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接器用固定结构及转换器,固定结构包括:配合安装的插头组件和PCB板,插头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插销、第一延伸件和第一焊脚、依次连接的第二插销、第二延伸件和第二焊脚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三插销、第三延伸件和第三焊脚,第一焊脚、第二焊脚、第三焊脚均与PCB板配合安装,第一延伸件朝向第二插销和第三插销之间延伸,第二延伸件、第三延伸件均朝向第一插销。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转接器用固定结构,通过将第一延伸件朝向第二插销和第三插销之间延伸,第二延伸件、第三延伸件均朝向第一插销,使得第一焊脚、第二销轴以及第三销轴呈朝向中心聚拢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PCB板的大小,以减小转接器的体积。积。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接器用固定结构及转接器
[0001]本技术是关于转接器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转接器用固定结构及转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可携式电子产品的普及,对于因工作需要或者外出游玩而往来于各地的使用者而言,常常需在不同环境下使用电源插头。在无法寻得合适的电压或者两脚插座时,就需要用到电源转接器进行转换。现存的电源转接器体积庞大而不便于携带,造成使用者的困扰。
[0003]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器用固定结构及转接器,其能够减小转接器的体积,便于携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接器用固定结构,包括:配合安装的插头组件和PCB板,所述插头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插销、第一延伸件、第一焊脚和依次连接的第二插销、第二延伸件、第二焊脚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三插销、第三延伸件和第三焊脚,所述第一焊脚、第二焊脚、第三焊脚均与PCB板配合安装,所述第一插销、第二插销和第三插销呈三角布设,所述第一延伸件朝向第二插销和第三插销之间延伸,所述第二延伸件、第三延伸件均朝向第一延伸件延伸。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销与第三插销、第二延伸件与第三延伸件以及第二焊脚与第三焊脚均以第一延伸件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延伸件、第二延伸件和第三延伸件共面设置。
[0007]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插销一端与第一延伸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焊脚与第一延伸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插销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焊脚的延伸方向相反。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延伸件包括一端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销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焊脚与第二折弯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焊脚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插销的延伸方向相反。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折弯部到第一延伸件之间的距离沿靠近第一插销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延伸件包括一端相连的第三连接部和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三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插销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三焊脚与第三折弯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焊脚的延伸方向与第三插销的延伸方向相反。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插销到第一延伸件的中心轴线
的距离沿靠近第一插销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与PCB板配合安装的多个插套,所述第一焊脚、第二焊脚和第三焊脚中的一个至少与一个插套通过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铜线或者焊锡实现电连接。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底壳,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相互连通且供所述插销穿入的第一通孔、容纳延伸件的腔室以及供所述焊脚穿过的第二通孔。
[001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转接器,包括所述的固定结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一种转接器用固定结构,通过将第一延伸件朝向第二插销和第三插销之间延伸,第二延伸件、第三延伸件均朝向第一插销,使得安装于第一延伸件上的第一焊脚、安装于第二延伸件上的第二销轴以及安装于第三延伸件上的第三销轴呈朝向中心聚拢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PCB板的大小,以减小转接器的体积。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转接器用固定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插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插头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底壳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2]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转接器用固定结构,包括:配合安装的插头组件10和PCB板20、与PCB板20配合安装的多个插套30以及底壳40。
[0025]如图2所示,插头组件1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插销11、第一延伸件111、第一焊脚112和依次连接的第二插销12、第二延伸件121、第二焊脚122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三插销13、第三延伸件131和第三焊脚132。第一焊脚112、第二焊脚122、第三焊脚132均与PCB板20配合安装。
[0026]如图3和图2所示,第一插销11、第二插销12、第三插销13呈三角布设。第一插销11位于顶角处,第二插销12和第三插销13以第一延伸件111 的中心轴线L呈对称设置的分别位于两底角处。第二插销12到第一延伸件111 的中心轴线L的距离沿靠近第一插销11的方向逐渐增大,以满足国家相关标准。第三插销13到第一延伸件111的中心轴线L的距离沿靠近第一插销11 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一插销11对应于插座连接的地线,第二插销12对应于插
座连接的零线,第三插销13对应于插座连接的火线。
[0027]如图3和图2所示,第一延伸件111朝向第二插销12和第三插销13之间的中心处延伸。第二延伸件121和第三延伸件131均朝向第一延伸件111 延伸。第二延伸件121与第三延伸件131以第一延伸件111的中心轴线L呈对称设置。第二焊脚122与第三焊脚132以第一延伸件111的中心轴线L呈对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件111、第二延伸件121和第三延伸件 131共面设置。
[0028]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延伸件111呈长条形,第一插销11的一端与第一延伸件111的一端连接,第一焊脚112的一端与第一延伸件11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插销11和第一延伸件111垂直设置,第一焊脚112与第一延伸件111 垂直设置。第一插销11和第一焊脚112相互平行,第一插销1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焊脚112的延伸方向相反。
[0029]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延伸件121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且一端相连的第二连接部1211和第二折弯部1212。第二连接部1211的另一端与第二插销12 的一端部连接,第二折弯部1212的另一端与第二焊脚122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1211与第二插销12相互垂直,第二折弯部1212与第二焊脚122相互垂直。第二插销12与第二焊脚122相互平行,第二插销1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焊脚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接器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安装的插头组件和PCB板,所述插头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插销、第一延伸件、第一焊脚和依次连接的第二插销、第二延伸件、第二焊脚以及依次连接的第三插销、第三延伸件和第三焊脚,所述第一焊脚、第二焊脚、第三焊脚均与PCB板配合安装,所述第一插销、第二插销和第三插销呈三角布设,所述第一延伸件朝向第二插销和第三插销之间延伸,所述第二延伸件、第三延伸件均朝向第一延伸件延伸。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器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销与第三插销、第二延伸件与第三延伸件以及第二焊脚与第三焊脚均以第一延伸件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延伸件、第二延伸件和第三延伸件共面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接器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销一端与第一延伸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焊脚与第一延伸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插销的延伸方向与第一焊脚的延伸方向相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接器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件包括一端相连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插销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焊脚与第二折弯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杭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鲲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