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导航系统的AGV无人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962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导航系统的AGV无人车,包括AGV无人车体、分风架和泵机架,所述泵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吸气泵,所述分风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集气框,所述集气框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滤网架,所述集气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激光雷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AGV无人车体、分风架、吸气泵、集气框、滤网架、防护侧架、前嘴座和驱动架,可以实现对AGV无人车体以及表面核心元件进行有效的防碰撞保护操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启动AGV无人车体整体,使其进行自动导航式的移动运输操作,此时通过依次启动分风架侧面泵机架内部的吸气泵,使其从集气框处进行匀速缓慢的吸气操作。吸气操作。吸气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动导航系统的AGV无人车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车设备
,具体为一种具有自动导航系统的AGV无人车。

技术介绍

[0002]AGV是自动导引运输车,AGV是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工业应用中不需驾驶员的搬运车,以可充电之蓄电池为其动力来源,一般可透过电脑来控制其行进路线,以及行为,或利用电磁轨道来设立其行进路线,电磁轨道黏贴於地板上,无人搬运车则依循电磁轨道所带来的讯息进行移动与动作,AGV以轮式移动为特征,较之步行、爬行或其它非轮式的移动机器人具有行动快捷、工作效率高、结构简单、可控性强、安全性好等优势,与物料输送中常用的其他设备相比,AGV的活动区域无需铺设轨道、支座架等固定装置,不受场地、道路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在自动化物流系统中,最能充分地体现其自动性和柔性,实现高效、经济、灵活的无人化生产,其自动化程度高,由计算机,电控设备,激光反射板等控制,当车间某一环节需要辅料时,由工作人员向计算机终端输入相关信息,计算机终端再将信息发送到中央控制室,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向计算机发出指令,在电控设备的合作下,这一指令最终被AGV接受并执行将辅料送至相应地点。
[0003]比如公告号为CN 112147999 B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自动驾驶实验AGV车辆平台,由环境感知系统感知复杂交通环境的变化;由定位导航系统实现精准定位;由路由器提供可移动的网络数据;由控制决策系统依靠工控机为核心处理器开展各类计算进行实车控制和车辆数据的收发;由路径规划系统主要在电子地图中进行路径规划;由人机交互系统进行工控机的指令输入,以及提供可视化操作界面;由数据传输总线实现车辆实时数据传输;由运动控制系统依靠AGV电动车底盘进行执行,控制AGV电动车底盘的运动控制。还设计人工接管系统,为遥控器,拥有控制的最高权限,在紧急情况下实现对AGV电动车底盘的一键接管。本技术是一种低成本、多功能、多平台的自动驾驶实验AGV车辆平台。
[0004]然而该结构在进行实际的自动导航运输操作时,设备核心的元件结构无法得到车体外部的保护操作,一旦AGV无人车车体出现突发性的周边撞击问题时,设备的核心雷达元件,极易应外力无法进行缓冲,而传递至雷达表面,造成整体出现震荡,对雷达本身存在一定的危害,严重的撞击力甚至会导致雷达当场无法进行继续运行,需要进行立即维修操作,从而后续的维护成本较大,同时设备整体在进行撞击后,整体由于较好的瞬间锁死结构,车体轮胎部位可能还会打滑动平移,对车体造成二次伤害,不利于日常的使用,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具有自动导航系统的AGV无人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导航系统的AGV无人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结构在进行实际的自动导航运输操作时,设备核心的元件结构无法得
到车体外部的保护操作,一旦AGV无人车车体出现突发性的周边撞击问题时,设备的核心雷达元件,极易应外力无法进行缓冲,而传递至雷达表面,造成整体出现震荡,对雷达本身存在一定的危害,严重的撞击力甚至会导致雷达当场无法进行继续运行,需要进行立即维修操作,从而后续的维护成本较大,同时设备整体在进行撞击后,整体由于较好的瞬间锁死结构,车体轮胎部位可能还会打滑动平移,对车体造成二次伤害,不利于日常的使用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导航系统的AGV无人车,包括AGV无人车体,所述AGV无人车体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分风架,所述分风架的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泵机架,所述泵机架的内部设置有吸气泵,所述分风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集气框,所述集气框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滤网架,所述集气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置有激光雷达,所述集气框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的背部设置有散热板,所述AGV无人车体表面的两侧设置有电池组,所述AGV无人车体表面的两端设置有毫米波雷达,所述AGV无人车体表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固轮架,所述AGV无人车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侧架;
[0007]前嘴座和驱动架,所述前嘴座与AGV无人车体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架与AGV无人车体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前嘴座远离AGV无人车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前架,所述防护前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收缩架,所述第一收缩架正面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排气槽,所述第一收缩架的背面设置第一折叠气囊,所述第一折叠气囊的背面设置有第一进气阀,所述驱动架远离AGV无人车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后架,所述防护后架与防护前架结构相同,所述驱动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轮架,所述安装轮架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轮,所述驱动架靠近AGV无人车体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网槽,所述防护后架靠近驱动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监测外阀。
[0008]优选的,所述前嘴座靠近AGV无人车体的一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前嘴座的两侧设置有转向轮。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前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板,所述第一收缩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条。
[0010]优选的,所述固轮架的内部设置有限位胶框,所述限位胶框的内部设置有管型气囊。
[0011]优选的,所述固轮架的背部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设置有阻气阀。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侧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卡固条,所述防护侧架的内部设置

