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式身份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7569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利用形成连贯的逻辑的链式信息对待识别人员的身份进行不接触的被动识别,防止密码失窃或者人脸被仿制造成的风险,改善使用体验。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不接触的方式采集待识别人员的至少一种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并将不同的采集位置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形成链式信息,当链式信息前后形成连贯的逻辑时,即可进行身份继承。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采用不接触的被动识别,对待识别人员的身份进行无感识别,大大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密码失窃或者人脸被仿制而造成的风险,大大提升安全性。大大提升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链式身份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链式身份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身份的确认或识别通常为点式识别,即只在一个位置进行识别,或者在多个位置进行重复识别,身份的确认或识别方式为:在需要识别的位置进行用户密码校验或者生物识别。
[0003]上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一方面是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当密码失窃或者人脸被仿制,无论在一个位置进行识别,还是在多个位置进行重复识别,均存在身份仿冒的风险,另一方面是需要用户进行主动式的信息输出,使用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利用形成连贯的逻辑的链式信息对待识别人员的身份进行不接触的被动识别,防止密码失窃或者人脸被仿制造成的风险,改善使用体验。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在不同的采集位置通过不接触的方式采集待识别人员的至少一种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不同的采集位置所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具备不同的采集时刻,按照采集时刻的先后时序,不同的采集位置所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形成链式信息;如果形成链式信息的所有被动身份特征信息,能够筛选出唯一身份,则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
[0007]作为优选,当待识别人员的身份确定后,如果待识别人员位于在后的采集时刻对应的采集位置与在前的采集时刻对应的采集位置身份一致,则待识别人员位于在后的采集时刻对应的采集位置时,身份有效,否则身份无效。
[0008]作为优选,基于采集时刻的先后时序,判断对应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是否具备连贯的逻辑,如果是,则通过逻辑连贯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
[0009]所述的连贯的逻辑为:根据被动身份特征信息的类型,按照对应的预设规则,基于在前的采集时刻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能够推断得到在后的采集时刻推定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且在后的采集时刻推定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与在后的采集时刻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匹配;如果在后的采集时刻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与在后的采集时刻推定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不匹配,则判定在后的采集时刻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与在前的采集时刻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不具备连贯的逻辑,对应的,待识别人员位于在后的采集时刻对应的采集位置的身份无效。
[0010]作为优选,持续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当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无法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时,将其与指向当前待识别人员的唯一临时身份进行关联,直至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将临时身份修改为待识别人员的身份。
[0011]作为优选,当相邻的两个采集位置之间存在盲区,在盲区内未采集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则判断第一个采集位置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与第二个采集位置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是否具备连贯的逻辑,如果是,则待识别人员在第二个采集位置的身份继承待识别人员在第一个采集位置的身份,保持身份有效。
[0012]作为优选,当同时存在多个待识别人员,在相邻的两个采集位置中,如果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所有待识别人员在第一个采集位置均为身份有效,在第二个采集位置有一位待识别人员的身份无效,其他待识别人员均为身份有效,则在所述的时间范围后,在第二个采集位置为身份无效的一位待识别人员,继承其在第一个采集位置的身份,保持身份有效。
[0013]作为优选,如果待识别人员人数不变或待识别人员增加,在第二个采集位置存在多位待识别人员的身份无效,则通过人工基于被动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辅助判断。
[0014]作为优选,如果在身份有效才允许进入的位置,待识别人员为身份无效,则通过主动身份特征信息采集装置采集主动身份特征信息,利用主动身份特征信息进行主动确认身份。
[0015]作为优选,设置图像获取装置,并部署连贯性无间断区域的视频监控服务及形体动作识别服务,视频监控服务及形体动作识别服务的采集范围覆盖所有采集位置,将图像获取装置采集的图像中所有的待识别人员,根据图像特征或形体动作特征进行识别,对每个待识别人员设置唯一的身份ID;采集的图像对应现实场景的实际位置区域,基于采集的图像,计算每个待识别人员在现实场景的实际位置区域中的物理位置,并记录待识别人员位于物理位置的时刻。
