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射器及真空产生装置,其可减少切换阀、喷射器、配管的设置空间,减轻组装作业的劳力负担。喷射器(20)具有喷射器主体(21)和负压产生机构(22),喷射器主体具有内部流路(27),负压产生机构具备喷出压缩空气的喷嘴部(23)及由来自喷嘴部的压缩空气产生负压的扩散器部(24)。喷射器主体具有固定地安装切换阀(40)的阀主体(41)的第一安装面和固定地安装歧管基座(10)的基座主体(18)的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具有连接切换阀的第一输出端口(A)向负压产生机构供给压缩空气的第一流入端口,此端口通过供给流路与喷嘴部连通,第二安装面具有连接歧管基座的负压输入端口向外部输出负压的负压供给端口,此端口通过负压连通流路与扩散器部连通。器部连通。器部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射器及具备它的真空产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压力空气通过而产生负压状态的喷射器及具备它的真空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这种喷射器,例如如专利文献1的图7所示的那样,组装到真空吸附装置等真空产生装置中。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真空吸附装置具有切换阀、真空产生装置和吸附垫等。切换阀将阀柱可滑动地收容在内部,与阀柱的移动相应地向喷射器供给压缩空气。另外。在切换阀上连接了用于使从压缩机等输出的压缩空气流动的供气配管和用于向喷射器供给压缩空气的供给配管。
[0003]喷射器具有喷出压缩空气的喷嘴部;将与来自喷嘴部的压缩空气的喷出相伴地吸引的空气和压缩空气混合后输出的扩散器部,在喷射器上连接了与供给配管和吸附垫相连的真空配管。如果真空配管内成为负压,则吸附垫内也成为负压,能由吸附垫的开口侧端面吸附工件。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
‑
2649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8]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真空吸附装置,由于喷射器和切换阀分开,所以用于设置两者的设置空间变大了。另外,两者的安装也个个地进行,进而必须由配管连接两者,作业工时变多,不能避免劳力负担的增大。
[0009]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将切换阀、配管等与喷射器连接的情况下,可抑制切换阀、喷射器及配管的设置空间的增大及作业的劳力负担的增大的喷射器及具备它的真空产生装置。
[0010]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喷射器,一种喷射器,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产生负压,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射器具有喷射器主体和负压产生机构,该喷射器主体在内部形成了内部流路,该负压产生机构具备喷嘴部及扩散器部,该喷嘴部与上述内部流路连接,使压缩空气喷出;该扩散器部由从上述喷嘴部喷出的压缩空气产生负压,并且将该压缩空气向外部排出,上述喷射器主体具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该第一安装面用于固定地安装作为切换阀的主体的阀主体;该第二安装面用于固定地安装作为歧管基座的主体的基座主体,在上述喷射器主体的上述第一安装面上开设了流入端口,该流入端口用于连接开设在上述切换阀的上述阀主体上的输出端口,向上述负压产生机构供给压缩空气;上述流入端口通过上述喷射器主体内的上述内部流路之中的正压供给流路与上述喷嘴部连通,在上述
喷射器主体的上述第二安装面上开设了负压供给端口,该负压供给端口用于连接开设在上述歧管基座的上述基座主体上的负压输入端口,将由上述负压产生机构产生的负压向外部输出;上述负压供给端口通过上述喷射器主体内的上述内部流路之中的负压连通流路与上述扩散器部连通。
[0012]在此情况下,优选为,在上述第一安装面上开设了喷射器侧供气端口,该喷射器侧供气端口用于连接开设在上述切换阀的上述阀主体上的切换阀侧供气流入端口,向上述切换阀供给压缩空气,在上述第二安装面上开设了供气流入端口,该供气流入端口用于连接开设在上述歧管基座的上述基座主体上的供气端口,使压缩空气流入,上述喷射器侧供气端口和上述供气流入端口通过上述喷射器主体内的上述内部流路之中的供气连通流路连通。
[0013]另外,优选为,上述第一安装面的上述流入端口具有第一流入端口及第二流入端口,该第一流入端口及第二流入端口用于分别连接开设在上述切换阀的上述阀主体上的第一输出端口及第二输出端口,上述第一流入端口及上述第二流入端口的任何一方通过上述内部流路与上述喷嘴部连通,上述第一流入端口及上述第二流入端口的任何另一方通过上述内部流路与上述负压供给端口连通。
[0014]另外,优选为,上述负压供给端口具有第一负压供给端口及第二负压供给端口,该第一负压供给端口及第二负压供给端口用于分别连接开设在上述歧管基座的上述基座主体上的第一负压流入端口及第二负压流入端口来供给负压,上述第一负压供给端口及上述第二负压供给端口和上述扩散器部通过上述内部流路之中的上述负压连通流路连通,上述第一流入端口及上述第二流入端口的任何另一方和上述负压连通流路通过上述内部流路之中的流入连通流路连通。
