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及其防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830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及其防火结构。缆索抗火外套包括:防火筒和H型粘合条;防火筒沿轴向方向形成有粘结断口;H型粘合条的横截面为H型,H型粘合条的两侧开口与粘结断口的两侧边沿插接并粘合。防火结构将多个上述的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依次套设在缆索上;两个相邻的防火筒通过H型粘合环粘结固定,H型粘合环的截面为H型,H型粘合环的两侧开口与两个相邻的防火筒的端头插接并粘合;H型粘合环上具有避让H型粘合条的避让断口。采用防火胶泥制成H型的连接结构,这种粘结插合形式的稳定性强,且由于防火胶泥的制成结构较薄,所以外形较为平整,易于后续的涂胶施工。易于后续的涂胶施工。易于后续的涂胶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及其防火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缆索防火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及其防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桥梁缆索对桥梁起到了支撑和加固的作用,是索类桥梁最关键的受力构件之一。桥梁上通行的汽车发生事故时,如油罐车、客车、轿车等的冲撞,容易引起火灾。火灾发生后将对整个桥梁结构造成极大的破坏。特别是油罐车发生火灾时其燃烧速度快,火焰温度高,辐射力强,火焰中心的温度可达1400℃。桥梁缆索受热至一定温度后强度和硬度大幅度衰减,塑性明显增大,造成揽索变形,甚至造成桥体瘫塌,桥梁缆索一旦失效破坏将会引发多重灾难,造成非常惨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0003]一般缆索受热温度低于300℃时,其抗拉强度才不会受温度产生明显影响。从大桥通行车辆发生火灾到消防人员赶至现场至少需要30min以上的时间,因此有必要对缆索进行防火保护。
[0004]对既有桥梁缆索的防火防护目前已经不是什么技术难题,对于材料的选择施工上也完全能够满足防火的需求。但是现有的问题在于,防火层的施工一般比较繁琐,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会采用一些装配组装式的防火结构,但是这类结构均会由于拼接连接导致的表面凹凸不平问题,而且在拼接时也很难保证拼接后的结构强度。
[0005]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且外表面连接趋于平整的缆索抗火外套及其防火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及其防火结构,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包括:防火筒和H型粘合条;
[0009]所述防火筒沿轴向方向形成有粘结断口;所述H型粘合条的横截面为H型,所述H型粘合条的两侧开口与所述粘结断口的两侧边沿插接并粘合。
[00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H型粘合条实现防火筒的粘结断口的对接,H型粘合条利用其结构优势能够实现对防火筒粘结断口边沿的夹持,在夹持状态下同时进行粘结的稳定性更强,粘结效果更好,同时,由于H型粘合条规避了传统的卡接式结构,以最简单的方式形成外表面趋于平整的外形结构。
[001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中,所述H型粘合条包括第一拼接条和第二拼接条;所述第一拼接条沿轴向方向形成两条第一凸条,两条所述第一凸条形成直线型拼接口;所述第二拼接条沿轴向方向形成一条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插入所述直线型拼接口内,并与所述直线型拼接口粘合固定。本专利技术将H型粘合条设计
为第一拼接条和第二拼接条粘合的分体结构,分体结构的优势在于可以在第一拼接条和第二拼接条拼接的过程中,将防火筒粘结断口边沿粘结夹持在其所形成的H口内侧,能够降低H型防火胶泥加工的尺寸精度,能够防止由于内侧打胶所造成的插接不便、插接不到位、以及凹凸不平等情况。
[0012]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中,所述第二凸条的凸起高度小于所述直线型拼接口的深度。通过深度的间隙设置,为第一拼接条和第二拼接条的组装预留出可调空间,能够适应性根据防火筒的厚度进行粘结固定。
[0013]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中,所述H型粘合条由防火胶泥制成。H型粘合条由防火胶泥在模具中制作,并脱模成型,由于在现场施工抹胶粘结需要留出胶合凝固的时间,会延长施工周期,但是采用本专利技术的H型粘合条可以利用卡接和粘结的结构实现快速固定,这样可以不受凝固时间限制,快速进行施工。
[0014]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中,所述防火筒由多层玄武岩纤维和防火胶泥粘结复合组成。防火筒的结构可以采用现有的防火材料制成,并不是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的防火结构,将多个上述的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依次套设在缆索上;两个相邻的所述防火筒通过H型粘合环粘结固定,所述H型粘合环的截面为H型,所述H型粘合环的两侧开口与两个相邻的所述防火筒的端头插接并粘合;所述H型粘合环上具有避让所述H型粘合条的避让断口。
