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用的气液分离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861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的气液分离器,包括内部具有一空腔的壳体,特点是空腔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多个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制冷剂干燥腔室和气态制冷剂腔室,其中前道气液分离腔室通过多块隔板和隔挡板的组合分隔为多个分离腔室;制冷剂干燥腔室内设置有干燥剂组件,干燥剂组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壳体内。优点是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气液分离效率;同时可较为方便地对制冷剂干燥腔室内的干燥剂组件进行更换,从而大大降低整体的使用成本。从而大大降低整体的使用成本。从而大大降低整体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用的气液分离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用的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气液分离器是汽车空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般安装在蒸发器出口和压缩机吸气口之间,其主要功能是:(1)储存空调系统中的液态制冷剂,调节不同工况下的系统制冷剂循环量;(2)将气液两相混合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防止液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造成压缩机发生“液击”,从而确保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
[0003]目前现有的气液分离器大多是内部设置有折流板的罐体结构,折流板用于将气液两相混合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此种结构的气液分离器对折流板的间距设计要求较高,若折流板的间距如果过大,则会使得分离器内流通截面积变大,气流方向的改变就会变得十分缓和,使得液态制冷剂对气流流动方向的跟随性加强,从而使得其不易于从气流中分离出来,导致分离效率降低;而如果折流板的间距过小,则会造成分离压降增大。而折流板的倾角太大,折流板通道方向改变会比较剧烈,气流会急速改变流向,这样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气液分离效率,但是会增大压降,使得系统能耗加大,同时容易造成二次夹带现象,最终也会对分离效率形成影响。而气液分离的压降偏大,会使得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低压侧回路的不可逆流动阻力损失增大,压缩机的吸气压力相对性的减小;而气液分离效率偏低,会使得液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造成压缩机发生“液击”现象。基于此,如何有效提高用于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的气液分离器的气液分离效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另外,气液分离器中的干燥剂组件是对制冷剂进行干燥的重要部件,当干燥剂组件中的分子筛接近使用年限时,部分分子筛会失效,分子筛失效将造成干燥剂的吸水能力降低,导致系统内含水量过高,此时需要对干燥剂组件进行更换,而目前常规应用在汽车空调系统中的气液分离器结构要单独更换干燥剂组件较为困难,通常当干燥剂组件到达使用年限后,基本就是对整个气液分离器进行更换,造成产品的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气液分离效率较高、可较为方便地对干燥剂组件进行更换以降低使用成本的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用的气液分离器。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的气液分离器,包括内部具有一空腔的壳体,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的分隔板将所述的空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制冷剂干燥腔室和气态制冷剂腔室;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的气液分离器进口和用于与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的气液分离器出口,所述的前道气液分离腔室与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通过第一过气口相连通,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与所述的气态制冷剂腔室通过第二过气口相
连通,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出口与所述的气态制冷剂腔室相连通;所述的前道气液分离腔室设置有竖向的第一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将所述的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分隔为独立的第一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和第二前道气液分离腔室;所述的第一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一隔挡板,所述的第一隔挡板将所述的第一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分隔为上下独立的第一过气室和第一过液室,所述的第一隔挡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用于连通所述的第一过气室和所述的第一过液室的第一贯通口;所述的第二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二隔挡板,所述的第二隔挡板将所述的第二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分隔为上下独立的第二过气室和第二过液室,所述的第二隔挡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用于连通所述的第二过气室和所述的第二过液室的第二贯通口;所述的第一隔板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的第一过气室与所述的第二过气室相连通的第三过气口,所述的气液分离器进口与所述的第一过气室相连通且位于所述的第三过气口的前方,所述的第一过气口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过气室与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相对的壁面的上部,所述的第一过气口位于所述的第三过气口的前方;所述的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实现所述的第一过液室与所述的第二过液室相连通的第一过液孔,多个所述的第一过液孔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二过液室与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相对的壁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实现所述的第二过液室与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相连通的第二过液孔,多个所述的第二过液孔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内设置有干燥剂组件,所述的干燥剂组件包括内部设置有分子筛的干燥筒,所述的干燥筒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具有下部开口的空腔,所述的筒体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的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过滤孔,所述的筒体的下部开口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筒体的下部开口封盖起来的底盖,所述的壳体上对应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的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口相配合的密封盖,所述的筒体自所述的安装口伸入安装到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内,所述的密封盖可拆卸地紧配密封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口内。