[0015]另外,优选为,在上述流入连通流路上设置了用于控制向上述负压供给端口侧流动的空气的流量的节流部。进而,优选为,在上述负压连通流路上设置了单向阀,该单向阀容许空气从上述负压连通流路向上述扩散器部侧流动,另一方面,限制空气从上述扩散器部向上述负压连通流路流动。另外,优选为,在上述扩散器部的下游侧,设置了用于排出从上述扩散器部输出的压缩空气的排出端口。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喷射器;安装在上述喷射器的上述第二安装面上的上述歧管基座;和安装在上述喷射器的上述第一安装面上的上述切换阀,上述切换阀具有上述阀主体、阀柱、第一驱动部及第二驱动部和阀柱移动机构部,该阀主体形成了从轴方向的一端侧向另一端侧延伸的阀孔及与上述阀孔连通的多个端口,该阀柱在轴方向滑动自由地收容在上述阀主体的上述阀孔内,该第一驱动部及第二驱动部配置在上述阀柱的轴方向两端,使上述阀柱向轴方向另一端侧的另一端侧切换位置移动,且使上述阀柱向轴方向一端侧的一端侧切换位置移动,该阀柱移动机构部使上述阀柱选择性地向作为上述一端侧切换位置和上述另一端侧切换位置的中间的相互不同的位置的第一中间切换位置及第二中间切换位置移动,上述多个端口具有上述第一输出端口、上述第二输出端口和上述切换阀侧供气流入端口,该第一输出端口连接上述喷射器的上述第一流入端口;该第二输出端口连接上述喷射器的上述第二流入端口;该切换阀侧供气流入端口连接开设在上述喷射器的上述第一安装面上的上述喷射器侧供气端口来供给压缩空气,上述阀柱移动机构部,在从使上述阀柱移动到上述一端侧切换位置的状态解除了由上述第二驱
动部进行的上述阀柱的推压时,使上述阀柱向上述第一中间切换位置移动;在从使上述阀柱移动到上述另一端侧切换位置的状态解除了由上述第一驱动部进行的上述阀柱的推压时,使上述阀柱向上述第二中间切换位置移动;在上述第一中间切换位置,成为如下的连通状态:将与上述喷嘴部连通的上述第一输出端口及上述第二输出端口的任何一方和上述切换阀侧供气流入端口连通,将其它的端口遮断而相互不连通;在上述第二中间切换位置,成为将上述多个端口全部遮断而相互不连通的非连通状态。
[0017]在此情况下,上述阀柱呈同轴状地具有弹簧座轴,上述阀柱移动机构部具有在轴方向移动自由地设置在上述弹簧座轴上的轴方向一端侧的第一弹簧座及轴方向另一端侧的第二弹簧座;和设置在上述第一弹簧座和上述第二弹簧座之间的弹簧构件,上述弹簧座轴具有使上述第一及上述第二弹簧座与轴方向的两端抵接的一对抵接部,在使上述第一及第二弹簧座与上述一对抵接部抵接的状态下,上述弹簧构件收缩地设置,在上述阀主体的上述阀孔中设置了一对止动部,该一对止动部使上述第一及第二弹簧座与将上述阀柱移动机构部配设在中间的其轴方向两侧抵接,在将上述一对抵接部间的轴方向长度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射器,其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产生负压,其特征在于,上述喷射器具有喷射器主体和负压产生机构,该喷射器主体在内部形成了内部流路,该负压产生机构具备喷嘴部及扩散器部,该喷嘴部与上述内部流路连接,使压缩空气喷出;该扩散器部由从上述喷嘴部喷出的压缩空气产生负压,并且将该压缩空气向外部排出,上述喷射器主体具有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该第一安装面用于固定地安装作为切换阀的主体的阀主体;该第二安装面用于固定地安装作为歧管基座的主体的基座主体,在上述喷射器主体的上述第一安装面上开设了流入端口,该流入端口用于连接开设在上述切换阀的上述阀主体上的输出端口,向上述负压产生机构供给压缩空气;上述流入端口通过上述喷射器主体内的上述内部流路之中的正压供给流路与上述喷嘴部连通,在上述喷射器主体的上述第二安装面上开设了负压供给端口,该负压供给端口用于连接开设在上述歧管基座的上述基座主体上的负压输入端口,将由上述负压产生机构产生的负压向外部输出;上述负压供给端口通过上述喷射器主体内的上述内部流路之中的负压连通流路与上述扩散器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安装面上开设了喷射器侧供气端口,该喷射器侧供气端口用于连接开设在上述切换阀的上述阀主体上的切换阀侧供气流入端口,向上述切换阀供给压缩空气,在上述第二安装面上开设了供气流入端口,该供气流入端口用于连接开设在上述歧管基座的上述基座主体上的供气端口,使压缩空气流入,上述喷射器侧供气端口和上述供气流入端口通过上述喷射器主体内的上述内部流路之中的供气连通流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安装面的上述流入端口具有第一流入端口及第二流入端口,该第一流入端口及第二流入端口用于分别连接开设在上述切换阀的上述阀主体上的第一输出端口及第二输出端口,上述第一流入端口及上述第二流入端口的任何一方通过上述内部流路与上述喷嘴部连通,上述第一流入端口及上述第二流入端口的任何另一方通过上述内部流路与上述负压供给端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负压供给端口具有第一负压供给端口及第二负压供给端口,该第一负压供给端口及第二负压供给端口用于分别连接开设在上述歧管基座的上述基座主体上的第一负压流入端口及第二负压流入端口来供给负压,上述第一负压供给端口及上述第二负压供给端口和上述扩散器部通过上述内部流路之中的上述负压连通流路连通,上述第一流入端口及上述第二流入端口的任何另一方和上述负压连通流路通过上述内部流路之中的流入连通流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流入连通流路上设置了用于控制向上述负压供给端口侧流动的空气的流量的节流部。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负压连通流路上设置了单向阀,该单向阀容许空气从上述负压连通流路向上述扩散器部侧流动,另一方面,限制空气从上述扩散器部向上述负压连通流路流动。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扩散器部的下游侧,设置了用于排出从上述扩散器部输出的压缩空气的排出端口。8.一种真空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根据权利要求3~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上述喷射器;安装在上述喷射器的上述第二安装面上的上述歧管基座;和安装在上述喷射器的上述第一安装面上的上述切换阀,上述切换阀具有上述阀主体、阀柱、第一驱动部及第二驱动部和阀柱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村宪一,
申请(专利权)人:SM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