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9783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包括左桁架、上定位块、下定位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从动力杆、主动力杆、手柄、滑动销、连接片以及右桁架,下定位块固定在左桁架和右桁架上,上定位块固定在第一连杆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依次通过销连接于一起,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另一末端通过销固定于左桁架和右桁架上,手柄上部通过销轴连接于左桁架和右桁架顶部,手柄中部设置的滑动销与主动力杆中间的长槽互相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为桁架式结构,重量轻,刚度强度很高,能抵御方钢、环境产生的较强震动及焊接热变形。环境产生的较强震动及焊接热变形。环境产生的较强震动及焊接热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其属于客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客车行业主流车身结构为六大片拼合式设计,各大片主要由不同规格的方钢互相焊接而成,方钢间的焊接尺寸及公差需要严格满足图纸的设计要求。一般客车企业为了满足规模化生产、车型一致性、提升生产效率等需求,会制作相关六大片的焊接工装用以定位焊接各种规格的方钢,这时工装需要用到夹具(即固定系统)来对方钢进行固定,控制五个自由度,保证各方钢间的尺寸公差。
[0003]但在骨架焊接作业时由于一些方钢本身规格较大、焊缝长,焊接产生的热量过大,故易产生变形,这些变形热应力很大,加上工厂噪音及振动等环境因素影响,所以一般小型夹具不足以支撑这些方钢的变形,本技术即提供一款适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夹具,能承受大规格方钢较强的振动,此夹具拥有很强的结构刚度及强度,包含自锁功能,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运动的可靠性高等优点,一般客车企业可以自行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其能够解决普通方管夹具在刚度设计上无法应对大规格方钢的强震动、焊接热变形的问题,保证最终产品的制作精度、尺寸公差的准确性,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包括左桁架、上定位块、下定位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从动力杆、主动力杆、手柄、滑动销、连接片以及右桁架,所述左桁架和右桁架左右相间隔开且通过若干个连接片互相固定,所述下定位块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左桁架和右桁架上,上定位块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杆上,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依次通过销连接于一起,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另一末端通过销固定于左桁架和右桁架上,所述从动力杆的一末端通过销连接于第一连杆的中部,另一末端通过销连接于主动力杆上,主动力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连接在左桁架和右桁架上,所述手柄上部通过销轴连接于左桁架和右桁架顶部,所述主动力杆的中间位置设有长槽,手柄中部设置的滑动销与主动力杆中间的长槽互相滑动配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左桁架和右桁架的顶部设有安装孔,所述手柄上部通过销轴连接于安装孔中,构成转动副。
[0007]进一步地,所述从动力杆顶部自带有限位。
[000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为桁架式结构,重量轻,刚度强度很高,能抵御方钢、环境产生的较强震动及焊接热变形,同时该固定系统的运动、夹紧、自锁的实现原理是重新设计的,运动形式新颖可靠性高且生产工艺性强。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的局部示意图。
[0011]图3为固定系统锁死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本技术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包括左桁架1、上定位块2、下定位块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从动力杆7、主动力杆8、手柄9、滑动销10、限位11、连接片12以及右桁架13。左桁架1和右桁架13左右相间隔开且通过若干个连接片12互相固定,下定位块3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左桁架1和右桁架13上,上定位块2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杆4上。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依次通过销连接于一起,第一连杆4和第三连杆6的另一末端通过销固定于左桁架1和右桁架13上。从动力杆7的一末端通过销连接于第一连杆4的中部。另一末端通过销连接于主动力杆8上,主动力杆8的另一端通过销连接在左桁架1和右桁架13上。手柄9上部通过销轴连接于左桁架1和右桁架13顶部的安装孔内,构成转动副。主动力杆8的中间位置设有长槽,手柄9中部设置的滑动销10与主动力杆8中间的长槽互相滑动配合,从动力杆7顶部自带有限位11,用于主动力杆8和从动力杆7的夹角限位。
[0014]本技术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0015]固定系统打开时,提起手柄9,手柄9上的滑动销10沿着主动力杆8中间的长槽向上滑动,此时主动力杆8以上端为圆心做逆时针转动,从动力杆7与主动力杆8的夹角开始缩小,进而带动第一连杆4以右端为圆心顺时针运动,此时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为双摇杆机构,上定位块2与下定位块3会逐渐分离,可将方钢放入上定位块2与下定位块3之间。
[0016]固定系统夹紧时,按下手柄9,手柄9上的滑动销10带动主动力杆8以上端为圆心做顺时针运动,从动力杆7与主动力杆8的夹角开始逐步增大,到了180度时从动力杆7顶部的限位11会抵死在主动力杆8的下平面,此时如图3所示、四个箭头所代表的杆件呈现三角稳定状态,此时方钢被夹紧,机构呈现死点锁死状态。
[0017]机构锁死状态下,主动力杆8和从动力杆7呈直线状态,上定位块2与下定位块3中的方管如果有强的振动或者热变形位移,机构不会动作,此时力会均匀地通过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及主动力杆8、从动力杆7施加到左桁架1、右桁架13上,由于此机构结构上为空腹式桁架形态,本身拥有较强的结构刚度,故能够很好地抵御此类振动、变形。
[001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重载工况下的方钢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桁架(1)、上定位块(2)、下定位块(3)、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从动力杆(7)、主动力杆(8)、手柄(9)、滑动销(10)、连接片(12)以及右桁架(13),所述左桁架(1)和右桁架(13)左右相间隔开且通过若干个连接片(12)互相固定,所述下定位块(3)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左桁架(1)和右桁架(13)上,上定位块(2)通过螺栓或焊接固定在第一连杆(4)上,所述第一连杆(4)、第二连杆(5)、第三连杆(6)依次通过销连接于一起,第一连杆(4)和第三连杆(6)的另一末端通过销固定于左桁架(1)和右桁架(13)上,所述从动力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涣端俊杰袁秀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