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爆炸缓解室的地下核能反应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98123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51
一种地下核能反应堆,地下核能反应堆具有延伸自容纳构件的一端的中空爆炸隧道,该容纳构件容纳有核反应堆、热交换器、发电机等。中空爆炸隧道从容纳构件的一端延伸,在其之间定位有常闭的门。爆炸隧道限定爆炸室,爆炸室具有位于其中的间隔开的多个碎片偏导件。爆炸室具有上壁,上壁中形成有顶部开口,顶部开口由顶部部分选择性地关闭。如果需要维修或更换反应堆,则打开门,以使反应堆穿过门进入爆炸室,并向外穿过顶部开口。如果反应堆发生爆炸,则其爆炸会驱动碎片从其中穿过防爆门,进入爆炸室,当碎片穿过爆炸室时,偏导件会降低爆炸力。偏导件会降低爆炸力。偏导件会降低爆炸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带有爆炸缓解室的地下核能反应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能反应堆。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核能反应堆。甚至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核能反应堆,其具有与之相连的爆炸缓解室。

技术介绍

[0002]核能反应堆系统已设置成在战争或恐怖主义的情况下保护反应堆。申请人先前已获得了若干专利,这些专利代表了核能反应堆技术的重大进展。参见例如美国专利第9,378,855B2号、第9,396,823B2号、第9,502,143B2号、第10,170,209号、第10,685,751B2号和第10,714,221号。然而,申请人的现有专利都没有涉及用于将核能反应堆从其容纳构件处拆除以进行维修或更换的方便手段。此外,申请人的专利或其所知道的现有技术专利中,没有一项能够在核能反应堆发生爆破或爆炸时减缓爆破或爆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提供本
技术实现思路
来以简化形式介绍选定概念,这些选定概念将在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不意在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方面或基本方面。此外,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不意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0004]在申请人于2020年12月30日提交的序列号第17/138217号的待决申请中,描述了本领域的一项改进,该申请题为“带被动冷却和辐射洗涤的双容纳部核能反应堆(DOUBLE CONTAINMENT NUCLEAR POWER REACTOR WITH PASSIVE COOLING AND RADIATION SCRUBBING)”。由于本专利技术与该待决申请的专利技术配合作用得非常好,因此本文公开并重复该待决申请,以为本专利技术设定适当的背景。
[0005]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地下核能反应堆包括容纳构件,该容纳构件包括:
[0006](a)底壁,该底壁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第二侧、上侧和下侧;
[0007](b)直立的第一端壁,该第一端壁具有下端、上端、内侧、外侧、第一端和第二端;
[0008](c)所述第一端壁从底壁的第一端向上延伸;
[0009](d)直立的第二端壁,该第二端壁具有下端、上端、内侧、外侧、第一端和第二端;
[0010](e)第二端壁从底壁的第二端向上延伸;
[0011](f)容纳构件的第二端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门开口;
[0012](g)直立的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具有下端、上端、内侧、外侧、第一端和第二端;
[0013](h)第一侧壁从底壁的第一侧向上延伸;
[0014](i)直立的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具有下端、上端、内侧、外侧、第一端和第二端;
[0015](j)第二侧壁从底壁的第二侧向上延伸;
[0016](k)上壁,该上壁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第二侧、下侧和上侧;
[0017](l)上壁在第一端壁、第二端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上端之间延伸,使得容纳构件在其间限定内部隔室;以及
[0018](m)容纳构件的上壁位于地平面以下,因此容纳构件完全埋在地内。
[0019]本专利技术包括细长的、水平设置的中空爆炸隧道,该隧道包括从容纳构件的第二端壁延伸的爆炸室,该爆炸室包括:
[0020](a)底壁,该底壁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第二侧、上侧和下侧;
[0021](b)直立的第一侧壁,该第一侧壁具有下端、上端、内侧、外侧、第一端和第二端;
[0022](c)第一侧壁从底壁的第一侧向上延伸;
[0023](d)直立的第二侧壁,该第二侧壁具有下端、上端、内侧、外侧、第一端和第二端;
[0024](e)第二侧壁从底壁的第二侧向上延伸;
[0025](f)直立的第一端壁,该第一端壁具有下端和上端;
[0026](g)第一端壁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二者的第一端之间延伸;
[0027](h)直立的第二端壁,该第二端壁具有下端和上端;
[0028](i)第二端壁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二者的第二端之间延伸;
[0029](j)上壁,该上壁在第一端壁、第二端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上端上方延伸;
[0030](k)上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顶部开口,该顶部开口由顶部部分选择性地闭合;
[0031](l)爆炸隧道的第一端壁,该第一端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门开口,该门开口与容纳构件的第二端壁中的门开口连通;
[0032](m)门,该门可移动地定位在容纳构件的第二端壁中的门开口和爆炸隧道的第一端壁中的门开口中,门能够因爆炸力从常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以及
[0033](n)门也可以选择性地打开,以允许将核能反应堆移除出容纳构件来进行更换和/或维修。
[0034]在优选实施例中,爆炸隧道由混凝土组成。在优选实施例中,偏导件选择性地可移除地固定至爆炸隧道的侧壁。
[003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地下核能反应堆的爆炸缓解室。
[003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爆炸缓解组件,这种爆炸缓解组件包括爆炸室,该爆炸室不仅可以缓解爆炸中的地下核能反应堆的爆炸,而且还可以用于使反应堆能够从其地下容纳构件中移出以进行维修或更换。
[003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类型的爆炸缓解组件,其减少爆炸反应堆的辐射到达大气的情况。
[0038]这些和其他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0039]参考以下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制和非穷举的实施例,其中除非另有说明,相同的附图标记贯穿各个视图指代相同的部件。
