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的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0051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的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定位肛门托,定位肛门托设有一缕空部,缕空部内侧面设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至少三个定位点,定位点内置有显影液;支撑架,支撑架的一端从定位肛门托底部向腹侧延伸,支撑架呈弧形;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设在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弓,固定弓一端与调节装置连接,固定弓分为两段,固定弓为硬质结构,两段固定弓的尾部为内凹板状结构,两段固定弓之间相互插接,插接后通过锁止件锁紧;定位肛门托、支撑架、调节装置、固定弓均采用无磁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转换、定位,精确定位核磁共振下的病灶,并在超声下进行穿刺,有效提高融合穿刺的定位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的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前列腺穿刺
,尤其涉及一种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的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前列腺癌在多参数核磁共振上多能显示,而在超声下多不可见,尤其是中早期肿瘤,核磁共振下的直接穿刺,则由于所有设备必须全部为非磁性,而成本高昂,并且已有厂家的产品问世,由此需要一种结合核磁共振的准确性和超声的经济、便利性的穿刺方法,这就促生了核磁共振

超声融合穿刺。
[0003]如何在超声下定位核磁共振上可见的病灶,一直是个难题。中国专利公布号CN109758213A中公开的一种磁共振

超声融合前列腺穿刺针定位方法及系统,采用经尿道尿管定位,其缺陷在于定位的基准点依赖于尿管和尿道内口的相互关系,前列腺病变时,其增生、癌变等使得尿道内口周围结构异常增大、变形,尿管气囊形态也非固态结构,真实尿管插入后,其基准点并不能和解剖尿道内口重合,继而影响后续的定位精度。由于老年男性前列腺不同长度增大,且多为不规则的异形增大,这使得尿道内口形态并不固定。而尿管的固定需要通过一定大小的气囊实现,且同样容积的气囊(即注入同样容量的水),其气囊形态并不固定,这是由气囊本身所必须具备的良好伸展性所决定的,不同于固态结构的尺寸的稳定性。形态不固定的尿道内口和形态同样不固定的气囊之间,相互位置也不确定,再以此为基准确定的基准点,进行定位穿刺就存在定位精准度不足的缺陷。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能够定位更加准确的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的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意在利用个性化的尿道内口最尖端和一侧精囊角最外侧位置,采用经肛门定位肛门托及其至少三个定位点的定位系统,精确定位病变,实现精准穿刺。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的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包括:
[0006]定位肛门托,所述定位肛门托腹侧设有一缕空部,所述缕空部内侧面设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至少三个定位点,所述定位点内置有显影液。
[0007]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从定位肛门托底部向腹侧延伸,所述支撑架呈弧形。
[0008]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
[0009]固定弓,所述固定弓一端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固定弓分为两段,所述固定弓为硬质结构,两段固定弓的尾部为内凹板状结构,两段固定弓之间相互插接,插接后通过锁止件锁紧。
[0010]所述定位肛门托、支撑架、调节装置、固定弓均采用无磁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缕空部为四边形状,所述定位点为三个,三个定位点分别分布在四边形的两个或三个边上。
[0011]优选地,所述定位点内腔为三角形状,其内置的显影液为水,均可在核磁共振和超声下显影。
[0012]优选地,所述固定弓背侧设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为软质可调节长度的皮带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X轴、Y轴、Z轴以及调节滑块,所述Z轴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调节滑块设有竖槽和横槽,所述Z轴匹配穿插在竖槽中,所述X轴匹配穿插在横槽中,所述X轴的一端设有缕空槽,所述Y轴匹配穿插在缕空槽中,所述Y轴的一端与固定弓固定连接。
