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7991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9
一种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包含外壳、顶盖及震荡机构。外壳包括底壁及由该底壁向上延伸的围壁,该底壁形成有开口并具有围绕该开口且向下倾斜延伸的倾斜面。顶盖连接该围壁并与该底壁及该围壁共同界定出容置空间。震荡机构可枢转地设置于该外壳且位于该容置空间,该震荡机构包括摆动件、设置于该摆动件一端的第一配重块及设置于该摆动件另一端的第二配重块,该摆动件具有摆动臂、连接该摆动臂一端供该第一配重块设置的第一摆动块及连接该摆动臂另一端供该第二配重块设置且位于该开口处的第二摆动块,该第二摆动块可活动地封闭该开口。该第二摆动块可活动地封闭该开口。该第二摆动块可活动地封闭该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吐气正压装置(Positive Expiratory Pressure,PEP),特别是指一种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Oscillating Positive Expiratory Pressure,OPEP)。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过敏原也明显遽增,使得现代人极容易发生呼吸系统方面之问题,例如囊性纤维化(Cystic Fibrosis,CF)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导致肺和气道中生成过多的分泌物。一般人通过咳嗽的动作应足以使分泌物松动,然后自呼吸道中排除所述分泌物;然而,对于前述患者而言,仅借由咳嗽多半不足以清除阻塞。针对分泌物堆积的问题,现有治疗除开立药方外,亦会搭配OPEP治疗,原理是通过呼气过程中口部的呼气压力振荡,从而分开阻塞的呼吸道且使导致支气管阻塞的分泌物松动,让患者可以将较黏稠的分泌物咳出,达到气管清洁且避免肺部阻塞的效果。
[0003]目前临床常使用Acapella(一种气流震荡装置)作为治疗方式,其主要通过磁铁来控制使用者呼气的阻力,因内部机构复杂,体积较大,有不易清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PEP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之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可借由呼气致动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
[0005]于是,本专利技术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包含:
[0006]外壳,包括底壁及由该底壁向上延伸的围壁,该底壁形成有开口并具有围绕该开口且向下倾斜延伸的倾斜面;
[0007]顶盖,连接该围壁并与该底壁及该围壁共同界定出容置空间;及
[0008]震荡机构,可枢转地设置于该外壳且位于该容置空间,该震荡机构包括摆动件、设置于该摆动件一端的第一配重块及设置于该摆动件另一端的第二配重块,该摆动件具有摆动臂、连接该摆动臂一端供该第一配重块设置的第一摆动块及连接该摆动臂另一端供该第二配重块设置且位于该开口处的第二摆动块,该第二摆动块可活动地封闭该开口。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该第二摆动块呈圆锥状且尖端朝向该开口。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该第二摆动块的侧表面在轴截面的夹角位于53度至73度之间,该第二摆动块的侧表面与该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位于10度至30度之间。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该第二摆动块的侧表面与该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位于16度至24度之间。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该摆动件的该第一摆动块凹陷形成供该第一配重块容置的第一容置槽,该摆动件的该第二摆动块凹陷形成供该第二配重块容置的第二容置槽,该震荡机构还包括封闭该第一容置槽的第一盖体及封闭该第二容置槽的第二盖体。
[001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该第一摆动块形成有多个抵接该第一配重块且位于该第一容置槽的第一固持肋,该第二摆动块形成有多个抵接该第二配重块且位于该第二容置槽的第二固持肋。
[001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该摆动件还包括两个分别自该摆动臂向外凸伸的枢转柱,该底壁形成两个供所述枢转柱枢设的枢接座。