[0040]图1是待决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41]图2是待决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中冷却水已通过重力流供到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容纳构件的内部;
[0042]图3是待决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俯视图;
[0043]图3A是待决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俯视图,其中其某些管道延伸穿过第一容纳构件的侧部,而不是如图3所示的第一容纳构件的端部;
[0044]图4是待决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与图1的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相
同,除了第一容纳构件由两层混凝土组成,混凝土层之间具有柔性防水材料;
[0045]图5是待决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其与图4相同,除了第一容纳构件的混凝土底壁在两层混凝土中形成了多个偏移和间隔开的膨胀联结部;
[0046]图6是待决申请的第二容纳构件和在其中的反应堆容器的局部垂直剖视图;以及
[0047]图7是待决申请的第二容纳构件和在其中的反应堆容器的局部水平俯视剖视图;以及
[0048]图8是从待决申请的专利技术延伸而来的本专利技术的局部上剖视图;
[0049]图8A是类似于图8的局部上剖视图,除了核能反应堆经历了爆炸或爆破,该爆炸或爆破打开了通向爆炸室的门;
[0050]图8B是类似于图8A的局部上剖视图;
[0051]图9是本申请和本专利技术的局部侧剖视图,该图以虚线示出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地下核能反应堆,包括:容纳构件,所述容纳构件包括:(a)底壁,所述底壁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第二侧、上侧和下侧;(b)直立的第一端壁,所述第一端壁具有下端、上端、内侧、外侧、第一端和第二端;(c)所述第一端壁从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一端向上延伸;(d)直立的第二端壁,所述第二端壁具有下端、上端、内侧、外侧、第一端和第二端;(e)所述第二端壁从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端向上延伸;(f)所述容纳构件的所述第二端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门开口;(g)门,所述门能移动地位于所述容纳构件的所述第二端的所述门开口中,当核反应堆发生爆炸或爆破时,所述门能从常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h)直立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下端、上端、内侧、外侧、第一端和第二端;(i)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一侧向上延伸;(j)直立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具有下端、上端、内侧、外侧、第一端和第二端;(k)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侧向上延伸;(l)上壁,所述上壁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第二侧、下侧和上侧;(m)所述上壁在所述第一端壁、所述第二端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之间延伸,使得所述容纳构件在其间限定内部隔室;以及(n)所述容纳构件的所述上壁位于地平面以下,由此所述容纳构件完全埋在地中;核反应堆,所述核反应堆位于所述容纳构件的所述内部隔室内;细长中空爆炸隧道,所述细长中空爆炸隧道包括:(a)底壁,所述底壁具有第一端、第二端、第一侧、第二侧、上侧和下侧;(b)直立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一侧向上延伸,并具有上端、下端、第一端、第二端、内侧和外侧;(c)直立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从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侧向上延伸,并具有上端、下端、第一端、第二端、内侧和外侧;(d)第一端壁,所述第一端壁具有上端和下端,处于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一端,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门开口,所述门开口在所述门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与所述容纳构件的所述第二端壁中的所述门开口连通;(e)第二端壁,所述第二端壁具有上端和下端,并处于所述底壁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端壁在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二者的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f)上壁,所述上壁位于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第一端壁、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第二端壁、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上端;以及(g)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壁限定爆炸室,所述爆炸室构造成在所述核反应堆爆炸,从而产生从所述核反应堆延伸的爆炸力的情况下,接收来自所述核反应堆的碎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上壁具有形成在其中的顶部开口,其中,顶部部分位于所述爆炸隧道上,所述顶部部分位于所述顶部开口中以常闭所述顶部开口,但所述顶部部分能选择性地移动至打开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核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多个间隔开的第一偏导件固定到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第一侧壁的所述内侧,以部分地处于碎片从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第一端
朝向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爆炸隧道的路径中,并且其中多个间隔开的第二偏导件固定到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第二侧壁的所述内侧,以部分地处于碎片从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爆炸隧道的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爆炸隧道的路径中。4.如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帕尔文纳纳桑
申请(专利权)人:帕尔文纳纳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