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腔连通装置及离心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9349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腔连通装置及离心设备,涉及离心设备领域,一种离心腔连通装置,其包括:静止部,所述静止部的内部中空,所述静止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内部连通的通孔;旋转部的第一端与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部的第二端从静止部的内部穿过,所述旋转部与所述静止部的内部同轴设置,并与静止部旋转密封,旋转部的内部设置有输送通道,输送通道与所述离心腔连通,所述旋转部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槽,环槽上设置有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的第一进出液口。静止部不随旋转部而旋转,方便在旋转过程中,对离心腔进行液体的输送及取出,进出液过程中不易发生污染,并且在进液及取废液时可以连接外部管路进行自动化的操作。自动化的操作。自动化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腔连通装置及离心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离心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心腔连通装置及离心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脂肪来源再生细胞群混合脂肪进行移植成为普遍的临床操作,衍生出多种手动处理脂肪及脂肪来源再生细胞的操作方法,其中需要用到离心的操作方法。
[0003]由于离心腔在离心过程中会高速旋转,进而对离心腔中添加液体会产生诸多不便,现有技术中,只能在离心前即离心腔静止时添加液体,在离心过程中无法进行液体的添加,对离心腔进行液体的输送及取出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在旋转过程中无法进行离心腔进液与取液的缺陷,提供一种离心腔连通装置及离心设备。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离心腔连通装置,其包括:
[0007]静止部,所述静止部的内部中空,所述静止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内部连通的通孔;
[0008]旋转部,所述旋转部的第一端与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部的第二端从所述静止部的内部穿过,所述旋转部与所述静止部的内部同轴设置,并与所述静止部旋转密封,所述旋转部的内部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与所述离心腔连通,所述旋转部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上设置有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的第一进出液口。
[0009]在本方案中,通过静止部与旋转部的相互配合,旋转部可以在静止部的内部中空区域旋转,并且旋转部与静止部设置有旋转密封,旋转部与外部封闭,不易产生污染。旋转部的内部设置有与离心腔连通的输送通道,在进液时通过静止部上设置的通孔,可以将液体输送至环槽内,并通过环槽内设置的第一进出液口输送至输送通道,液体通过输送通道输送至离心腔。在取废液时,废液可以通过输送通道输送至第一进出液口,进而通过环槽输出至通孔。静止部不随旋转部而旋转,方便在旋转过程中,对离心腔进行液体的输送及取出,进出液过程中不易发生污染,并且在进液及取废液时可以连接外部管路进行自动化的操作。
[0010]较佳地,所述静止部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密封处设置有轴承。
[0011]较佳地,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
[0012]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通孔,提供了两个与外部管路连接的通道,进而可以将进液管路与取废液的管路分离设置。
[0013]较佳地,所述环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环槽分别与所述通孔相对应。
[0014]在本方案中,环槽与通孔数量相同,并且相对应设置,液体的进入与废液的取出更为方便。
[0015]较佳地,所述离心腔连通装置还包括进液转接头和出液转接头,所述进液转接头与其中一个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出液转接头与另外一个所述通孔连接。
[0016]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进液转接头和出液转接头方便与外部管路连接,并且连接关系更为稳定。
[0017]一种离心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上所述的离心腔连通装置。
[0018]在本方案中,通过离心腔连通装置可以实现外部管路与离心腔连接,并且外部管路不随离心腔的旋转而旋转,进而方便了对离心腔的进液与取废液,采用离心腔连通装置可以提高离心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方便对离心设备进行进液与取液。
[0019]较佳地,所述离心设备包括离心腔,所述离心腔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穿设所述旋转部的第一开口,所述旋转部与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
[0020]在本方案中,旋转部与离心腔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密封性能好,不会对离心腔内部造成污染。
[0021]较佳地,所述离心设备包括离心腔,所述离心腔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旋转部的安装座,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座上。
[0022]在本方案中,旋转部的第一端与安装座固定,可以随安装座一起旋转。
[0023]较佳地,所述安装座的底部偏心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凸起部匹配的凹陷部,当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座时,所述凸起部插入到所述凹陷部中。
[0024]在本方案中,通过凸起部与凹陷部的配合,可以对旋转部起到限位作用,旋转部在随安装座旋转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离,运行更为稳定。
[0025]较佳地,所述安装座的外周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的第二进出液口,当所述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座时,所述第二进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处。
[0026]在本方案中,第二出液口始终位于第二开口处,输送通道可以始终与离心腔连接,进液与取出废液的过程更为顺利。
[0027]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在本技术中,通过静止部与旋转部的相互配合,旋转部可以在静止部的内部中空区域旋转,并且旋转部与静止部设置有旋转密封,旋转部与外部封闭,不易产生污染。旋转部的内部设置有与离心腔连通的输送通道,在进液时通过静止部上设置的通孔,可以将液体输送至环槽内,并通过环槽内设置的第一进出液口输送至输送通道,液体通过输送通道输送至离心腔。在取废液时,废液可以通过输送通道输送至第一进出液口,进而通过环槽输出至通孔。静止部不随旋转部而旋转,方便在旋转过程中,对离心腔进行液体的输送及取出,进出液过程中不易发生污染,并且在进液及取废液时可以连接外部管路进行自动化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心腔连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静止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旋转部的第二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旋转部的第一端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离心腔连通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静止部100
[0035]第一通孔110
[0036]第二通孔120
[0037]旋转部200
[0038]轴承210
[0039]环槽250
[0040]第一进出液口260
[0041]第二进出液口270
[0042]凹陷部280
[0043]输送通道290
[0044]进液转接头300
[0045]出液转接头400
[0046]安装座500
[0047]凸起部510
[0048]第二开口520
[0049]离心腔600
[0050]密封圈700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如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离心腔600连通装置,其包括:静止部100,静止部100的内部中空,静止部100的外表面设置有两个与内部连通的通孔。
[0052]旋转部200,旋转部200的第一端与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旋转部200的第二端从静止部100的内部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腔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静止部,所述静止部的内部中空,所述静止部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内部连通的通孔;旋转部,所述旋转部的第一端与旋转装置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部的第二端从所述静止部的内部穿过,所述旋转部与所述静止部的内部同轴设置,并与所述静止部旋转密封,所述旋转部的内部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与所述离心腔连通,所述旋转部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上设置有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的第一进出液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腔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止部与所述旋转部的旋转密封处设置有轴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腔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个。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腔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环槽分别与所述通孔相对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腔连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腔连通装置还包括进液转接头和出液转接头,所述进液转接头与其中一个所述通孔连接,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旭东王久存夏晶晶陆剑文孟德妍杨九歌谢楠彭思明舒青海刘婷彭义茭景栋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韬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