第二收缩架,所述第二收缩架的背面设置有第二折叠气囊,所述第二收缩架正面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排气槽,所述第二折叠气囊的背部设置有第二进气阀。
[0013]优选的,所述前嘴座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通管,所述AGV无人车体两侧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连通管。
[0014]优选的,所述防护侧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监测外阀,所述防护前架的内部设置有第三监测外阀。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该具有自动导航系统的AGV无人车,通过设置的AGV无人车体、分风架、吸气泵、集气框、滤网架、防护侧架、前嘴座、驱动架、防护前架、第一收缩架、第一排气槽、第一折叠气囊、防护后架、卡扣板、卡扣条、第二收缩架、第二折叠气囊和第二排气槽,可以实现对AGV无
人车体以及表面核心元件进行有效的防碰撞保护操作,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启动AGV无人车体整体,使其进行自动导航式的移动运输操作,此时通过依次启动分风架侧面泵机架内部的吸气泵,使其从集气框处进行匀速缓慢的吸气操作,然后在通过分风架将集气框处吸入的气流快速的向AGV无人车体的四个方向进行输送操作,在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辅助下,气流均匀的进入到AGV无人车体两端的防护前架和防护后架以及两侧的防护侧架内部,使得第一收缩架和第二收缩架处于微鼓起状态,此时气流从第一收缩架两端的第一排气槽和第二收缩架两端的第二排气槽处进行匀速的排气操作,保证日常进行有效的保护AGV无人车体周边缓冲保护操作,一旦AGV无人车体在向前移动过程中,出现紧急碰撞问题时,首先第一收缩架可以向防护前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导航系统的AGV无人车,包括AGV无人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AGV无人车体(1)表面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分风架(2),所述分风架(2)的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泵机架(3),所述泵机架(3)的内部设置有吸气泵(4),所述分风架(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集气框(5),所述集气框(5)的表面均匀设置有滤网架(6),所述集气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顶端设置有激光雷达(8),所述集气框(5)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器(9),所述显示器(9)的背部设置有散热板(10),所述AGV无人车体(1)表面的两侧设置有电池组(11),所述AGV无人车体(1)表面的两端设置有毫米波雷达(12),所述AGV无人车体(1)表面的四角固定连接有固轮架(13),所述AGV无人车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防护侧架(14);前嘴座(15)和驱动架(16),所述前嘴座(15)与AGV无人车体(1)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架(16)与AGV无人车体(1)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前嘴座(15)远离AGV无人车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前架(17),所述防护前架(17)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收缩架(18),所述第一收缩架(18)正面的两端设置有第一排气槽(19),所述第一收缩架(18)的背面设置第一折叠气囊(20),所述第一折叠气囊(20)的背面设置有第一进气阀(21),所述驱动架(16)远离AGV无人车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后架(22),所述防护后架(22)与防护前架(17)结构相同,所述驱动架(16)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轮架(23),所述安装轮架(23)的内部设置有驱动轮(24),所述驱动架(16)靠近AGV无人车体(1)的一端设置有散热网槽(25),所述防护后架(22)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合茂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