[0007]所述的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和所述的气态制冷剂腔室前后相邻设置,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位于所述的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和所述的气态制冷剂腔室的右侧,所述的气液分离器进口和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出口设置在所述的壳体的左侧端面的上部,所述的第二过气口设置在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与所述的气态制冷剂腔室相对的壁面的上部。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制冷剂干燥腔室和气态制冷剂腔室的结构布局紧凑,可根据汽车空调系统制冷剂的充注量调整三个腔室的腔体容积。
[0008]所述的第一隔挡板的下方间隔设置有第三隔挡板,所述的第一隔挡板与所述的第三隔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挡块,所述的第一隔挡块的上端面与所述的第一隔挡板的下端面贴合,所述的第一隔挡块的下端面与所述的第三隔挡板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的第一隔挡块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贯通腔,所述的第三隔挡板对应所述的第一贯通腔的位置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贯通口,所述的第一贯通口全部位于所述的第一贯通腔内且部分位于所述的第三贯通口内。该结构能有效提高气液两相制冷剂的气液分离效率。
[0009]所述的第二隔挡板的下方间隔设置有第四隔挡板,所述的第二隔挡板与所述的第四隔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挡块,所述的第二隔挡块的上端面与所述的第二隔挡板的下端面贴合,所述的第二隔挡块的下端面与所述的第四隔挡板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的第二隔挡
块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二贯通腔,所述的第四隔挡板对应所述的第二贯通腔的位置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四贯通口,所述的第二贯通口全部位于所述的第二贯通腔内且部分位于所述的第四贯通口内。该结构能有效提高气液两相制冷剂的气液分离效率。
[0010]所述的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竖向的与所述的第一隔板相垂直的第一扰流板,所述的第一扰流板位于所述的第一过气室内,所述的第一扰流板位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进口与所述的第三过气口之间,所述的第一扰流板的底部与所述的第一隔挡板的上端面相接触,所述的第一贯通口位于所述的第一扰流板的下方,所述的第一扰流板将所述的第一贯通口一分为二,所述的第一扰流板的端头向前弯曲形成第一弧形叶片。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对制冷剂气流形成导流和扰流作用,气液分离压降较低,并且能显著提高气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用的气液分离器,包括内部具有一空腔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腔内设置有多个分隔板,多个所述的分隔板将所述的空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制冷剂干燥腔室和气态制冷剂腔室;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蒸发器的出口相连的气液分离器进口和用于与压缩机的吸气端相连的气液分离器出口,所述的前道气液分离腔室与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通过第一过气口相连通,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与所述的气态制冷剂腔室通过第二过气口相连通,所述的气液分离器出口与所述的气态制冷剂腔室相连通;所述的前道气液分离腔室设置有竖向的第一隔板,所述的第一隔板将所述的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分隔为独立的第一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和第二前道气液分离腔室;所述的第一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一隔挡板,所述的第一隔挡板将所述的第一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分隔为上下独立的第一过气室和第一过液室,所述的第一隔挡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用于连通所述的第一过气室和所述的第一过液室的第一贯通口;所述的第二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内设置有水平的第二隔挡板,所述的第二隔挡板将所述的第二前道气液分离腔室分隔为上下独立的第二过气室和第二过液室,所述的第二隔挡板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用于连通所述的第二过气室和所述的第二过液室的第二贯通口;所述的第一隔板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实现所述的第一过气室与所述的第二过气室相连通的第三过气口,所述的气液分离器进口与所述的第一过气室相连通且位于所述的第三过气口的前方,所述的第一过气口设置在所述的第二过气室与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相对的壁面的上部,所述的第一过气口位于所述的第三过气口的前方;所述的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实现所述的第一过液室与所述的第二过液室相连通的第一过液孔,多个所述的第一过液孔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二过液室与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相对的壁面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实现所述的第二过液室与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相连通的第二过液孔,多个所述的第二过液孔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内设置有干燥剂组件,所述的干燥剂组件包括内部设置有分子筛的干燥筒,所述的干燥筒包括筒体,所述的筒体具有下部开口的空腔,所述的筒体的侧部设置有与所述的空腔相连通的第一过滤孔,所述的筒体的下部开口上可拆卸地设置有用于将所述的筒体的下部开口封盖起来的底盖,所述的壳体上对应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的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相连通的安装口,所述的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安装口相配合的密封盖,所述的筒体自所述的安装口伸入安装到所述的制冷剂干燥腔室内,所述的密封盖可拆卸地紧配密封安装在所述的安装口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热管理系统用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隔挡板的下方间隔设置有第三隔挡板,所述的第一隔挡板与所述的第三隔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挡块,所述的第一隔挡块的上端面与所述的第一隔挡板的下端面贴合,所述的第一隔挡块的下端面与所述的第三隔挡板的上端面贴合,所述的第一隔挡块具有上下贯通的第一贯通腔,所述的第三隔挡板对应所述的第一贯通腔的位置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贯通口,所述的第一贯通口全部位于所述的第一贯通腔内且部分位于所述的第三贯通口内;所述的第二隔挡板的下方间隔设置有第四隔挡板,所述的第二隔挡板与所述的第四隔挡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挡块,所述的第二隔挡块的上端面与所述的第二隔挡板的下端面贴
合,所述的第二隔挡块的下端面与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轩高文信吴炜贝嘉杰余凯华刘乾潘孝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