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撕裂型混炼胶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874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撕裂型混炼胶自动上料装置,具体涉及混炼胶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使用者可将配合剂和生胶投入混合筒内,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管绕自身轴线同步转动,转动管转动并通过转动盘驱动搅拌叶绕转动管的轴线同步转动,搅拌叶对配合剂和生胶进行混合搅拌处理,本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的不足,在向炼胶机输送配合剂和生胶前,能够对配合剂和生胶进行混合搅拌处理,从而使得后续炼胶机对配合剂和生胶的加工处理更为高效,也使加工所得到的混炼胶品质更高,除此之外,本实用能够自动将搅拌后的配合剂和生胶向外输出,使用者无需进行排料操作。作。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撕裂型混炼胶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炼胶
,具体为一种抗撕裂型混炼胶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炼胶是指将配合剂混合于块状、粒状和粉末状生胶中的未交联状态,且具有流动性的胶料,生胶按配方与配合剂经炼胶机混炼的胶料叫做混炼胶。
[0003]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
[0004]现有技术下,在向炼胶机上料时,大多直接将生胶和配合剂投入炼胶机内,生胶和配合剂由于缺乏充分的搅拌,导致炼胶机混炼所得到的混炼胶的品质上存在诸多瑕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撕裂型混炼胶自动上料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抗撕裂型混炼胶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固定连接有混合筒,所述混合筒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筒,所述混合筒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排料筒内部设置有排料机构,所述混合筒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所述混合筒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嘴和第二进料嘴。
[0008]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位于混合筒内部中心处,所述转动管顶端穿过混合筒顶部并竖直向上延伸,所述转动管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一组,所述转动盘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绕转动管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0009]优选地,所述转动管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盘,所述混合筒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定位盘表面与转动槽槽壁转动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排料机构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套设于转动管内部,所述旋转杆底端穿过转动管底端并竖直向下延伸至排料筒内腔底部,所述旋转杆顶端穿过转动管顶端并竖直向上延伸。
[0011]优选地,所述旋转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绞龙,所述绞龙位于排料筒内部,所述所述排料筒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中心处设置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与固定环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一组,所述承接块顶部开设有承接槽,所述承接槽底部贯穿开设有穿设孔。
[0012]优选地,所述旋转杆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表面与承接槽槽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杆套设于穿设孔内部。
[0013]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底部与混合筒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所述转动管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设置有皮带。
[0014]优选地,所述混合筒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旋转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7]本技术的使用者可将配合剂和生胶投入混合筒内,第一电机驱动转动管绕自身轴线同步转动,转动管转动并通过转动盘驱动搅拌叶绕转动管的轴线同步转动,搅拌叶对配合剂和生胶进行混合搅拌处理,搅拌处理完成后,第二电机驱动旋转杆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杆转动并驱动绞龙绕旋转杆的轴线同步转动,绞龙转动的同时配合剂和生胶的混合物由排料筒底部向外输出并进入炼胶机内,炼胶机对配合剂和生胶的混合物进行后续的加工,本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的不足,在向炼胶机输送配合剂和生胶前,能够对配合剂和生胶进行混合搅拌处理,从而使得后续炼胶机对配合剂和生胶的加工处理更为高效,也使加工所得到的混炼胶品质更高,除此之外,本实用能够自动将搅拌后的配合剂和生胶向外输出,使用者无需进行排料操作,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结构剖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固定环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动力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安装架;2、混合筒;21、第一进料嘴;22、第二进料嘴;3、排料筒;4、搅拌机构;41、转动管;42、转动盘;43、搅拌叶;44、定位盘;5、排料机构;51、旋转杆;52、绞龙;53、固定环;54、定位环;55、承接块;56、连接杆;57、承接槽;58、穿设孔;6、动力机构;61、第一电机;62、固定架;63、主动带轮;64、从动带轮;65、皮带;66、支撑架;67、第二电机;68、第一锥齿轮;69、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撕裂型混炼胶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上固定连接有混合筒2,混合筒2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筒3,混合筒2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4,排料筒3内部设置有排料机构5,混合筒2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6,混合筒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嘴21和第二进料嘴22。
[0025]进一步的,搅拌机构4包括转动管41,转动管41位于混合筒2内部中心处,转动管41顶端穿过混合筒2顶部并竖直向上延伸,转动管41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盘42,转动盘42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一组,转动盘42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拌叶43,搅拌叶43绕转动管4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转动管41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盘44,混合筒2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转动
槽,定位盘44表面与转动槽槽壁转动连接。
[0026]进一步的,排料机构5包括旋转杆51,旋转杆51套设于转动管41内部,旋转杆51底端穿过转动管41底端并竖直向下延伸至排料筒3内腔底部,旋转杆51顶端穿过转动管41顶端并竖直向上延伸,旋转杆51表面固定连接有绞龙52,绞龙52位于排料筒3内部,排料筒3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53,固定环53中心处设置有承接块55,承接块55与固定环53之间通过连接杆56固定连接,连接杆56设置有一组,承接块55顶部开设有承接槽57,承接槽57底部贯穿开设有穿设孔58,旋转杆51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环54,定位环54表面与承接槽57槽壁转动连接,旋转杆51套设于穿设孔58内部。
[0027]进一步的,动力机构6包括固定架62,固定架62底部与混合筒2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架6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61,第一电机6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63,转动管41顶端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64,主动带轮63与从动带轮64之间设置有皮带65,混合筒2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66,支撑架6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67,第二电机6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8,旋转杆5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69,第一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撕裂型混炼胶自动上料装置,包括安装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上固定连接有混合筒(2),所述混合筒(2)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筒(3),所述混合筒(2)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4),所述排料筒(3)内部设置有排料机构(5),所述混合筒(2)顶部设置有动力机构(6),所述混合筒(2)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嘴(21)和第二进料嘴(22);所述搅拌机构(4)包括转动管(41),所述转动管(41)位于混合筒(2)内部中心处,所述转动管(41)顶端穿过混合筒(2)顶部并竖直向上延伸,所述转动管(41)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盘(42),所述转动盘(42)沿竖直方向均匀设置有一组,所述转动盘(42)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拌叶(43),所述搅拌叶(43)绕转动管(4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型混炼胶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管(41)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盘(44),所述混合筒(2)顶部中心处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定位盘(44)表面与转动槽槽壁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撕裂型混炼胶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机构(5)包括旋转杆(51),所述旋转杆(51)套设于转动管(41)内部,所述旋转杆(51)底端穿过转动管(41)底端并竖直向下延伸至排料筒(3)内腔底部,所述旋转杆(51)顶端穿过转动管(41)顶端并竖直向上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撕裂型混炼胶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51)表面固定连接有绞龙(52),所述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继平
申请(专利权)人:启东金竹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