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农业育种用育种架,涉及农业育种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且外壳的两侧内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旋转件的相对一侧边缘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培养板,两个所述旋转件的相对一侧靠近边缘位置分别开设有定位孔,通过设置外壳,设置的外壳便于实现电机和旋转件的位置固定,并且通过固定旋转件的位置实现多个培养板的位置固定,进而通过增加培养板顶部开设的培养槽实现较多数量的种子的同时培养,并且通过在培养板的底部设置重心块,便于保证无论旋转件的旋转角度如何,与旋转件转动连接的培养板始终为水平方向摆放,便于保证种子的顺利培养。培养。培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育种用育种架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育种
,尤其涉及一种农业育种用育种架。
技术介绍
[0002]改良作物的遗传特性,以培育高产优质品种的技术。又称作物品种改良。它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植物生态、植物生理、生物化学、植物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是一项投资少而效益高的生物技术,对发展种植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003]现有的农作物在进行改良试验时,较为显著的方法是将改良后的种子臭氧挑选一部分,并且将挑选出来的种子进行培养,但是现有的培养架通常位置单层结构,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可培养的种子数量有所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农作物在进行改良试验时,较为显著的方法是将改良后的种子臭氧挑选一部分,并且将挑选出来的种子进行培养,但是现有的培养架通常位置单层结构,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可培养的种子数量有所限制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农业育种用育种架。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育种用育种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且外壳的两侧内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旋转件的相对一侧边缘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培养板,两个所述旋转件的相对一侧靠近边缘位置分别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培养板靠近定位孔的位置滑动贯穿设置有定位杆,且培养板位于定位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且培养板的底部前后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布,所述连接布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重心块,所述外壳的内顶部靠近前侧位置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表面底部位置连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滴液管,且连接管的顶部表面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杆。
[0006]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前表面一侧铰链连接有门板。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贯穿外壳的表面与相邻的旋转件的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培养板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培养槽。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表面与支撑块的表面螺纹贯穿设置,且定位杆的表面与定位孔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导杆的表面与外壳的内顶部滑动贯穿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2]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外壳,设置的外壳便于实现电机和旋转件的位置固定,并且通过固定旋转件的位置实现多个培养板的位置固定,进而通过增加培养板顶部开设的培养槽实现较多数量的种子的同时培养,并且通过在培养板的底部设置重心块,便于保证
无论旋转件的旋转角度如何,与旋转件转动连接的培养板始终为水平方向摆放,便于保证种子的顺利培养。
[0013]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电动推杆,便于通过电动推杆伸缩实现滴液管升降,进而通过滴液管表面底部设置的连接管实现药剂滴落在培养槽中的种子附近,保证种子的顺利生长,并且通过旋转件旋转实现不同位置的培养板旋转至滴液管的下方,便于实现不同种子的不同滴液量的控制。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农业育种用育种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农业育种用育种架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农业育种用育种架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例说明:1、外壳;2、电机;3、门板; 4、导杆; 5、培养板; 6、培养槽; 7、重心块; 8、连接布; 9、旋转件;10、定位孔;11、电动推杆;12、连接管;13、滴液管;14、定位杆;15、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0]实施例1,如图1
‑
3所示,一种农业育种用育种架,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2,且外壳1的两侧内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旋转件9,电机2的驱动端贯穿外壳1的表面与相邻的旋转件9的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旋转件9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旋转件9的相对一侧边缘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培养板5,培养板5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培养槽6,两个旋转件9的相对一侧靠近边缘位置分别开设有定位孔10,培养板5靠近定位孔10的位置滑动贯穿设置有定位杆14,定位杆14的表面与支撑块15的表面螺纹贯穿设置,且定位杆14的表面与定位孔10的内表面滑动连接,且培养板5位于定位杆1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5,且培养板5的底部前后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布8,连接布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重心块7。
[0021]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通过在外壳1的内表面安装固定其他设备,实现外壳1内部的温湿度控制或者其他参数的调整,进而保证种子的生长环境模,并且通过设置的电机2驱动便于实现其中一侧的旋转件9旋转,而设置的培养板5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旋转件9的表面转动连接,因此当其中一个旋转件9旋转时,便于实现另一个旋转件9旋转,并且培养板5的底部通过连接布8连接有重心块7,因此在重心的作用下,便于实现旋转件9之间的培养板5始终为水平状态,因此在旋转件9旋转过程中,保证两个旋转件9之间的培养板5始终为水平状态,并且如图2和图3所示,设置在培养板5一侧位置的支撑块15便于实现定位杆14的位置固定,并且当培养板5旋转至靠近门板3一侧时,通过定位杆14与定位孔10的滑
动连接便于防止培养板5旋转,进而便于人员进行种子的种植以及成熟的幼苗的拔出。
[0022]实施例2,如图1
‑
3所示,外壳1的前表面一侧铰链连接有门板3,外壳1的内顶部靠近前侧位置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连接管12的表面底部位置连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滴液管13,且连接管12的顶部表面两侧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导杆4,导杆4的表面与外壳1的内顶部滑动贯穿设置。
[0023]其整个实施例2达到的效果为,门板3便于人员打开,进而便于人员实现种子的种植以及生长情况观察,并且通过设置的导杆4滑动贯穿外壳1的内顶部,可以防止连接管12晃动,同时电动推杆11的伸缩端与连接管12的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因此便于通过电动推杆11伸缩实现连接管12平稳升降,并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利用现有的软管贯穿外壳1的表面并与连接管12的一端连通,便于实现种子培养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营养液或者药剂的流入,并且通过设置的滴液管13直接落在培养槽6中,保证种子的顺利生长。
[0024]工作原理,人员打开门板3,通过旋转定位杆14实现定位杆14插入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育种用育种架,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2),且外壳(1)的两侧内表面中心处转动连接有旋转件(9),所述旋转件(9)对称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旋转件(9)的相对一侧边缘位置分别转动连接有培养板(5),两个所述旋转件(9)的相对一侧靠近边缘位置分别开设有定位孔(10),所述培养板(5)靠近定位孔(10)的位置滑动贯穿设置有定位杆(14),且培养板(5)位于定位杆(1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5),且培养板(5)的底部前后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接布(8),所述连接布(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重心块(7),所述外壳(1)的内顶部靠近前侧位置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1),所述电动推杆(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表面底部位置连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黄乃泰,夏小龙,翟寅,汪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连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