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机进料用保温装置,涉及工业生产设备,解决了当前注塑过机在注塑过程中存在电力消耗较大,以及存在影响制备产品质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输送管道以及安装在输送管道上的供料罐,输送管道的圆周外壁分别设置有传热端和绝热端,传热端和绝热端之间呈相邻分布,输送管道位于传热端的位置上均设置有环形夹板,环形夹板的内壁上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电热管,且环形夹板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计算面板,每组电热管为并联,每个环形夹板内部的电热管的电阻值、设置间距和输入电流均相等;达到有效维持融化后的塑胶材料的稳定性的效果,可以起到保证制备产品质量的作用。品质量的作用。品质量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进料用保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工业生产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注塑机进料用保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
[0003]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注射系统,注射系统是注塑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杆式、螺杆预塑柱塞注射式3种主要形式,应用最广泛的是螺杆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机的一个循环中,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塑料加热塑化后,在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下,通过螺杆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结束后,对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0004]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塑胶材料以最佳状态融化,例如加热温度过高,导致塑胶材料过融化,所制成的产品质量出现大幅度降低的问题,或者加热温度过低时,塑胶材料未完全融化,其中掺杂有颗粒状的材料,也会导致制成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所以目前采取的方式为:将塑胶原材料投入供料罐中,随着螺杆传输的方式,将原料慢慢传输到注料口处,并在对塑胶材料加热直至融化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输送管道外部的加热结构进行加热,所以为了维持融化后材料的稳定性,就需要长期开启加热结构,一方面会增加电力消耗,另一方面也会造成材料稳定性变差的问题,因此,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一种注塑机进料用保温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机进料用保温装置,达到有效维持融化后的塑胶材料的稳定性的效果,所以可以起到保证制备产品质量的作用。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输送管道以及安装在输送管道上的供料罐,所述输送管道的圆周外壁分别设置有传热端和绝热端,所述传热端和绝热端之间呈相邻分布;
[0007]所述输送管道位于传热端的位置上均设置有环形夹板,所述环形夹板的内壁上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电热管,且所述环形夹板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计算面板,每组所述电热管为并联,每个所述环形夹板内部的电热管的电阻值、设置间距和输入电流均相等。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体结构将输送管道上划分多个传热端和绝热端,在传热端上安装外加热结构,并且通过绝热端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热量浪费;
[0009]多个外加热结构内部由多个电热管组成,每个电热管的电阻值、设置间距和输入电流相等,所以可以通过对不同数量或不同位置上的电热管进行固定电流输入,以此来起到控制加热温度的作用,在起到加热保温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电力消耗。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管道的末端螺纹连接有注射嘴,所述注射嘴
的内部呈镜像对称设置有橡胶扣片,所述橡胶扣片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通孔。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注射嘴可以自由更换,并在注射融化好的塑胶材料时,通过橡胶扣片,在注入过程中,不会影响到塑胶进入到模具中,而在恢复原位时,可以将多余的塑胶材料回吸到输送管道中,且不会进入到模具与注射嘴的中间位置,从而避免塑胶材料因为停留在模具与注射嘴的中间位置造成的塑胶材料冷却的问题。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扣片的熔点大于供料罐内部的原材料的熔点。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入塑胶材料的过程中,设置的橡胶扣片不会随着橡胶材料的温度而融化。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夹板的上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显示灯,每个所述显示灯与对应位置的电热管为串联。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每个对应位置的电热管在连通电流后,可以通过显示灯直观的显示出来,从而便于单独或者集中控制每个电热管的开启。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计算面板上显示对应位置上的环形夹板内部的预设温度,所述环形夹板内部的预设温度等于一个电热管或多个电热管产生的温度总值。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电热管来控制加热温度的同时,可以通过计算面板来计算不同情况下所产生的温度。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管道上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探头均位于输送管道的内壁上,且每个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相邻的环形夹板的中间位置、环形夹板和注射嘴的中间位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每个电热管通电后,所产生的温度只是输出温度,因此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实际温度的变化,从而可以通过每段距离上的实际温度作为基础,精准控制环形夹板所产生的温度变化。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管道的内部一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环和定位螺纹块,且所述输送管道内部设置有输送辊轴,所述输送辊轴的圆周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输送螺旋片,且所述输送辊轴靠近密封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输送管道内壁匹配的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与密封环转动连接的连接销柱,所述连接销柱延伸至输送管道的外部,且所述连接销柱上开设有与定位螺纹块匹配的螺纹端,所述连接销柱位于输送管道外侧的末端固定安装有皮带盘。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体结构以螺杆式的推进方式进行原材料输送,并设置有密封环,具有较高的密封性,减少热量散失。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辊轴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有中心加热棒,所述中心加热棒末端分别贯穿活塞板、连接销柱和皮带盘,所述输送管道末端上固定安装有与中心加热棒匹配的配合支撑架。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材料受到外加热结构加热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中心加热棒对原材料的中心位置进行加热,以此来保证原材料内部的温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整体装置中,设置多个环形夹板作为外加热结构,对输送管道内部的不同位置
上的原材料进行加热,例如在物料刚刚进入到输送管道的过程中,大幅度提高温度,以此保证物料充分融化,并随着物料的移动,以实际情况来控制加热温度,防止出现温度过高的问题,也可以降低电力损耗,而在控制加热温度的过程中,只要是利用多个相同属性的电热管来控制温度,并可以直观的显示出来,以多段位置上的温度变化,来精准控制温度的变化,以此来稳定输送管道内部原材料的温度变化,起到了保温效果。
[0026]2、此外,还设置有中心加热棒,来作为内加热结构,以此来保证原材料内部温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附图说明
[002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的输送管道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的输送管道部件的剖切图;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进料用保温装置,包括输送管道(6)以及安装在输送管道(6)上的供料罐(5),其特征是,所述输送管道(6)的圆周外壁分别设置有传热端(601)和绝热端(602),所述传热端(601)和绝热端(602)之间呈相邻分布;所述输送管道(6)位于传热端(601)的位置上均设置有环形夹板(3),所述环形夹板(3)的内壁上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电热管(18),且所述环形夹板(3)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计算面板(4),每组所述电热管(18)为并联,每个所述环形夹板(3)内部的电热管(18)的电阻值、设置间距和输入电流均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进料用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输送管道(6)的末端螺纹连接有注射嘴(1),所述注射嘴(1)的内部呈镜像对称设置有橡胶扣片(19),所述橡胶扣片(19)的中心位置均开设有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进料用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橡胶扣片(19)的熔点大于供料罐(5)内部的原材料的熔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进料用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环形夹板(3)的上呈均匀分布固定安装有显示灯(17),每个所述显示灯(17)与对应位置的电热管(18)为串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进料用保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计算面板(4)上显示对应位置上的环形夹板(3)内部的预设温度,所述环形夹板(3)内部的预设温度等于一个电热管(18)或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光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中擎塑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