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传感器分析物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9796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传感器分析物检测装置,在传感器检测端设置至少两组电极,电极通过导线与引脚连接,各组引脚、导线和电极分别布置在绝缘基底的两面,位于基底第一面的引脚通过外接电路与弹性导电体电连接,位于基底第二面的引脚直接与弹性导电体电连接,同时弹性导电体与发射器的电连接区电连接,从而实现传感器的双面引脚与发射器电连接,电路结构简单,在传感器基底两面布置多组电极,可以通过电极接力或冗余使用的方式,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提高传感器检测可靠性。提高传感器检测可靠性。提高传感器检测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传感器分析物检测装置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以下专利申请的权益并要求其优先权:2021年5月31日提交的PCT专利申请,申请号为PCT/CN2021/097173;和2021年7月8日提交的PCT专利申请,申请号为PCT/CN2021/105108。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体传感器分析物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4]正常人身体中的胰腺可自动监测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并自动分泌所需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而糖尿病患者胰腺的功能出现异常状况,无法正常分泌人体所需胰岛素。因此糖尿病是人体胰腺功能出现异常而导致的代谢类疾病,糖尿病为终身疾病。目前医疗技术尚无法根治糖尿病,只能通过稳定血糖来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0005]糖尿病患者在向体内注射胰岛素之前需要检测血糖。目前多数的检测手段可以对血糖连续检测,并将血糖数据实时发送至远程设备,便于用户查看,这种检测方法称为连续葡萄糖检测(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该方法需要检测装置贴在皮肤表面,将其携带的探头刺入皮下的组织液完成检测。
[0006]现有技术分析物检测装置的传感器为单面电极,传感器上酶的活性有时间限制,因此CGM装置的使用寿命往往受限于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一般来说,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在1~14天,超过使用寿命后酶的活性下降,测得分析物的参数数据可靠性也会因此下降,因此在使用一定时间后,用户需要更换新的传感器,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0007]因此,现有技术亟需一种使用寿命较长、可靠性较高的分析物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立体传感器分析物检测装置,在传感器检测端设置至少两组电极,电极通过导线与引脚连接,各组引脚、导线和电极分别布置在绝缘基底的两面,位于基底第一面的引脚通过外接电路与弹性导电体电连接,位于基底第二面的引脚直接与弹性导电体电连接,同时弹性导电体与发射器的电连接区电连接,从而实现传感器的双面引脚与发射器电连接,电路结构简单,在传感器基底两面布置多组电极,可以通过电极接力或冗余使用的方式,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提高传感器检测可靠性。
[0009]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析物检测装置,包括:发射器,发射器设置有电连接区;底壳,底壳设置有传感器基座;传感器,传感器包括信号输出端和检测端,信号输出端设置有引脚,检测端设置有至少两组电极,引脚与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各组引脚、导线、电极布置在绝缘基底的两面;弹性导电体,弹性导电体包括间隔分布的导电区和绝缘区,导电区与电连接区电连接;和外接电路,位于基底第一面的引脚和弹性导电体通过外接电路电连接,位于基
底第二面的引脚直接与弹性导电体电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位于基底第一面的引脚和位于基底第二面的引脚交错布置。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弹性导电体为长方体结构。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弹性导电体的第一面与位于基底第二面的引脚接触,外接电路的第一端与位于基底第一面的引脚接触,弹性导电体的第二面与外接电路的第二端接触,弹性导电体的第三面与电连接区接触。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外接电路的第一端与位于基底第一面的引脚接触,弹性导电体的第一面与位于基底第二面的引脚和外接电路的第二端接触,弹性导电体的第三面与电连接区接触。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外接电路为敷设在传感器基座上的立体电路。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外接电路为涂抹在传感器基座上的导电凝胶、导电胶膏、导电涂料、导电胶带或导电胶水中的一种。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弹性导电体的第一面与第三面相对。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导电区和绝缘区分别在纵向方向穿过弹性导电体。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导电区和绝缘区环绕于弹性导电体的表面。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导电区为间隔分布的弹性导电体,绝缘区为导电区的间隔空气区域。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弹性导电体为导电胶条、导电泡棉或导电泡沫中的一种。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信号输出端相对于检测端弯折,信号输出端平铺在传感器基座上。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电连接区为金属导电触点。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金属导电触点的数量与引脚的数量一致。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优点:
[0025]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立体传感器分析物检测装置中,在传感器检测端设置至少两组电极,电极通过导线与引脚连接,各组引脚、导线和电极分别布置在绝缘基底的两面,位于基底第一面的引脚通过外接电路与弹性导电体电连接,位于基底第二面的引脚直接与弹性导电体电连接,同时弹性导电体与发射器的电连接区电连接,从而实现传感器的双面引脚与发射器电连接,电路结构简单。
[0026]进一步的,在传感器的两面布置多组电极,可以通过电极接力或冗余使用的方式,延长传感器使用寿命,提高传感器检测可靠性。
[0027]进一步的,弹性导电体为长方体形结构,便于稳定地放置、固定在传感器基座上,避免松动,提高分析物检测装置的可靠性。
[0028]进一步的,弹性导电体的第一面与位于基底第二面的引脚接触,即弹性导电体放置在信号输出端上,节省了弹性导电体的安装空间,利于分析物检测装置的集成化设计。
[0029]进一步的,弹性导电体的第二面与外接电路的第二端接触,第三面与发射器的电连接区接触,充分利用了长方体弹性导电体的结构特性,电路结构简单,提高了分析物检测装置的可靠性。
[0030]进一步的,外接电路为敷设在传感器基座上的立体电路,立体电路可以沿着基座
的框架结构进行敷设,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电路结构简单,有利于分析物检测装置的集成化设计。
[0031]进一步的,信号输出端相对于检测端弯折,信号输出端平铺在传感器基座上,可以减小传感器的安装高度,进而减小分析物检测装置的整体厚度,增加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32]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底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传感器正装于基座的装配示意图;
[0034]图2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单面电极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发射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6]图4a

图4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弹性导电体、引脚、电连接区的结构示意图,图4a为俯视图,图4b为图4a结构的侧视图;
[0037]图4c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弹性导电体、引脚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8]图4d

图4e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例弹性导电体、引脚、电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传感器分析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器,所述发射器设置有电连接区;底壳,所述底壳设置有传感器基座;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包括信号输出端和检测端,所述信号输出端设置有引脚,所述检测端设置有至少两组电极,所述引脚与所述电极通过导线连接,各组所述引脚、所述导线、所述电极分别布置在绝缘基底的两面;弹性导电体,所述弹性导电体包括间隔分布的导电区和绝缘区,所述导电区与所述电连接区电连接;和外接电路,位于所述基底第一面的所述引脚和所述弹性导电体通过所述外接电路电连接,位于所述基底第二面的所述引脚直接与所述弹性导电体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传感器分析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基底第一面的所述引脚和位于所述基底第二面的所述引脚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传感器分析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体为长方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传感器分析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电体的第一面与位于所述基底第二面的所述引脚接触,所述外接电路的第一端与位于所述基底第一面的所述引脚接触,所述弹性导电体的第二面与所述外接电路的第二端接触,所述弹性导电体的第三面与所述电连接区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传感器分析物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电路的第一端与位于所述基底第一面的所述引脚接触,所述弹性导电体的第一面与位于所述基底第二面的所述引脚和所述外接电路的第二端接触,所述弹性导电体的第三面与所述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移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