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投口技术领域,是一种脚踏式投口,包括外壳、内壳、盖子及脚踏式开盖装置,外壳上端面设有与外壳内部相通的上投口,外壳下端面设有与上投口相通的下投口,外壳内设有两端分别与上投口和下投口相连通的内壳,上投口上侧设有盖子,外壳一侧设有能够开合盖子的脚踏式开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本装置设于地埋式垃圾装置上方,使用时无需手部接触盖子,只需通过脚踏式开盖装置打开盖子,进行投放垃圾即可,其中内壳可以隔绝所投入的垃圾与零部件的直接接触,避免造成零部件的腐蚀和损坏,从而延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且便于投放垃圾,因此在使用时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高效的特点。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踏式投口
[0001]本技术涉及垃圾投口
,是一种脚踏式投口。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地埋式分类回收垃圾站,按垃圾的分类设置有多个垃圾投口,目前垃圾投口多是采用手动打开投口上的盖子,分为向内手动推开和向外手动翻开,手动打开投口上盖子的方式对于手上提有垃圾的用户来说很不方便,且容易感染病菌,手接触污染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容易导致感染,无法保护人员投放垃圾时的卫生安全。且现有垃圾投口的零部件未进行分层隔离,容易与垃圾接触后被腐蚀损坏,不好维护,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踏式投口,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垃圾投口需要用手打开及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脚踏式投口,包括外壳、内壳、盖子及脚踏式开盖装置,外壳上端面设有与外壳内部相通的上投口,外壳下端面设有与上投口相通的下投口,外壳内设有两端分别与上投口和下投口相连通的内壳,上投口上侧设有盖子,外壳一侧设有能够开合盖子的脚踏式开盖装置;脚踏式开盖装置包括开盖组件、脚踏板、左连杆传动机构及右连杆传动机构;位于外壳底部前侧设有能将盖子启闭的脚踏板,脚踏板分别通过左右对称的左连杆传动机构和右连杆传动机构与开盖组件传动连接,开盖组件与盖子连接在一起,所述左连杆传动机构和所述右连杆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外壳上。
[0005]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6]上述开盖组件可包括轴座、弯板及转动轴,在外壳上部后侧左右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轴座,在两个轴座内横向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在两个轴座之间的外壳后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内外相通的第一穿孔,对应上投口后侧位置的外壳顶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穿孔对应的第二穿孔,对应每个第一穿孔位置的转动轴上均固定有一个弯板,每个弯板的前端均依次穿过相对应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后与盖子的后部下端面固定在一起,转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能够使转动轴转动的左连杆传动机构和右连杆传动机构。
[0007]上述左连杆传动机构可包括旋臂、拉绳、轴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及第三固定轴,转动轴左部设有向后上方倾斜的旋臂,旋臂后端下侧连接有拉绳,拉绳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外壳下部前侧设有内外连通的第三穿孔,外壳下部后侧设有内外连通且与第三穿孔相对应的第四穿孔,对应第四穿孔下部右侧位置的外壳后壁固定有轴座,轴座左侧固定有第一固定轴,第一固定轴与第一连接杆中部转动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杆前部左侧设有左右贯穿的条形孔,第二连接杆后端左右间隔设有左板和右板,左板和右板之间横向固定有第二固定轴,第二固定轴穿设于条形孔内与第一连接杆前
部滑动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杆中部通过第三固定轴转动连接于内壳与外壳之间,第二连接杆前端穿过第三穿孔后与脚踏板左部下端面固定在一起,右连杆传动机构与左连杆传动机构结构相同且对称安装。
[0008]上述可包括线管,对应旋臂与第四穿孔之间位置的外壳后侧固定有线管,拉绳穿设于线管内。
[0009]上述外壳上端及内壳上端均可呈前低后高的倾斜状。
[0010]上述外壳后侧可固定安装有的后罩。
[0011]上述盖子前部上侧可设有把手。
[0012]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本装置设于地埋式垃圾装置上方,使用时无需手部接触盖子,只需通过脚踏式开盖装置打开盖子,进行投放垃圾即可,其中内壳可以隔绝所投入的垃圾与零部件的直接接触,避免造成零部件的腐蚀和损坏,从而延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且便于投放垃圾,因此在使用时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2为附图1中A
