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轮椅的平地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103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轮椅的平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方向的两对各自左右对称设置的行走轮,两对行走轮分别安装在前方两对履带装置和后方两对履带装置之间,行走轮分别通过对应的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和对应的基架的前支臂或后支臂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提高轮椅平地行走顺畅程度,并能够更好地方便控制轮椅上下台阶的优点。地方便控制轮椅上下台阶的优点。地方便控制轮椅上下台阶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轮椅的平地行走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轮椅,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轮椅的平地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轮椅或电动轮椅,是指专用于老年人或者腿脚不便人士使用的可移动的椅子,其下端装有轮子并依靠电机驱动代替行走。通常来说,常规轮椅比较方便在平地行走,但不便于阶梯爬行。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部分以履带代替行走轮作为行走机构的轮椅。例如CN201420594373.1曾公开过的一种履带式助力轮椅;CN201820333270.8曾公开的一种可变形履带轮椅车;CN202021230877.7公开的一种骨科病人用履带式轮椅;以及CN202021092616.3公开的具有伸缩收纳功能的履带式轮椅等专利,均属于这种结构方案情况。这种采用履带作为行走机构的轮椅,比较方便在上下阶梯时使用,在平地行走时,也可以靠履带提高平稳性。但是当在地面非常平整的情况下行走时,继续采用履带,反而会降低轮椅行走速度,加速履带机构损耗,缩短寿命。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申请人曾申请过专利CN202121847959.0的一种双履带轮椅,包括基架,基架上安装有座椅,基架下方安装有履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履带装置的前后两端各安装有一对平地轮,正常行驶状态时,平地轮下表面高于履带下表面,基架和履带装置之间还安装有履带升降控制机构,履带升降控制机构能够控制履带向上升起并使其下表面高于平地轮下表面。该技术专利具有能够更好地控制轮椅适应不同的平整度情况在地面行走,降低履带损耗,延长使用寿命的优点。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平地轮直接安装在履带装置上,平地时依靠控制履带装置升降实现平地轮支撑行走,控制难度较大。2该轮椅的履带装置为水平设置的长条形履带,上下台阶时控制难度较大,控制的便捷性有待进一步提高。3该轮椅上下台阶仍然存在控制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轮椅平地行走顺畅程度的电动轮椅的平地行走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动轮椅的平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方向的两对各自左右对称设置的行走轮,两对行走轮分别安装在前方两对履带装置和后方两对履带装置之间,行走轮分别通过对应的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和对应的基架的前支臂或后支臂相连。
[0008]这样,当面对平地行走有需要时,可以通过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控制四个行走轮下放,将领域撑起,使得履带装置脱离地面,由行走轮代替支撑轮椅实现平地行走。更加具体地说,在平地行走过程中,当路面不平时,可以靠履带装置支撑行走,极大地提高轮椅行走的平稳性,提高乘坐人员舒适性。但是当路面平整时,可以控制行走轮下放依靠行走轮支撑行走,以提高行走的轻便性,更好地控制轮椅前行,避免履带降低行走速度和磨损,降低
履带行走噪音,延长轮椅使用寿命。其中路面是否平整,可以依靠乘坐人员观察判断后控制,也可以依靠轮椅上设置的振动传感器检测反馈自动控制,具体检测实现方式和
技术介绍
所述前专利一致,不在此详述。这样,本装置在行走轮支撑行走切换控制时,是保持履带装置不动,控制行走轮向下伸出实现支撑,这样和
技术介绍
所述前专利的切换控制方式相比,控制更加简单快捷和可靠。同时在上下台阶时,还可以在依靠行走轮支撑使得履带装置悬空状态下,依靠履带装置转动调节电机调节履带装置倾斜角度,使其和台阶角度一致,然后再将行走轮收起后依靠履带装置上下台阶,这样更加方便轮椅上下台阶,提高轮椅乘坐舒适性。
[0009]进一步地,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包括依次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和对应的前支臂或者后支臂下端位置转动连接,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和对应的前支臂或后支臂中部位置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和前支臂或后支臂转动连接的一端和一个连杆电机相连并能够靠连杆电机带动转动;行走轮安装设置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连处位置。
[0010]这样,通过连杆电机带动第一连杆转动并带动连杆机构联动,进而带动行走轮上下实现升降控制,具有结构简单,稳定可靠的优点。
[0011]进一步地,前端的两个行走轮各通过一个行走轮安装座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行走轮安装板上,行走轮安装板上端固定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连处下侧面位置,行走轮安装板上还安装有转向电机和行走轮安装座传动连接。