[0014]优选地,所述X轴、Y轴、Z轴上均设有刻度。
[0015]优选地,两段固定弓的尾部为内凹板状结构,内凹板状结构用以匹配卡位在人体的两侧额骨上。
[0016]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的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转换、定位,精确定位核磁共振下的病灶,并在超声下进行穿刺,有效提高融合穿刺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9]如图1所示,一种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的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包括:
[0020]定位肛门托1,定位肛门托1可插入肛门内,定位肛门托1的腹侧设有一缕空部2,定位肛门托1远离腹侧一端为切口状,定位肛门托整体可以理解为有切口的中空半圆柱形状。缕空部2内侧面设有至少三个定位点3,定位点3内腔为三角形状,定位点3内腔置有显影液,显影液一般为水,在核磁共振和超声下均可识别。本实施例中,缕空部2为四边形,定位点3为三个,图1中显示的缕空部2即为四边形,三个定位点3分别分布在四边形的两个或三个边上,分布在两个边上时,其中一个定位点3位于四边形左侧,另外两个定位点3位于四边形右侧,三个定位点3不在同一直线上,即三个定位点3的连线构成一个三角形,可将构成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为基准点。分布在三个边上时,其中一个定位点3位于四边形左侧,第二个定位点3位于四边形的右侧,第三个定位点3位于四边形的顶侧或低侧。容易理解,缕空部2的作用是供穿刺探头通过,因此缕空部2的形状不局限于四边形,缕空部2可以为三角形状,若定位点3也为三个,则三个定位点3可分别位于缕空部2的三个不同的内侧面。同理,定位点3的作用是供核磁共振成像后进行预先定位,因此定位点3的位置也几乎没有限制,此外,定位点3数量优选三个即可。
[0021]支撑架4,支撑架4的一端从定位肛门托1底部向腹侧延伸,支撑架4呈弧形,具体为:支撑架4绕过会阴、阴囊后与腹壁大致平行,支撑架4末端即为调节装置5。
[0022]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设在支撑架的另一端。本实施例中,调节装置5包括X轴51、Y轴52、Z轴53以及调节滑块54,Z轴53底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4上,调节滑块54设有竖槽55和横槽56,Z轴53匹配穿插在竖槽55中,X轴51匹配穿插在横槽56中,X轴51的一端设有缕空槽
57,Y轴52匹配穿插在缕空槽57中,X轴51、Y轴52、Z轴53上均设有刻度,便于识别调节的幅度。通过调节装置5,可以使定位肛门托1在三维方向上都能调整,并且各个方向都有刻度,这样调节位置可以被记录,实现精准定位。
[0023]固定弓6,固定弓6一端与调节装置5连接,这里,Y轴52的一端与固定弓6固定连接。固定弓6分为两段,固定弓6为硬质结构,两段固定弓6的尾部为内凹板状结构,凹板状结构用以匹配卡位在人体的两侧额骨上,两段固定弓6之间相互插接,插接后通过锁止件8锁紧。整个固定弓6用于固定于人体的双侧髂前上棘。为了更好地实现固定,固定弓6背侧设有固定带7,固定带7为软质可调节长度的皮带结构,固定带7用于从后方紧固两个固定弓6对人体双侧髂前上棘进行固定。固定弓6与固定带7均设置为可调节模式,是为了适用不同体型的患者。
[0024]上述定位肛门托1、支撑架4、调节装置5、固定弓6、固定带7、锁止件8均采用无磁材料制成,均可实现在核磁共振和超声下进行检测。
[0025]具体使用时,将定位肛门托1置入直肠,支撑架4绕过会阴、阴囊后,支撑架4的末端大致与腹部平行,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的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肛门托,所述定位肛门托设有一缕空部,所述缕空部内侧面设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至少三个定位点,所述定位点内置有显影液;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从定位肛门托底部向腹侧延伸,所述支撑架呈弧形;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设在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弓,所述固定弓一端与所述调节装置连接,所述固定弓分为两段,所述固定弓为硬质结构,两段固定弓的尾部为内凹板状结构,两段固定弓之间相互插接,插接后通过锁止件锁紧;所述定位肛门托、支撑架、调节装置、固定弓均采用无磁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的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缕空部为四边形状,所述定位点为三个,三个定位点分别分布在四边形的两个或三个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磁共振与超声融合的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晶程庆
申请(专利权)人: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