[00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火结构不仅将防火筒之间通过H型粘合条粘结固定,同时将两个防火筒也通过环状的H型粘合环粘结固定,使其具有同样的作用效果,既能够推进施工进度,又能够保证连接的结构强度和外表面的趋于平整。
[0017]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理论上,H型粘合条和H型粘合环粘结后均会相对于表面存在一定的凸出,但是在实际使用中,H型粘合条和H型粘合环的厚度其实是很薄的,单板的厚度一般不会超过2毫米,这种厚度是能够满足缆索外侧的平整度需求的,而且在粘结之后还会涂覆一层防火漆层(也可以不涂覆)和装饰漆层,这样在流平后的效果则趋于平整了。
[0018]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的防火结构中,所述H型粘合条包括第一拼接条和第二拼接条;所述第一拼接条沿轴向方向形成两条第一凸条,两条所述第一凸条形成直线型拼接口;所述第二拼接条沿轴向方向形成一条第二凸条,所述第二凸条插入所述直线型拼接口内,并与所述直线型拼接口粘合固定。
[0019]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的防火结构中,所述H型粘合环包括第一拼接环和第二拼接环;所述第一拼接环径向向外形成两条第一凸环,两条所述第一凸环形成环形拼接口;所述第二拼接环径向向内形成一条第二凸环,所述第二凸环插入所述环形拼接口内,并与所述环形拼接口粘合固定。
[0020]在本专利技术中,H型粘合条和H型粘合环均为分体结构,这样就可以通过分体结构的一部分进行定位,然后用另一部分进行粘结,这样在安装时更有优势,也可以保证组装粘结的稳定性。
[0021]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的防火结构中,先根据所述防火筒的所述粘结断口的位置在所述缆索上粘结固定所述第一拼接条,然后在所
述第一拼接条下方向所述缆索上粘结第一拼接环;将一个所述防火筒粘结在所述缆索外侧,并使其边沿与所述第一拼接条和所述第一拼接环粘结固定,向下依次粘结布置所述第一拼接条和所述第一拼接环,并随之粘结所述防火筒;最后将所述第二拼接条与所述第一拼接条插接粘合,将所述第二拼接环与所述第一拼接环插接粘合,并完成与所述防火筒边沿的粘结固定。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粘结方法能够利用H型粘合条和H型粘合环的分体优势,先定位,后粘结固定,使得粘结更方便,稳定性更强。
[0022]优选的,在上述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的防火结构中,在多个相互连接的所述防火筒结构上,所述第二拼接条与所述第一拼接条错位插接粘合。通过第二拼接条和第一拼接条的错位插接粘合,能够提高相邻防火筒之间的连接强度,能够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火筒(1)和H型粘合条(2);所述防火筒(1)沿轴向方向形成有粘结断口(11);所述H型粘合条(2)的横截面为H型,所述H型粘合条(2)的两侧开口与所述粘结断口(11)的两侧边沿插接并粘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粘合条(2)包括第一拼接条(21)和第二拼接条(22);所述第一拼接条(21)沿轴向方向形成两条第一凸条(211),两条所述第一凸条(211)形成直线型拼接口(212);所述第二拼接条(22)沿轴向方向形成一条第二凸条(221),所述第二凸条(211)插入所述直线型拼接口(212)内,并与所述直线型拼接口(212)粘合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条(221)的凸起高度小于所述直线型拼接口(212)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粘合条(2)由防火胶泥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筒(1)由多层玄武岩纤维和防火胶泥粘结复合组成。6.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的防火结构,其特征在于,将多个权利要求1

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型的缆索抗火外套依次套设在缆索(3)上;两个相邻的所述防火筒(1)通过H型粘合环(4)粘结固定,所述H型粘合环(4)的截面为H型,所述H型粘合环(4)的两侧开口与两个相邻的所述防火筒(1)的端头插接并粘合;所述H型粘合环(4)上具有避让所述H型粘合条(2)的避让断口(41)。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过H型防火胶泥粘结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雅陈伟叶继红康壮苏闵亮许丽丽张宗星汤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矿大正表面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