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小麦种植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种植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217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1 10:17
一种用于小麦种植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种植技术,包括种植模式、管网系统布置和高效水肥管理必要技术参数及其他非必要因素的技术参数,采用大流量滴灌系统与宽窄行相配套的合理参数的种植模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满足小麦根系需水的同时,增大了小麦的灌溉株数,减少了整个田间水的使用量,达到节水目的;与各生育期高效水肥管理策略相结合,大大提高各生育期水肥利用率的同时,大流量滴灌系统还易形成地表径流,将氮磷钾肥沿表面运移较大距离,起到了施肥的作用,省去了施用种肥和底肥的步骤,节省了农时,解决了后期利用常规滴灌小麦中后期磷钾的供应不足而影响小麦产量的问题,克服了传统滴灌技术不能产生地表径流的技术偏见,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节水节肥效果明显,出苗率与产量显著增加,同时亩投资也大大得到降低。降低。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小麦种植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种植技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小麦种植
,尤其是一种用于小麦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种植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小麦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粮食作物,在传统农业和现在农业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合理的栽种方法能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也能够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同时,还可以增强作物抵抗病虫害及抗倒伏能力,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力。随着人口增加,对粮食需求的刚性增长,栽培种植技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农业专家重视。
[0003]传统小麦的种植模式是采取等行距条播种植,在山东、河北、河南、新疆具有较大种植面积,但是条播播种量大,成本高,水肥利用效率低,光热效应差,不适合精量播种,机械化程度低。因此,在一些地区针对小麦种植采取了宽窄行种植模式。
[0004]然而,申请人认为:
[0005]目前种植模式的宽行和窄行的行距设置不合理,导致土地利用率不高,灌溉效果不好,而且需要在播种前施用底肥,步骤繁琐、工作量大,浪费农时。
[0006]此外,申请人还认为:
[0007]从灌溉方式角度考虑,先进的滴灌技术已被一些学者在小麦种植上进行了试探,但均是作物生理性研究,而针对小麦的种植技术参数未明确规定,如在不同土壤下,灌水器流量规格如何选择及管道系统如何布置?等一系列种植技术参数含糊不定,未能形成成套的系统性的滴灌小麦解决方案,且目前滴灌领域普遍认为小流量灌水器由于不易产生地表径流,且铺设距离长,一定程度可以降低系统管道成本,但针对小麦这种面源密植作物并非是最优的选择。
[0008]作为一套整体性的种植技术,除上述技术因素外,申请人认为:
[0009]高效的水肥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针对小麦不同生育期来说,如何灌溉和施肥,即何时灌/施?每次灌/施多少?等一些列的水肥管理措施在新的小麦种植技术上也需一一明确,成为制约水肥利用率的关键。
[0010]由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而引发出水肥效率不高,节水节肥效果一般,出苗和产量未有提升,投资成本仍相对较高等问题。
[0011]基于上述技术问题,综合考虑播前操作、播种时操作、生育期化学调控及收获操作等技术性操作,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小麦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种植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改善、甚至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小麦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种植技术。
[0013]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小麦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种植技术,包括种植模式、管网
系统布置和高效水肥管理,其中
[0015]所述种植模式,采用:
[0016]单条宽行和多条窄行交替排列模式,即多窄一宽相邻;
[0017]所述宽行行距为12

15厘米,窄行行距5

10厘米,相邻所述宽行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10厘米;
[0018]在所述窄行和宽行内进行穴播,
[0019]所述穴播的种穴位置采用错列布置,即相邻两行种穴的位置不在同一列上,
[0020]所述穴播的穴距为5

8厘米;
[0021]所述管网系统布置,采用:
[0022]基于所述种植模式的大流量滴灌系统,
[0023]所述大流量滴灌系统的滴头流量规格大于4L/h,
[0024]所述大流量滴灌系统的支管间距70

80米,支管长度35

40 米,
[0025]所述大流量滴灌系统的滴灌带宽行中间位置,
[0026]所述大流量滴灌系统的滴灌带设置于地表面,
[0027]所述大流量滴灌系统的滴灌带湿润峰大于55厘米;
[0028]所述高效水肥管理,采用:
[0029]基于所述种植模式和所述管网系统布置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系统,
[0030]所述高效水肥管理按照轮灌方式灌水,即当一个轮灌小区灌溉结束后,先开启下一个轮灌组,再关闭当前轮灌组,
[0031]所述高效水肥管理灌溉计划:全生育期滴灌5次~7次,灌水周期10天~15天,灌溉定额4200m3/hm2~4800m3/hm2。
[0032]进一步地,不同土壤质地下,所述种植模式的小麦宽窄行行距按照如下情况实现:
[0033]当土壤质地为沙土时,小麦宽行行距12