[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该摆动臂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该第一配重块的重心与所述枢转柱在该前后方向上的间距与该第二配重块的重心与所述枢转柱在该前后方向上的间距比例为5:7。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该顶盖形成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面积总和占该顶盖的盖体面积的50%以下。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该第一配重块及该第二配重块的密度皆大于2g/cm3。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震荡机构的该第二摆动块可活动地封闭该开口,当使用者呼气使得该第二摆动块抬升而让该开口开启时,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气体借由该倾斜面向下倾斜延伸的设计朝向该开口处前进,此时该第二摆动块再往下封闭该开口,产生震荡的空气压力,可传导至呼吸道使其扩张与收缩,且通过震荡机构的持续作动,借此将附着于呼吸道的分泌物松动,便于使用者咳出。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0]图2是该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0021]图3是该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0022]图4是由图1的割面线IV

IV得出的剖视图,说明震荡机构在封闭位置;
[0023]图5是类似于图4的剖视图,说明该震荡机构在开启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参阅图1与图2,本专利技术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之一实施例,其适用于协助一使用者让附着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松动进而咳出。该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包含一外壳1、一顶盖2及一震荡机构3。
[0026]参阅图2至图4,该外壳1包括一底壁11、一由该底壁11沿着一上下方向D3向上延伸的围壁12及一连接该底壁11下方沿着该上下方向D3向下延伸的气管13。该底壁11形成有一开口111并具有一围绕该开口111的倾斜面112及两个在该上下方向D3上向上突起的枢接座113。该倾斜面112与该开口111大致呈漏斗状,其在该上下方向D3的截面积是由上往下缩减。所述枢接座113是供该震荡机构3枢设。该顶盖2连接该围壁12并与该底壁11及该围壁12共同界定出一容置空间S。该顶盖2具有四个沿着一前后方向D1延伸且彼此间隔的通气孔21。其中,所述通气孔21邻近于该开口111处,设计上所述通气孔21的面积总和占该顶盖2的盖体面积的50%以下为佳,且于本实施例中,其面积总和小于5平方厘米,但不以此为限制,所述通气孔21的数量及延伸方向也不以本实施例的态样为限制。
[0027]该震荡机构3是可枢转地设置于该外壳1且位于该容置空间S。该震荡机构3包括一摆动件31、一设置于该摆动件31一端的第一配重块32、一设置于该摆动件31另一端的第二配重块33、一设置于该第一配重块32上方的第一盖体34及一设置于该第二配重块33上方的第二盖体35。该摆动件31具有一沿着该前后方向D1延伸的摆动臂311、两个分别自该摆动臂311在一左右方向D2上向外凸伸的枢转柱312、一连接该摆动臂311一端供该第一配重块32设置的第一摆动块313及一连接该摆动臂311另一端供该第二配重块33设置且位于该开口111处的第二摆动块314。所述枢转柱312枢设于所述枢接座113。该第一摆动块313大致呈圆柱状,其凹陷形成一供该第一配重块32容置的第一容置槽313a且具有四个分别抵接该第一配重块32且位于该第一容置槽313a的第一固持肋313b。该第二摆动块314大致呈圆锥状且尖端朝向该开口111,其凹陷形成一供该第二配重块33容置的第二容置槽314a且具有四个分别抵接该第二配重块33且位于该第二容置槽314a的第二固持肋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包含:外壳,包括底壁及由该底壁向上延伸的围壁,该底壁形成有开口并具有围绕该开口且向下倾斜延伸的倾斜面;顶盖,连接该围壁并与该底壁及该围壁共同界定出容置空间;及震荡机构,可枢转地设置于该外壳且位于该容置空间,该震荡机构包括摆动件、设置于该摆动件一端的第一配重块及设置于该摆动件另一端的第二配重块,该摆动件具有摆动臂、连接该摆动臂一端供该第一配重块设置的第一摆动块及连接该摆动臂另一端供该第二配重块设置且位于该开口处的第二摆动块,该第二摆动块可活动地封闭该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摆动块呈圆锥状且尖端朝向该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摆动块的侧表面在轴截面的夹角位于53度至73度之间,该第二摆动块的侧表面与该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位于10度至30度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摆动块的侧表面与该倾斜面之间的夹角位于16度至24度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震荡式吐气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摆动件的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宏林玲玲黄旻鲜
申请(专利权)人:岩成科技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