[0016]作为优选,设置多个语音采集装置,分析是否仅存在来自其中一个待识别人员的语音,如果是,则进行语音识别,如果与语音样本库的语音样本满足匹配条件,则记录匹配信息、匹配度、语音采集时刻,并结合视频监控服务及形体动作识别服务,记录采集语音时待识别人员的物理位置。
[0017]作为优选,如果所述的语音与语音样本库进行匹配后,存在多个满足匹配条件的语音样本,对应多个待识别人员,则将语音与多个待识别人员的语音特征分别进行匹配,如果满足二次匹配条件,则记录匹配信息、匹配度、语音采集时刻、采集语音的物理位置。
[0018]作为优选,获取所有存在待识别人员的场景中的带扬声器的设备的播放内容,并在无带扬声器的设备的播放内容时,进行语音识别。
[0019]作为优选,基于人脸识别服务、形体动作识别服务对图像获取装置采集的图像进行实时分析,当对人脸、形体动作满足匹配条件时,则记录匹配信息、匹配度。
[0020]作为优选,基于步态识别服务对图像获取装置采集的图像提取步态特征,如果步态特征与步态样本库的步态样本满足匹配条件,则记录匹配信息、匹配度。
[0021]作为优选,如果步态特征与步态样本库进行匹配后,存在多个满足匹配条件的步态样本,对应多个待识别人员,则将步态特征与多个待识别人员的步态特征分别进行匹配,如果满足二次匹配条件,则记录匹配信息、匹配度。
[0022]作为优选,设置气味识别装置,当封闭空间只存在一位待识别人员,则进行气味识别,如果与气味样本库的气味样本满足匹配条件,则记录匹配信息、匹配度、气味采集时刻,并结合视频监控服务及形体动作识别服务,记录采集气味时待识别人员的物理位置;并在待识别人员离开时,对封闭空间进行通风换气。
[0023]作为优选,设置图像获取装置,并部署连贯性无间断区域的视频监控服务,视频监控服务的采集范围覆盖所有采集位置,将图像获取装置采集的图像中所有的待识别人员,根据图像特征进行识别,并识别每个待识别人员是否装备有独有设备,对于独有设备设置对应的设备ID;采集的图像对应现实场景的实际位置区域,基于采集的图像,计算每个独有设备在现实场景的实际位置区域中的物理位置,并记录独有设备位于物理位置的时刻。
[0024]作为优选,设置连贯性无间断区域的无线信号读取装置,无线信号读取装置的读取范围覆盖所有采集位置,通过无线信号读取装置获取无线信号发生设备的机器地址,对每个无线信号发生设备设置对应的地址ID;记录每个无线信号读取装置的装置ID、安装地址,记录无线信号读取装置读取每个无线信号发生设备的机器地址的时刻,并与装置ID、安装地址、地址ID进行关联。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不同的采集位置通过不接触的方式采集待识别人员的至少一种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不同的采集位置所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具备不同的采集时刻,按照采集时刻的先后时序,不同的采集位置所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形成链式信息;如果形成链式信息的所有被动身份特征信息,能够筛选出唯一身份,则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待识别人员的身份确定后,如果待识别人员位于在后的采集时刻对应的采集位置与在前的采集时刻对应的采集位置身份一致,则待识别人员位于在后的采集时刻对应的采集位置时,身份有效,否则身份无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采集时刻的先后时序,判断对应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是否具备连贯的逻辑,如果是,则通过逻辑连贯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所述的连贯的逻辑为:根据被动身份特征信息的类型,按照对应的预设规则,基于在前的采集时刻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能够推断得到在后的采集时刻推定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且在后的采集时刻推定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与在后的采集时刻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匹配;如果在后的采集时刻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与在后的采集时刻推定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不匹配,则判定在后的采集时刻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与在前的采集时刻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不具备连贯的逻辑,对应的,待识别人员位于在后的采集时刻对应的采集位置的身份无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持续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当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无法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时,将其与指向当前待识别人员的唯一临时身份进行关联,直至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将临时身份修改为待识别人员的身份。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相邻的两个采集位置之间存在盲区,在盲区内未采集被动身份特征信息,则判断第一个采集位置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与第二个采集位置采集的被动身份特征信息是否具备连贯的逻辑,如果是,则待识别人员在第二个采集位置的身份继承待识别人员在第一个采集位置的身份,保持身份有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同时存在多个待识别人员,在相邻的两个采集位置中,如果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所有待识别人员在第一个采集位置均为身份有效,在第二个采集位置有一位待识别人员的身份无效,其他待识别人员均为身份有效,则在所述的时间范围后,在第二个采集位置为身份无效的一位待识别人员,继承其在第一个采集位置的身份,保持身份有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待识别人员人数不变或待识别人员增加,在第二个采集位置存在多位待识别人员的身份无效,则通过人工基于被动身份特征信息进行辅助判断。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在身份有效才允许进入的位置,待识别人员为身份无效,则通过主动身份特征信息采集装置采集主动身份特征信息,利用主动身份特征信息进行主动确认身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链式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图像获取装置,并部署连贯性无间断区域的视频监控服务及形体动作识别服务,视频监控服务及形体动作识别服务的采集范围覆盖所有采集位置,将图像获取装置采集的图像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耀灵人工智能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