13厘米,窄行间距 5

7厘米;
[0034]当土壤质地为壤土时,小麦宽行行距13

14厘米,窄行间距 7

8厘米;
[0035]当土壤质地为黏土时,小麦宽行行距14

15厘米,窄行间距 8

10厘米。
[0036]进一步地,不同土壤质地下,所述管网系统布置按如下情况实现:
[0037]当土壤质地为沙土时,滴头流量为6

8升/小时,滴头间距 30

35厘米,滴灌带间距90

100厘米;
[0038]当土壤质地为壤土时,滴头流量为5

7升/小时,滴头间距 35

40厘米,滴灌带间距90

110厘米;
[0039]当土壤质地为黏土时,滴头流量为4

6升/小时,滴头间距 35

40厘米,滴灌带间距100

110厘米。
[0040]进一步地,所述高效水肥管理按照种子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及成熟期分别进行水肥管理,其中:
[0041]所述种子期,播种完成后立即进行地面滴灌管网的安装,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滴出苗水,
[0042]该生育期灌水定额能够使土壤湿润层深度达到20厘米,并达到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110%,当灌水量达到该生育期灌水定额的55

65%时进行随水施肥,施肥量为N、P2O5、K2O施用总量的5%;
[0043]所述出苗期,冬小麦出苗后15

20天进行灌溉,春小麦出苗后6

8天进行灌溉,当田间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持水量的71

74%时开始灌水,
[0044]根据出苗率的不同,其灌水标准设置为:
[0045]出苗率达到98%以上的轮灌区,田间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3

74%时灌水,
[0046]出苗率在95

97%之间的轮灌区,田间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2%时灌水,
[0047]出苗率在94%以下的轮灌区,田间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1%时灌水,
[0048]若灌溉完成后,田间土壤含水量大于71%,需要提前灌溉一次;
[0049]该生育期灌水定额能够使土壤湿润层深度达到25厘米,并达到田间土壤最大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小麦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模式、管网系统布置和高效水肥管理,其中所述种植模式,采用:单条宽行和多条窄行交替排列模式,即多窄一宽相邻;所述宽行行距为12

15厘米,窄行行距5

10厘米,相邻所述宽行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10厘米;在所述窄行和宽行内进行穴播,所述穴播的种穴位置采用:错列布置,即相邻两行种穴的位置不在同一列上,所述穴播的穴距为5

8厘米;所述管网系统布置,采用:基于所述种植模式的大流量滴灌系统,所述大流量滴灌系统的滴头流量规格大于4L/h,所述大流量滴灌系统的支管间距70

80米,支管长度35

40米,所述大流量滴灌系统的滴灌带铺设在宽行中间位置,所述大流量滴灌系统的滴灌带设置于地表面,所述大流量滴灌系统的滴灌带湿润峰大于55厘米;所述高效水肥管理,采用:基于所述种植模式和所述管网系统布置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系统,所述高效水肥管理按照轮灌方式灌水,即当一个轮灌小区灌溉结束后,先开启下一个轮灌组,再关闭当前轮灌组,所述高效水肥管理灌溉计划:全生育期滴灌5次~7次,灌水周期10天~15天,灌溉定额4200m3/hm2~4800m3/hm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麦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不同土壤质地下,所述种植模式的小麦宽窄行行距按照如下情况实现:当土壤质地为沙土时,小麦宽行行距12

13厘米,窄行间距5

7厘米;当土壤质地为壤土时,小麦宽行行距13

14厘米,窄行间距7

8厘米;当土壤质地为黏土时,小麦宽行行距14

15厘米,窄行间距8

10厘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麦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不同土壤质地下,所述管网系统布置按如下情况实现:当土壤质地为沙土时,滴头流量为6

8升/小时,滴头间距30

35厘米,滴灌带间距90

100厘米;当土壤质地为壤土时,滴头流量为5

7升/小时,滴头间距35

40厘米,滴灌带间距90

110厘米;当土壤质地为黏土时,滴头流量为4

6升/小时,滴头间距35

40厘米,滴灌带间距100

110厘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麦的宽窄行大流量滴灌种植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水肥管理按照种子期、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及成熟期分别进行水肥管理,其
中:所述种子期,播种完成后立即进行地面滴灌管网的安装,安装完成后立即进行滴出苗水,该生育期灌水定额能够使土壤湿润层深度达到20厘米,并达到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110%,当灌水量达到该生育期灌水定额的55

65%时进行随水施肥,施肥量为N、P2O5、K2O施用总量的5%;所述出苗期,冬小麦出苗后15

20天进行灌溉,春小麦出苗后6

8天进行灌溉,当田间土壤含水量达到最大持水量的71

74%时开始灌水,根据出苗率的不同,其灌水标准设置为:出苗率达到98%以上的轮灌区,田间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3

74%时灌水,出苗率在95

97%之间的轮灌区,田间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2%时灌水,出苗率在94%以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帅尹飞虎吴奇峰张万恒忠智博谢海霞屈英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垦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