[0012]这样,方便通过转向电机控制行走轮安装座转动,在轮椅依靠行走轮行走时实现对轮椅的转向控制。且具有结构简单,控制可靠的优点。
[0013]进一步地,左右相对的两个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中,位于两个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连处位置之间还水平固定设置有一根第一联动杆,位于两个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相连处位置之间还水平固定设置有一根第二联动杆。
[0014]这样,可以实现左右相对的两个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的联动,使其控制更加稳定可靠,且可以节省一侧的连杆电机。
[0015]进一步地,位于第一联动杆上沿垂向斜向上设置有一根支撑杆,支撑杆下端和第一联动杆可转动设置,第一联动杆上还安装有支撑杆转动控制电机,支撑杆转动控制电机能够控制支撑杆向上转动,支撑杆上端具有一个抵接头,基架上还对应设置有一个抵接座,当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控制行走轮向下伸出为行走状态时,支撑杆转动至竖直状态后抵接头能够和抵接座抵接形成支撑。
[0016]这样,当需要行走轮支撑行走时,通过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的连杆电机带动行走轮降下至行走工位后,可以再通过支撑杆转动控制电机控制支撑杆上端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抵接头能够和抵接座抵接形成稳定而可靠的支撑,轮椅和乘坐人员的重力直接通过支撑杆向下作用到第一联动杆并进而作用到下方的行走轮上,避免轮椅的重力通过连杆机构作用到连杆电机上,连杆电机不受轮椅重力作用,避免受损且极大地保证了轮椅行驶过程中支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7]作为另一种方式,位于第一联动杆上沿垂向斜向上设置有一根支撑杆,支撑杆下端和第一联动杆可转动设置,支撑杆上端具有一个抵接头,基架上还对应设置有一个抵接座;第一连杆中部上端还向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杠杆座,在第一连杆对应的前支臂或后支臂
下端还斜向下固定设置有一个支点支座,所述支撑杆上还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二杠杆座,还设置有一根联动杠杆,联动杠杆支点转动安装在支点支座上,联动杠杆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杠杆座上,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第二杠杆座上。
[0018]这样,当需要行走轮支撑行走时,通过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的连杆电机带动行走轮降下至行走工位的过程中,第一连杆转动的同时,能够通过联动杠杆带动支撑杆同步向上转动,使得当行走轮完全向下伸出转化为行走状态时,支撑杆恰好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抵接头能够和抵接座抵接形成竖直方向的支撑。保护连杆电机不受轮椅和乘坐人员重力作用,保证其控制的稳定性并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和上一种采用电机控制支撑杆转动的方式相比,本方式中巧妙设计了纯机械联动的结构控制支撑杆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轮椅的平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方向的两对各自左右对称设置的行走轮,两对行走轮分别安装在前方两对履带装置和后方两对履带装置之间,行走轮分别通过对应的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和对应的基架的前支臂或后支臂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平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包括依次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和对应的前支臂或者后支臂下端位置转动连接,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和对应的前支臂或后支臂中部位置转动连接;第一连杆和前支臂或后支臂转动连接的一端和一个连杆电机相连并能够靠连杆电机带动转动;行走轮安装设置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相连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平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端的两个行走轮各通过一个行走轮安装座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行走轮安装板上,行走轮安装板上端固定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连处下侧面位置,行走轮安装板上还安装有转向电机和行走轮安装座传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轮椅的平地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右相对的两个行走轮升降控制机构中,位于两个第一连杆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彬林彦均赵亮龚方鸿罗天扬张其娜美黎玲华王秀全沈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