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00115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包括衣体、左袖体和右袖体,左袖体和右袖体上均设置有条形缺口,位于左袖体的条形缺口位置处设有第一拉链,位于右袖体的条形缺口位置处设有第二拉链,第一拉链包括第一链牙和第一拉头,第二拉链包括第二链牙和第二拉头,第一链牙与第二链牙相吻合;该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通过在左袖体和右袖体分别设置有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操作时,可分别将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打开,利用第一拉链和第二拉链的组合,使得左袖体和右袖体围成圆筒状结构,并包裹在衣体的外部,使得衣体窝在圆筒状结构的内部,解决了内胆羽绒在折痕处分布不均的问题,达到了衣体不产生折痕,而且方便快速折叠的效果。而且方便快速折叠的效果。而且方便快速折叠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羽绒服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

技术介绍

[0002]羽绒服有重量轻、质地软、保暖好的特点,尤其适于寒冷天气下穿着。但由于人们对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羽绒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羽绒服具备御寒的效果,同时希望羽绒服在不穿时可进行快速的收纳操作,而现有市场上也出现了能收纳成颈枕的羽绒服;
[0003]公开号为“CN206491369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折叠收纳成颈枕的羽绒服,包括羽绒服下边,所述羽绒服下边的前表面右侧设置有固定纽扣帽,且羽绒服下边的上方设置有羽绒服下身,所述羽绒服下身的右侧靠近羽绒服下边的右上方设置有羽绒服袖子,所述羽绒服袖子的左侧靠近羽绒服下身的上方设置有羽绒服上身;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用户可以使用下边纽扣帽与下身纽扣体将领子纽扣帽将羽绒服下身折叠固定,再使用固定纽扣帽与上身纽扣体将羽绒服上身折叠固定起来,这样可以得到圆柱形的靠枕,再通过两只羽绒服袖子固定在工作人员脖子上,使得用户在工作中使用,保护脖子,且羽绒服靠头给脖子更加舒适的感觉,但该种羽绒服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羽绒服在折叠过程中,会在折叠处形成折痕,经过长期的折叠,会导致折痕处的羽绒排挤至内胆内,导致内胆内的羽绒分布不均,保暖效果大打折扣;2、在采用纽扣的方式收纳羽绒服时,纽扣会与羽绒服之间存在缝隙,一方面,羽绒服的整体保暖性大幅度降低,另一方面,折叠收纳及其不方便,3、在羽绒服折叠后,折叠内会产生间隙,容易虫蛀产卵,不仅容易降低羽绒服的使用寿命,而且难以多功能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包括衣体、左袖体和右袖体,所述左袖体和右袖体上均设置有条形缺口,所述条形缺口的一端延伸至袖口位置,另一端延伸至肩部位置,位于左袖体的条形缺口位置处设有第一拉链,位于右袖体的条形缺口位置处设有第二拉链,第一拉链包括第一链牙和第一拉头,所述第二拉链包括第二链牙和第二拉头,其中第一链牙与第二链牙相吻合。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拉链还包括第一挡条和设于第一链牙一侧的第二挡条,所述第二挡条的内侧设有供第一挡条穿过的凹槽,在沿着袖口方向拉动第一拉头,使得第一拉链关闭时,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会在磁吸条的作用下,处于快速吸附闭合的作用,一方面,快速吸附的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会使得左袖体上的条形缺口处于闭合状态,方便第一拉头的滑动,另一方面,相接触的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能有效的避免第一拉头接触左袖体的内衬面料,避免第一拉头发生卡顿。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的材质为橡胶,橡胶的质地柔软,且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接触时,密封效果好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接触面上均均匀分布有磁吸条,便于快速吸附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左袖体和右袖体的正反两面均设有充气件,所述充气件包括覆盖面料,所述覆盖面料与羽绒服之间形成有异形内胆,所述异形内胆的内部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充气端设有气门,当该羽绒服折叠收纳时,由于衣体与展开的左袖体和右袖体之间会存在间隙,通过向气门充气,使得气囊在异形内胆内迅速鼓起,用于快速填充间隙,一方面,防止衣体顺着间隙脱离展开的左袖体和右袖体的内部,另一方面,避免昆虫在间隙中产卵筑巢,大大保证了羽绒服的收纳存储寿命,再一方面,可通过气囊的快速充气,使得收纳呈圆筒状的羽绒服具有一定的支撑力,方便应急使用,例如,可在户外紧急做枕头等。