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汽器内部检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956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凝汽器内部检漏结构,所述凝汽器内部包括换热管、管板以及用于接收凝结水的热井,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热井上方,所述换热管的接口安装于所述管板上,所述热井的内侧壁上设有检漏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井内设置检漏槽,能够有效地接收凝结水和泄漏的循环水,设置连通检漏槽的通道,供导电测量仪的探杆能够很好地伸入检漏槽内,根据凝结水和循环水的导电率差异,实现泄漏情况监测,无需停机,无需通过真空泵将热井中的水抽出,操作方便简单快捷,将探杆留在通道内,可以实现实时监测,通道的启闭结构也确保了密封性能。通道的启闭结构也确保了密封性能。通道的启闭结构也确保了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汽器内部检漏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凝汽器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凝汽器内部检漏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凝汽器是用于将蒸汽减压降温后形成凝结水的设备,其内部会设置换热装置,一般包括换热板与管板;碍于设备精密度,换热管与管板的接口处会有缝隙漏水的可能,并且在壳体内部是受到蒸汽的热冲击,长期下来会产生轻微形变等,加大漏水的几率;因此会导致换热管内的循环水漏入所述热井中,混入凝结水内,不利于凝结水的后续使用,所以为了能够及时发现泄漏问题,会有相应的检测泄露的手段。
[0003]传统的凝汽器采用的检测泄漏的方式一般为,通过真空泵从热井内将处于真空状态下的凝结水抽出,再放入测量装置内进行检测,检测步骤繁琐,费时费力,造成很大程度的不便,也没法做到实时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凝汽器内部检漏结构,不需将热井内的凝结水抽出,实时监测凝汽器内的泄漏情况。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凝汽器内部检漏结构,所述凝汽器内部包括换热管、管板以及用于接收凝结水的热井,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热井上方,所述换热管的接口安装于所述管板上,所述热井的内侧壁上设有检漏槽,所述热井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导电测量仪的探杆伸入所述检漏槽内的通道,所述通道具有启闭结构。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热井内设置检漏槽,能够有效地接收凝结水和泄漏的循环水,设置连通检漏槽的通道,供导电测量仪的探杆能够很好地伸入检漏槽内,根据凝结水和循环水的导电率差异,实现泄漏情况监测,无需停机,无需通过真空泵将热井中的水抽出,操作方便简单快捷,将探杆留在通道内,可以实现实时监测,通道的启闭结构也确保了密封性能。
[0008]进一步的,所述检漏槽具有向上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管板的下侧,有效接收凝结水和泄漏的循环水。
[0009]进一步的,所述检漏槽上还设有用于排出所述检漏槽内部的水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包括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位于所述检漏槽外,所述第二管口位于所述检漏槽内,使检漏槽内的水能够通过溢流管排出,以使检漏槽内的水具有流动状态,确保下漏的循环水能够与槽内的水混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口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检漏槽的中部齐平,使检漏槽内的水能够保持在中部水位且持续的流动状态。
[0011]进一步的,所述溢流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疏水孔,确保水在溢流管内的顺畅流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启闭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热井外侧的阀门,所述阀门启闭所述通道,
保证开放和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中:1、热井;2、管板;3、检漏槽;31、通道;4、溢流管;41、第一管口;42、第二管口;43、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凝汽器内部检漏结构,所述凝汽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流通循环水,蒸汽在所述壳体内通过所述换热管表面进行降温冷凝;所述凝汽器的侧边设有管板,所述换热管的接口统一安装于所述管板上;所述壳体下方设有热井1,两个内部连通,所述壳体内的凝结水下落至所述热井1内,以方便后续排出或循环使用。
[0018]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管板2的接口处一般会有缝隙漏水的可能,并且在壳体内部是受到蒸汽的热冲击,长期下来会产生轻微形变等,加大漏水的几率,因此会导致换热管内的循环水漏入所述热井1中,混入凝结水内,不利于凝结水的后续使用,所以为了能够及时发现泄漏问题,会有相应地检测泄露的手段。
[0019]传统的凝汽器采用的检测泄漏的方式一般为,通过真空泵从热井1内将处于真空状态下的凝结水抽出,再放入测量装置内进行检测,检测步骤繁琐,而且抽取的时候需要停机,费时费力,造成很大程度的不便,也没法做到实时检测。
[0020]因此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所述热井1的内侧壁上设置检漏槽3,所述检漏槽3具有向上的开口,开口位于所述管板2的下侧,因此所述管板2上泄漏的循环水以及部分凝结水均会落入所述检漏槽3内;所述热井1的外侧壁上则开设有连通所述检漏槽3内的通道31,所述通道31供导电检测仪的探杆伸入至所述检漏槽3内;由于循环水和凝结水的导电率差别很大,探杆伸入后便能够通过实时监测导电率,以判断有无循环水从换热管口泄漏,且所述导电测量仪的探杆可于所述通道31内伸缩,以进入所述检漏槽3内的不同位置充分监测。
[0021]所述热井1的外侧还设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启闭所述通道31,以在不进行检测时也能保证所述通道31处的密封,保证热井1内的真空。
[0022]所述检漏槽3不断接收上方的凝结水,直到槽内装满,此时的所述检漏槽3内部下层的水流动性小,落入槽内的凝结水往往在槽内的上部积累后便很快从开口处流走,不会与槽内的水充分混合,进而此时泄漏的循环水落入槽内时也会很快地流走大部分,而只有少部分与槽内地水充分混合,进而此时所述检漏槽3内的导电率无法真实地反映具体地泄漏情况。
[0023]因此需要所述检漏槽3内的水保持持续的流动,以使得循环水落入槽内时能够快速混合,以便于导电测量仪的准确监测,具体地,所述检漏槽3上接有一个溢流管4,所述溢流管4为一个L型管,具有第一管口41和第二管口42,其中所述第二管口42横向伸入所述检漏槽3内,且位于所述检漏槽3的下部,所述第一管口41则位于所述检漏槽3外,且朝上设置。
[0024]其中,设置所述第一管口41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位于所述检漏槽3的中部,使得所述检漏槽3内的水位高于所述第一管口41时,槽内的水便会从所述第一管口41处流出,直至槽内的水位与所述第一管口41齐平,进而在持续不断有凝结水落入槽内的情况下,所述检漏槽3内存积的水能够一直处于流动状态,进而当有循环水落入时,能够快速充分地与凝结水混合。
[0025]为了防止所述溢流管4内的水张力过大,所述溢流管4的管壁上还开设有疏水孔43,以确保水在管内的顺畅流动。
[002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汽器内部检漏结构,所述凝汽器内部包括换热管、管板以及用于接收凝结水的热井(1),所述换热管位于所述热井(1)上方,所述换热管的接口安装于所述管板(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井(1)的内侧壁上设有检漏槽(3),所述热井(1)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导电测量仪的探杆伸入所述检漏槽(3)内的通道(31),所述通道(31)具有启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凝汽器内部检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槽(3)具有向上的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管板(2)的下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凝汽器内部检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漏槽(3)上还设有用于排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剑豪彭军华王进舟皮天午江新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