节,当L型角铝连接底模和侧模后,侧模的底面高度低于底模侧面的最高处;
[0007]所述侧模包括相互分离的上段模和下段模,上段模和下段模的外侧面共面设置,用于贴合跨中横隔板的侧面,所述上段模底部设有插接公端,下段模顶部设有插接母端,通
过控制插接公端插入插接母端的深度调节侧模的长度;所述插接母端的截面呈凹字形,插接母端的凹字形槽口所在面与下段模的外侧面共面设置,插接公端的截面呈矩形,插接公端的外侧面与上段模的外侧面共面设置,插接公端的内侧面与插接母端的凹字形槽底贴合,插接公端的宽度与插接母端的凹字形槽宽相等且大于竖直连接缝的宽度。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专利技术采用了长度可以调节的侧模,可适配不同长度的竖直连接缝,当本专利技术搭建后,相邻小箱梁之间的水平连接缝、以及相邻跨中横隔板之间的竖直连接缝可以同步浇筑。
[0009]其中,侧模由上段模和下段模拼接而成,通过对上段模底部插接公端以及下段模顶部插接母端具体结构的设计使得当侧模进行长度调节后,上模段与下模段的连接处仍然可以紧密贴合,不会泄漏浇筑的混凝土;具体地,插接母端截面呈凹字形,插接公端截面呈矩形,插接母端的凹字形槽口所在面与插接公端的外侧面共面,同时插接公端的宽度大于竖直连接缝的宽度,这就使得当混凝土浇筑时,跨中横隔板侧面、插接公端外侧面、下段模外侧面和插接母端凹字形槽口所在面四者能相互配合,对上模段与下模段连接处形成全包围结构,使得混凝土不易泄漏,稳定性和密封性均较高。
[0010]前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中,所述上段模底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等长度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下段模顶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等长度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端部与第三侧板的端部相铰接,所述第二侧板的端部与第四侧板的端部相铰接。
[0011]前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中,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的长度之和小于插接公端与插接母端的长度之和。
[0012]前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中,所述竖直连接缝两侧的侧模上对应地设置有通孔,在两侧侧模的通孔之间连接有密封管,穿过所述密封管内部设有第一对拉螺栓,第一对拉螺栓两侧设有与侧模紧贴的方管,第一对拉螺栓上套有垫片和螺母,垫片与两侧的方管紧贴,通过旋紧垫片外侧的螺母将竖直连接缝两侧的侧模拉紧固定。
[0013]前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中,所述底模的下方设有一对方管,小箱梁的上方设有一对方管,通过在两对方管之间设置第二对拉螺栓使底模在竖直方向上拉紧固定。
[0014]前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中,所述上段模和下段模上均设有通孔,下段模上的通孔与插接母端底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8cm。
[0015]前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中,所述L型角铝的上连接面和侧连接面之间成91
°
~93
°
的夹角。
[0016]前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中,所述L型角铝的侧连接面与底模的侧面相贴合,L型角铝的上连接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柔性的热胀材料,所述L型角铝上固定有可对凹槽内热胀材料加热的加热装置。
[0017]前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中,所述L型角铝的上连接面和侧连接面之间连接有加强梁。
[0018]前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一、取两个侧模,分别在侧模的上段模顶部连接L形转接头;
[0020]步骤二、使侧模外侧面紧贴住跨中横隔板的外侧面,封堵住竖直连接缝两侧,并使
上段模顶部连接的L形转接头顶住小箱梁之间水平连接缝的底端,通过方管、对拉螺栓、垫片和螺母的配合将竖直连接缝两侧的上段模拉紧固定;
[0021]步骤三、通过插接公端和插接母端的配合调整下段模与上段模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下段模的底端面低于竖直连接缝底端4~8cm,;
[0022]步骤四、通过方管、对拉螺栓、垫片和螺母的配合将竖直连接缝两侧的下段模拉紧固定,完成侧模的安装;
[0023]步骤五、取底模,使底模封堵住竖直连接缝底部开口,通过方管、对拉螺栓、垫片和螺母的配合将底模拉紧固定,完成底模的安装;
[0024]步骤六、取L型角铝,在L型角铝上连接面的凹槽内预先固定柔性的热胀材料,热胀材料的总体积大于凹槽容积,将L型角铝的侧连接面与底模的侧面相连接,将L型角铝的上连接面与侧模的底面相连接,完成L型角铝的安装;
[0025]步骤七、取横向模,将横向模与L形转接头连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高架桥湿接缝呈T形,包括相邻小箱梁(1)之间的水平连接缝(2)、以及相邻跨中横隔板(3)之间的竖直连接缝(4),铝模体系包括用于封堵竖直连接缝(4)两侧的侧模(5)、用于封堵竖直连接缝(4)底部的底模(6)、以及用于封堵水平连接缝(2)底部的横向模(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6)和侧模(5)之间经L型角铝(8)连接,L型角铝(8)包括上连接面(81)和侧连接面(82),上连接面(81)连接侧模(5)的底面,侧连接面(82)连接底模(6)的侧面,当L型角铝(8)连接底模(6)和侧模(5)后,侧模(5)的底面高度低于底模(6)侧面的最高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连接缝(4)两侧的侧模(5)上对应地设置有通孔(57),在两侧侧模(5)的通孔(57)之间连接有密封管(58),穿过所述密封管(58)内部设有第一对拉螺栓(59),第一对拉螺栓(59)两侧设有与侧模(5)紧贴的方管,第一对拉螺栓(59)上套有垫片和螺母,垫片与两侧的方管紧贴,通过旋紧垫片外侧的螺母将竖直连接缝(4)两侧的侧模(5)拉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6)的下方设有一对方管,小箱梁(1)的上方设有一对方管,通过在两对方管之间设置第二对拉螺栓(510)使底模(6)在竖直方向上拉紧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5)的长度可调节,包括相互分离的上段模(51)和下段模(52),上段模(51)和下段模(52)的外侧面共面设置,用于贴合跨中横隔板(3)的侧面,所述上段模(51)底部设有插接公端(511),下段模(52)顶部设有插接母端(521),通过控制插接公端(511)插入插接母端(521)的深度调节侧模(5)的长度;所述插接母端(521)的截面呈凹字形,插接母端(521)的凹字形槽口所在面与下段模(52)的外侧面共面设置,插接公端(511)的截面呈矩形,插接公端(511)的外侧面与上段模(51)的外侧面共面设置,插接公端(511)的内侧面与插接母端(521)的凹字形槽底贴合,插接公端(511)的宽度与插接母端(521)的凹字形槽宽相等且大于竖直连接缝(4)的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模(51)底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等长度的第一侧板(53)和第二侧板(54),下段模(52)顶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等长度的第三侧板(55)和第四侧板(56),所述第一侧板(53)的端部与第三侧板(55)的端部相铰接,所述第二侧板(54)的端部与第四侧板(56)的端部相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53)与第三侧板(55)的长度之和小于插接公端(511)与插接母端(521)的长度之和。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架桥湿接缝铝模体系,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施达周小荣陈健王浚金超朱勤业施政裘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建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