‑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4为不带后罩的闭盖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5为不带后罩的开盖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6为开盖状态下的脚踏式开盖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外壳,2为盖子,3为上投口,4为内壳,5为脚踏板,6为轴座,7为转动轴,8为弯板,9为旋臂,10为拉绳,11为轴座,12 为第一连接杆,13为第二连接杆,14为第一穿孔,15为第二穿孔,16为第三穿孔,17为左板,18为右板,19为第一固定轴,20为第二固定轴,21为第三固定轴,22为第四穿孔,23为后罩,24为把手,25为线管,26为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21]在本技术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 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以上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存在唯一的位置关系。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3]如附图1、2、3、4、5、6所示,该一种脚踏式投口包括外壳1、内壳4、盖子2及脚踏式开盖装置,外壳1上端面设有与外壳1内部相通的上投口3,外壳1下端面设有与上投口3相通的下投口,外壳1内设有两端分别与上投口3和下投口相连通的内壳4,上投口3上侧设有盖子2,外壳1一侧设有能够开合盖子2的脚踏式开盖装置;脚踏式开盖装置包括开盖组件、脚踏板5、左连杆传动机构及右连杆传动机构;位于外壳1底部前侧设有能将盖子2启闭的脚踏板5,脚踏板5分别通过左右对称的左连杆传动机构和右连杆传动机构与开盖组件传动连接,
开盖组件与盖子连接在一起,所述左连杆传动机构和所述右连杆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外壳1上。
[0024]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打开盖子2时,用脚踩脚踏板5,脚踏板5同时对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的左连杆传动机构和右连杆传动机构施以传动力,通过左连杆传动机构和右连杆传动机构的传动促使开盖组件工作,开盖组件从而打开盖子2;其中左连杆传动机构和右连传动机构均设于内壳4与外壳1之间的两侧间隙内,如此设计,内壳4可以隔绝所投入的垃圾与左连杆传动机构和右连传动机构的直接接触,避免造成零部件的腐蚀和损坏,从而延长本技术的使用寿命,且便于投放垃圾。
[0025]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一种脚踏式投口做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6]如附图4、5、6所示,开盖组件包括轴座6、弯板8及转动轴7,在外壳 1上部后侧左右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轴座6,在两个轴座6内横向转动连接有转动轴7,在两个轴座6之间的外壳1后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内外相通的第一穿孔14,对应上投口3后侧位置的外壳1顶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穿孔14对应的第二穿孔15,对应每个第一穿孔14位置的转动轴7上均固定有一个弯板8,每个弯板8的前端均依次穿过相对应的第一穿孔14和第二穿孔15后与盖子2 的后部下端面固定在一起,转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式投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内壳、盖子及脚踏式开盖装置,外壳上端面设有与外壳内部相通的上投口,外壳下端面设有与上投口相通的下投口,外壳内设有两端分别与上投口和下投口相连通的内壳,上投口上侧设有盖子,外壳一侧设有能够开合盖子的脚踏式开盖装置;脚踏式开盖装置包括开盖组件、脚踏板、左连杆传动机构及右连杆传动机构;位于外壳底部前侧设有能将盖子启闭的脚踏板,脚踏板分别通过左右对称的左连杆传动机构和右连杆传动机构与开盖组件传动连接,开盖组件与盖子连接在一起,所述左连杆传动机构和所述右连杆传动机构分别安装在外壳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脚踏式投口,其特征在于开盖组件包括轴座、弯板及转动轴,在外壳上部后侧左右间隔固定有至少两个轴座,在两个轴座内横向转动连接有转动轴,在两个轴座之间的外壳后壁开设有至少一个内外相通的第一穿孔,对应上投口后侧位置的外壳顶壁上开设有与第一穿孔对应的第二穿孔,对应每个第一穿孔位置的转动轴上均固定有一个弯板,每个弯板的前端均依次穿过相对应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后与盖子的后部下端面固定在一起,转动轴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能够使转动轴转动的左连杆传动机构和右连杆传动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脚踏式投口,其特征在于左连杆传动机构包括旋臂、拉绳、轴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及第三固定轴,转动轴左部设有向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虎,
申请(专利权)人:李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