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包括左纵梁、第一底加强筋、横梁、右纵梁、第二底加强筋、侧加强块、第一行走轨组件和第二行走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了第一行走轨组件和第二行走轨组件,楔形轨道板通过紧固螺栓锁紧固定在支撑座上,然后通过旋转转动头使支杆带动螺纹杆移动,螺纹杆通过与内螺纹块的配合使滑动块在滑杆和滑条上稳定移动,从而滑动块通过支撑座带动楔形轨道板的位置进行稳定调节,且限位块呈T字形且贯穿矩形框座的滑动槽内侧与其滑动连接,起到稳定移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楔形轨道板安装位置的精度。位置的精度。位置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
[0001]本技术具体是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涉及轨道交通相关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2184113.2,公开了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包括顶板、左侧腹板、右侧腹板、左侧走形底板和右侧走形底板连接组成的底部具有开口的箱型梁体,左侧走形底板和右侧走形底板的上表面分别通过多根螺栓连接有楔形的轨道板,轨道板的厚度随着靠近开口逐渐增大,其虽然解决了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不便维护和更换楔形轨道板的问题;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该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仅能更换楔形轨道板以提高使用寿命,不便在安装后根据需要调节楔形轨道板的横向位置,且根据定位的孔洞进行安装,使楔形轨道板的安装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该装置包括左纵梁、第一底加强筋、横梁、右纵梁、第二底加强筋、侧加强块、第一行走轨组件和第二行走轨组件,所述左纵梁底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加强筋,所述左纵梁内部底侧连接有第一行走轨组件,所述右纵梁内部底侧连接有第二行走轨组件,所述第二行走轨组件包括矩形框座、转动头、支杆、螺纹杆、移动支架、紧固螺栓、楔形轨道板和限位块,所述转动头左部中侧通过支杆贯穿转动于矩形框座右侧,所述支杆左端部一体成型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左右两侧连接于移动支架内侧,所述楔形轨道板滑动连接于矩形框座顶侧且通过紧固螺栓与移动支架相固定,所述楔形轨道板底部外侧连接有限位块。
[0006]进一步的,所述左纵梁顶部右侧通过横梁与右纵梁相固定,所述右纵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加强筋,所述左纵梁和右纵梁外侧均设置有侧加强块,所述矩形框座底部与第一行走轨组件相固定,所述移动支架底部与矩形框座相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侧加强块呈L形结构且分别设置于左纵梁和右纵梁外侧,并且两侧的侧加强块底部一端分别与第一底加强筋和第二底加强筋相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行走轨组件和第二行走轨组件结构大小相同,并且第一行走轨组件和第二行走轨组件在横梁中部左右对称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右纵梁底部内侧嵌有轴承块,并且支杆贯穿轴承块内侧与其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座顶部中侧开设有滑动槽,并且限位块呈T字形且贯穿滑动槽内侧与其滑动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架包括右支片、滑杆、左支片、滑动块、滑条、内螺纹块和支撑座,所述右支片左部底侧通过滑杆与左支片相固定,所述右支片和左支片内部顶侧转动
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滑杆外侧与滑动块滑动连接,并且滑动块底部与滑条滑动连接,所述滑条嵌于右支片和左支片内部底侧,所述滑动块内部顶侧嵌有内螺纹块,且内螺纹块包裹于螺纹杆外侧与其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块顶侧与支撑座相固定。
[0012]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顶部外侧设置有加强块,并且加强块顶侧与支撑座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为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4]进一步的,所述滑动块使用的材料为钨钢。
[0015]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0016]优点:本技术所述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通过优化设置了第一行走轨组件和第二行走轨组件,楔形轨道板通过紧固螺栓锁紧固定在支撑座上,然后通过旋转转动头使支杆带动螺纹杆移动,螺纹杆通过与内螺纹块的配合使滑动块在滑杆和滑条上稳定移动,从而滑动块通过支撑座带动楔形轨道板的位置进行稳定调节,且限位块呈T字形且贯穿矩形框座的滑动槽内侧与其滑动连接,起到稳定移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楔形轨道板安装位置的精度,解决了不便在安装后根据需要调节楔形轨道板的横向位置,且根据定位的孔洞进行安装,使楔形轨道板安装精度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第二行走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矩形框座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楔形轨道板移动至最内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图4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22]其中:左纵梁
‑
1、第一底加强筋
‑
2、横梁
‑
3、右纵梁
‑
4、第二底加强筋
‑
5、侧加强块
‑
6、第一行走轨组件
‑
7、第二行走轨组件
‑
8、轴承块
‑
41、矩形框座
‑
81、转动头
‑
82、支杆
‑
83、螺纹杆
‑
84、移动支架
‑
85、紧固螺栓
‑
86、楔形轨道板
‑
87、限位块
‑
88、右支片
‑
851、滑杆
‑
852、左支片
‑
853、滑动块
‑
854、滑条
‑
855、内螺纹块
‑
856、支撑座
‑
857、加强块
‑
85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附图1
‑
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包括左纵梁1、第一底加强筋2、横梁3、右纵梁4、第二底加强筋5、侧加强块6、第一行走轨组件7和第二行走轨组件8,左纵梁1底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加强筋2,左纵梁1内部底侧连接有第一行走轨组件7,右纵梁4内部底侧连接有第二行走轨组件8,通过第一行走轨组件7和第二行走轨组件8进行行走支撑,左纵梁1顶部右侧通过横梁3与右纵梁4相固定,右纵梁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加强筋5,左纵梁1和右纵梁4外侧均设置有侧加强块6,侧加强块6呈L形结构且分别设置于左纵梁1和右纵梁4外侧,并且两侧的侧加强块6底部一端分别与第一底加强筋2和第二底加强
筋5相固定,增大整体的稳定性,第一行走轨组件7和第二行走轨组件8结构大小相同,并且第一行走轨组件7和第二行走轨组件8在横梁3中部左右对称设置,有利于进行行走移动。
[0025]请参阅图2、图3、图4和图5,本技术的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第二行走轨组件8包括矩形框座81、转动头82、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包括左纵梁(1)、第一底加强筋(2)、横梁(3)、右纵梁(4)、第二底加强筋(5)和侧加强块(6),所述左纵梁(1)底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底加强筋(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行走轨组件(7)和第二行走轨组件(8),所述左纵梁(1)内部底侧连接有第一行走轨组件(7),所述右纵梁(4)内部底侧连接有第二行走轨组件(8),所述第二行走轨组件(8)包括矩形框座(81)、转动头(82)、支杆(83)、螺纹杆(84)、移动支架(85)、紧固螺栓(86)、楔形轨道板(87)和限位块(88),所述转动头(82)左部中侧通过支杆(83)贯穿转动于矩形框座(81)右侧,所述支杆(83)左端部一体成型有螺纹杆(84),所述螺纹杆(84)左右两侧连接于移动支架(85)内侧,所述楔形轨道板(87)滑动连接于矩形框座(81)顶侧且通过紧固螺栓(86)与移动支架(85)相固定,所述楔形轨道板(87)底部外侧连接有限位块(8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纵梁(1)顶部右侧通过横梁(3)与右纵梁(4)相固定,所述右纵梁(4)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加强筋(5),所述左纵梁(1)和右纵梁(4)外侧均设置有侧加强块(6),所述矩形框座(81)底部与第一行走轨组件(7)相固定,所述移动支架(85)底部与矩形框座(81)相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轨道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加强块(6)呈L形结构且分别设置于左纵梁(1)和右纵梁(4)外侧,并且两侧的侧加强块(6)底部一端分别与第一底加强筋(2)和第二底加强筋(5)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