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伯特专利>正文

蜂窝式电热体、电加热器和废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0133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蜂窝式电热体、电加热器和废气处理系统。所述蜂窝式电热体用于通电后产生热能,所述蜂窝式电热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层叠单元,所述层叠单元在第一方向延伸且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层叠布置形成蜂窝结构,并且所述层叠单元的外侧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具有波浪形轮廓。本蜂窝式电热体结构紧凑,易于制造、安装和使用,能够迅速且均匀地提升温度。提升温度。提升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蜂窝式电热体、电加热器和废气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加热装置领域,尤其涉及蜂窝式电热体、电加热器和废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加热器作为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装置,已经在诸如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汽车以及人们家庭生活等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虽然目前市场上已提供了众多类型的电加热器产品,但是它们尚有一些不足之处而有待改进和优化。
[0003]举例而言,随着现代社会对燃料发动机排放污染物限制法规的升级,发动机(如汽油机、燃气机或柴油机等)废气排放限值被持续要求降低,尤其要求减少废气中的NO
x
以及PM、PN和HC等含量。对此,可利用催化剂技术,并且通过进一步提高催化剂转化效率来达到上述目标。然而,由于发动机在冷启动阶段、低速运行等工况下的排气温度都比较低,因此难以达到催化剂发挥效率所要求的工作温度,从而无法保证催化剂的工作性能,不能有效降低废气排放物。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人们会使用电加热器等加热装置来提供热能以促使排气温度达到较高值,例如通常可超过200℃(或更高值)。但是,本申请发现,现有的此类电加热器产品在结构设计、空间布局、使用性能、制造和装配等方面还存在着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蜂窝式电热体、电加热器和废气处理系统,从而可以解决或至少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可以为现有技术提供可替换的技术方案。
[0005]首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它提供了一种蜂窝式电热体,其用于通电后产生热能,所述蜂窝式电热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层叠单元,所述层叠单元在第一方向延伸且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层叠布置形成蜂窝结构,并且所述层叠单元的外侧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具有波浪形轮廓。
[0006]在根据本技术的蜂窝式电热体中,可选地,所述层叠单元包括:
[0007]第一电热片,其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构造成具有波浪形轮廓;
[0008]第二电热片,其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一电热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电热片构造成具有波浪形轮廓:以及
[0009]第三电热片,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电热片和所述第二电热片之间,并且构造成具有多个第一突出部和多个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和所述第二突出部设置成分别用于抵接在所述第一电热片和所述第二电热片的各自波浪形轮廓中,以将所述第三电热片限定在所述第一电热片和所述第二电热片之间。
[0010]在根据本技术的蜂窝式电热体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电热片和所述第二电热片基本上平行布置,并且两个相邻的层叠单元各自内的所述第一电热片和所述第二电热片
之间的间隔距离彼此相同或不同。
[0011]在根据本技术的蜂窝式电热体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电热片和所述第二电热片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波浪形轮廓;并且/或者,所述第一突出部设置成容纳在所述第一电热片的一个或多个波峰中,所述第二突出部设置成容纳在所述第二电热片的一个或多个波谷中。
[0012]在根据本技术的蜂窝式电热体中,可选地,所述蜂窝式电热体设置有两个以上层叠单元,并且其中两个相邻的层叠单元的各自相邻外侧共用同一波浪形轮廓。
[0013]在根据本技术的蜂窝式电热体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方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并且/或者所述蜂窝式电热体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所在平面内被卷绕布置。
[0014]其次,根据本技术的另外一个方面,它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根据以上任一项所述的蜂窝式电热体,所述蜂窝式电热体在所述电加热器通电后产生热能。
[0015]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电加热器中,可选地,所述蜂窝式电热体布置在所述电加热器的壳体内,并且卷绕布置成使得位于一区段中最外侧的层叠单元和与之相邻的位于另一区段中最外侧的层叠单元之间形成间隙用以绝缘。
[0016]在根据本技术所述的电加热器中,可选地,所述电加热器包括三个所述蜂窝式电热体,其中两个蜂窝式电热体卷绕布置成U型,另一个蜂窝式电热体卷绕布置成S型并且设置在所述两个蜂窝式电热体之间。
[0017]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方面,它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系统,所述废气处理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如以上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布置在所述废气处理系统的氧化催化器(DOC,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颗粒物捕捉器(DPF,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 Selective Catalyst Reduction)中的至少一个之前。
[0018]本蜂窝式电热体结构紧凑,易于制造、安装和使用,能够迅速且均匀地提升温度,因此非常适于在各类电加热器中使用本蜂窝式电热体来提供热能,并将电加热器应用到例如废气处理系统等设备中,以便可以快速提高发动机排气温度,有效保证和提高催化剂转化效率,促使排放污染物达标等。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一个根据本技术的电加热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然而所有描述不应用于形成任何限制。在本文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是用于进行区分性表述目的而无意于表示它们的顺序和相对重要性等,技术术语“基本上”旨在包括与特定量相关联的非实质性差异,例如可以包括给定值的
±
8%、
±
5%或
±
2%等范围。
[0022]此外,对于本文提及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
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允许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而不存在任何的技术障碍,从而应认为它们也都在本文的记载范围之内。另外,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零部件和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或若干处进行标示,或者在图中对于一些结构进行了简化显示。
[0023]在图1中示范性地展示了一个根据本技术的电加热器实施例的大致构造情况,在该电加热器中同时配置了三个根据本技术蜂窝式电热体示例,下面就结合以上示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4]如图1所示,电加热器100具有壳体1,在该壳体内布置有采用蜂窝式电热体3、4和5组合形成的加热芯体6,其中可以将蜂窝式电热体3和4在所图示的平面中卷绕成U型形状,并且将蜂窝式电热体5布置在它们之间并卷绕成S型形状。根据应用需要,蜂窝式电热体3、4和5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结构尺寸(如长度、厚度、看宽度等),并且可借助于紧固件7(如绝缘销钉等)或者焊接等连接方式固定在壳体1内。
[0025]蜂窝式电热体3、4和5可采用导电材料(如铜、铁等金属)制成,当将它们组合布置成加热芯体6时,可以将它们彼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窝式电热体,其用于通电后产生热能,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式电热体包括一个或多个层叠单元(10),所述层叠单元(10)在第一方向(D1)延伸且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方向(D1)的第二方向(D2)上层叠布置形成蜂窝结构,并且所述层叠单元(10)的外侧构造成沿着所述第一方向(D1)具有波浪形轮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式电热体,其中,所述层叠单元(10)包括:第一电热片(11),其在所述第一方向(D1)延伸并且构造成具有波浪形轮廓;第二电热片(12),其在所述第一方向(D1)延伸并且与所述第一电热片(11)在所述第二方向(D2)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电热片(12)构造成具有波浪形轮廓:以及第三电热片(13),其布置在所述第一电热片(11)和所述第二电热片(12)之间,并且构造成具有多个第一突出部(131)和/或多个第二突出部(132),所述第一突出部(131)和所述第二突出部(132)设置成分别用于抵接在所述第一电热片(11)和所述第二电热片(12)的各自波浪形轮廓中,以将所述第三电热片(13)限定在所述第一电热片(11)和所述第二电热片(1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式电热体,其中,所述第一电热片(11)和所述第二电热片(12)平行布置,并且两个相邻的层叠单元(10)各自内的所述第一电热片(11)和所述第二电热片(12)之间的间隔距离彼此相同或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蜂窝式电热体,其中,所述第一电热片(11)和所述第二电热片(12)具有相同或不同的波浪形轮廓;并且/或者,所述第一突出部(131)设置成容纳在所述第一电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友福彭丽丁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