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异形内胆的内表面与气囊的外表面设有若干组牵引绳,当气囊充气时,牵引绳会被挤压在异形内胆和气囊之间,当气囊泄气时,牵引绳能限定气囊在异形内胆内的位置,避免限定气囊顺着气门,脱离异形内胆的内部。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覆盖面料的外表面设有防水涂层,防水涂层增强了覆盖面料的外表面防水效果,当使用者掉落至水中时,气囊的鼓起,可以增强落水这手臂部位上的浮力,便于穿戴者快速浮出水面。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方案中涉及的羽绒服,取代常规的羽绒服折叠方式,整体羽绒服不需要利用常规的折叠方式,从而并不会在羽绒服的本体上形成折痕,能有效的避免折痕处的羽绒分布不均的现象,而且利用左袖体和右袖体实现对衣体的遮蔽,一方面,起到防护衣体的作用,避免衣体直接接触柜体,避免衣体受污受损,另一方面,该羽绒服折叠成圆筒状结构,无论是平放还是倒放,不仅仅方便拿取,同时能有效的节约羽绒服的储存空间。
[0015]2、在沿着袖口方向拉动第一拉头,使得第一拉链关闭时,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会在磁吸条的作用下,处于快速吸附闭合的作用,一方面,快速吸附的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会使得左袖体上的条形缺口处于闭合状态,方便第一拉头的滑动,另一方面,相接触的第一挡条和第二挡条,能有效的避免第一拉头接触左袖体的内衬面料,避免第一拉头发生卡顿;
[0016]3、当该羽绒服折叠收纳时,由于衣体与展开的左袖体和右袖体之间会存在间隙,通过向气门充气,使得气囊在异形内胆内迅速鼓起,用于快速填充间隙,一方面,防止衣体顺着间隙脱离展开的左袖体和右袖体的内部,另一方面,避免昆虫在间隙中产卵筑巢,大大保证了羽绒服的收纳存储寿命,再一方面,可通过气囊的快速充气,使得收纳呈圆筒状的羽绒服具有一定的支撑力,方便应急使用,例如,可在户外紧急做枕头等,适用性更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收纳状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收纳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拉链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羽绒服收纳倒放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羽绒服收纳立放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衣体;2、左袖体;3、右袖体;4、条形缺口;5、第一拉链;51、第一链牙;52、第一拉头;53、第一挡条;54、第二挡条;55、凹槽;56、磁吸条;6、第二拉链;61、第二链牙;62、第二拉头;7、充气件;71、覆盖面料;72、异形内胆;73、气囊;74、牵引绳;75、气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包括衣体1、左袖体2和右袖体3,左袖体2和右袖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衣体(1)、左袖体(2)和右袖体(3),所述左袖体(2)和右袖体(3)上均设置有条形缺口(4),所述条形缺口(4)的一端延伸至袖口位置,另一端延伸至肩部位置,位于左袖体(2)的条形缺口(4)位置处设有第一拉链(5),位于右袖体(3)的条形缺口(4)位置处设有第二拉链(6),第一拉链(5)包括第一链牙(51)和第一拉头(52),所述第二拉链(6)包括第二链牙(61)和第二拉头(62),其中第一链牙(51)与第二链牙(61)相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5)还包括第一挡条(53)和设于第一链牙(51)一侧的第二挡条(54),所述第二挡条(54)的内侧设有供第一挡条(53)穿过的凹槽(5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折叠收纳的羽绒服,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传贵吴昆明聂平赵传书金宇霞
申请(专利权)人: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