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提高视频图像视觉效果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01936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提高视频图像视觉效果的方法,该方法先对视频图像计算亮度图,接着判断其是否属于亮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再根据不同的亮度分布情况设置不同的拐点,得到不同的映射函数曲线,最后对原始亮度图进行映射变换,得到提高对比度后的亮度图。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动态提高视频图像视觉效果的方法,选用分段线性扩展,有选择地拉伸某段灰度区间,使曲线平滑的变化,改善图像质量,不会在亮度逐渐变化的场景中出现突然的闪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提高视频图像视觉效果的方法,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输入整幅图像,对视频图像计算亮度图,得到代表在图像第i行第j列的像素点的亮度信息函数f(i,j)、整幅图像的亮度均值M、亮度最小值Min和亮度最大值Max;   步骤2、判断图像是否属于亮度分布不均匀的情况:步骤2.1、将图像分成L×N块,分别得到每小块图像的亮度均值,取其中的最大均值M↓[max]和最小均值M↓[min];步骤2.2、结合直方图,判断下述的式(1)是否成立,   (M↓[max]-M↓[min]>C↓[1])&(*H(M↓[min]+i)/Sum>C↓[3])&(*H(M↓[max]+i)/Sum>C↓[3])(1)式(1)中,H(.)是该图像在某灰度级上的像素数,Sum是整幅图像的总 象素数,C↓[1]、C↓[2]和C↓[3]都为常数,C↓[1]代表最大均值M↓[max]和最小均值M↓[min]相差的幅度;C↓[2]代表最大均值M↓[max]和最小均值M↓[min]附近的灰度范围;C↓[3]为在最大均值M↓[max]和最小均值M↓[min]附近的点占全图的比例;步骤2.3、若上述的(1)式成立,判断得到图像亮度分布不均匀,执行步骤3;若上述的(1)式不成立,判断得到图像亮度分布均匀,执行步骤4;步骤3、选取2个拐点A(Yin↓[1],You t↓[1])和B(Yin↓[2],Yout↓[2]),其中Yin↓[1]=M↓[min]+C↓[4]Yin↓[2]=M↓[max]-C↓[5]Yout↓[1]=Yin↓[1]+C↓[6]Yout↓[2]=Yi n↓[2]-C↓[7](2)式(2)中,C↓[4]、C↓[5]、C↓[6]和C↓[7]都为常数,C↓[4]表示拐点A与最小均值M↓[min]之间的距离;C↓[5]表示拐点B与最大均值M↓[max]之间的距离;C↓[6]表示拐点A 的拉伸幅度;C↓[7]表示拐点B的拉伸幅度;步骤4、拐点A(Yin↓[1],Yout↓[1])和B(Yin↓[2],Yout↓[2])分别在图像亮度均值M的两边,定义:Yin↓[1]=M-a↓[1]Yin↓[2]=M +a↓[2](3)式(3)中,a↓[1],a↓[2]是需要拉伸的距离,所述的a↓[1],a↓[2]的取值需确保计算得到的Yi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野侯钢王国中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